事實證明,哪怕是天才,輕易變道也不是那麼容易的。
無數專業都證明過這個鐵律,一張白紙好作畫,入門時候的方向如果錯了,後麵想扳回來簡直難於上青天。
因為一旦前麵的習慣、思路甚至身體反應被固化以後,改變習慣比從頭再來難得多。
萬長生顯然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不是說他之前的技藝錯了,而是中國傳統美術和現在考試需要的西洋畫法,有著本質上的區彆。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國畫中畫個蘋果,多半就是畫個圈,小彎弧表示那個凹陷,再來一筆就是那蘋果枝,三筆就能齊活兒!
三歲小孩兒都能畫。
但大師就能在這三筆中畫出或俏皮調侃、或懶散悠閒、或嚴謹沉悶的不同感受來。
這不是神話,看看吳道子、八大山人朱耷,以至於近代的豐子愷,中國畫講究的是神來之筆的言簡意賅中,透出神韻意境。
西洋畫法得有近大遠小的透視,要有光影立體感,也就是得趨近於照片的基礎上,還要有藝術感。
最直接的區彆就是,中國畫都是用線條來框住物體的,畫什麼花鳥人物果子,那都得用線勾出外輪廓,再描繪細節,最多填點色。
而實際上抬起我們的小手手,看看桌上的東西,那根和外界區彆開的外輪廓線是不存在的。
是我們想象有條線。
中國畫從一開始就強調想象力。
而西洋畫是用不同的明暗來區分,甚至格外忌諱那條輪廓線,可以用背景襯托出物體輪廓,但絕對不能畫那條線!
萬長生的問題就在這裡。
交了兩萬塊錢,培訓班還是贈送了全套學習畫具的,不用萬長生額外去買,直接拿了就能跟陸濤進教室。
不過他從進去,就挺引人矚目的。
哥也想低調,但外表不允許啊!
實在是他穿得有點土氣,人又長得比較特異。
萬長生活了二十年,就沒關注過吃飯穿衣,那都是有人伺候好了的,起碼賈歡歡沒事兒就出沒在左右,跟長生他媽孫二娘爭奪各種主導權,哪輪到他操心?
再說萬長生除了學校,其他時間都待在觀音廟那些遊人免進的閣樓、碑林、祠堂,穿得最多的可能就是一身藍黑色勞保服加一條圍裙。
也就跑到廟前商業街賺錢玩兒的時候,才穿得儘量仙風道骨,譬如今天這樣的對襟黑色夾襖……
他媽是有多想趕緊把兒子攆走,都沒來得及叫萬長生換衣服。
不光是對襟衣裳,萬長生還會按照蜀川鄉下男人的風格戴上包頭巾,這樣更顯土渣子味兒,更容易讓遊客上鉤。
先油然而生居高臨下看鄉巴佬的輕視,後麵卻會轉化成對世外高人的詫異。
這都是多少年傳下來,屢試不爽的法門了。
上午包頭巾給了賈歡歡,現在萬長生在觀音廟前商業街習以為常的傳統對襟衣裳,在各種說得上個性十足的美術考生服裝裡麵,絕對是最個性的。
換到其他群體,可能會鄙視土氣,藝術行業卻往往會眼前一亮!
這些人腦瓜子都不正常的。
然後萬長生一米八二的身高,卻略微有點駝背,不是變形那種,而是下意識的都會佝僂點,實在是他太習慣於彎腰專注做事了。
這也是很多瘦高男生常見的站姿問題。
可萬長生又不瘦,身上的夾襖有點臃腫,也掩不住他高大的身形,特彆是肩寬。
明明有張清秀斯文的臉,卻剃著板寸和這樣的身形。
再加上衣服,不被關注都不行啊。
女生還有悄悄評頭論足交流的,很明顯美術學院考生,對外表都是很敏感的。
萬長生這種小鮮肉的長相,老狼狗的身材,明顯有很大的塑造空間。
個彆女生眼神都不帶掩飾的。
就跟男生看美女一樣。
所以他坐在邊角上,陸濤拿了兩張彆人畫的範畫過來,講解一番什麼叫做黑白灰,明暗交界線,什麼叫透視和背景以後,手把手的教萬長生怎麼動筆。
之前地級市的那位培訓老師就是標準的流水線做法,持筆畫法都是標準的。
那尾指支著的時候可移動範圍小,但更精準,完全懸空拿著鉛筆大幅度拉線條更瀟灑更適應大場麵,也有跟寫字一樣抓著筆精雕細節的時候,主要就這三種筆法了。
萬長生肯定得從唰唰唰拉線條開始起步!
西洋畫就是用無數的線條編織出深淺不一的光影來,編織方式可以參考竹編的籮筐。
這些萬長生都能理解。
甚至他拉線條的熟練程度快得讓陸濤吃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