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7、風水輪流轉(1 / 2)

大美時代 中秋月明 5204 字 9個月前

萬長生一早就趕到文創園那邊去轉悠了。

這片用棉紡廠倉庫、廠房改建起來的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基本上已經囊括了所有有商業潛力的大房子。

剩下的萬長生轉了大半個小時,發現都是些破爛不堪的宿舍樓。

就像文創園前麵那條主乾道馬路是分界線,對麵是新修的小區和熱鬨沸騰的居民生活支馬路,火鍋館、超市都熱鬨興隆,雖然沒什麼濃厚的商業氣息,生活味兒很濃。

但文創園這邊儘是老廠區的衰敗感覺,瘋長的樹木爬山藤,和儘是退休工人住著的宿舍樓。

沒有衛生間的那種幾十年前老舊三層宿舍樓,斑駁牆壁露出裡麵的殘缺紅磚,分布散亂麵積小就算了,關鍵是這種老建築的磚頭欄杆,讓萬長生光是想想那種一群學生放學下課以後嬉戲打鬨擁堵垮塌的場麵,就覺得不寒而栗。

不安全。

可就在他準備回園區再想彆的辦法時候,無意往下看了眼。

江州是山城,臨江當然最低。

去年國慶節他不是組織了場江邊的寫生活動麼。

就是順著這邊下去幾百米。

但現在不需要這麼遠,就順著公路下去的垂直距離不過幾十米,但陡峭的走著可能就得兩三百米,一排灰頭土臉的長條建築。

一看那種建築樣式,萬長生就覺得是倉庫,絕對不是住宅樓,立刻興衝衝的順了公路往下走。

然後遠遠的就看見那建築上麵刷著很醜的白色大字:“倉庫出租電話……”

湊過去簡直一片雜草叢生在倉庫外麵的空地上,萬長生覺得這裡哪怕搞個停車場也能賺點錢吧,就這麼空著沒人管?

園區已經是幾年前就開始搞的,萬長生觀察下明顯沒有租出去的建築,估計也就是這兩年才落到這種無人問津的地步。

打電話過去,還好有人接:“要租嗎?一排三棟倉庫,每棟一年八萬,全要的話打八折。”

快速心算下,還不到二十萬!

這麵積哪怕隻能隔成兩層,一棟麵積也堪比上麵自用的教學樓。

當然,價格肯定沒有當初老童支持文創園開展工作的友情白菜價便宜。

但還是便宜,怕是能住幾百上千人!

不過肯定要改裝,這筆費用可能比租金還貴。

萬長生可不是啥都不懂的菜鳥,把扣扣索索的角色扮演得很好:“這……長租短租怎麼算?我可能要不了這麼多啊,你們這倉庫有沒有問題,彆突然什麼時候又要喊搬地方就麻煩。”

那邊有點不耐煩:“火車站的倉庫!我們這裡歸蜀川管的,誰敢來收,要不要,大春節的問著玩兒哪?”

萬長生詫異,但緊扣主題:“這地方……沒什麼問題吧,我怎麼看就是這兩年才沒用的感覺。”

那邊毫無服務意識:“我怎麼知道有什麼問題,本來好好的就沒人用了,我說就是上麵亂搞……”

萬長生聽出來點國有單位的氣勢,就不多問了:“如果現在急著要,今天能過來簽合同麼?”

那邊還猶豫了下:“我們初八才上班呢。”

萬長生也不強求:“那就上班以後再打電話吧,看我到時候找到彆的地方沒有。”

結果這倒是讓對方想想說待會兒就過來,還得請示下領導。

萬長生就趁著這會兒時間,趕緊跑回文創園,讓剛剛上班的辦公室文員製作租賃合同,順便找辦公室主任問了下這倉庫的情況。

許大媽雖然也算是從破產的附中出來的國有單位員工,好歹也接觸了幾年外界,對這一帶也熟悉:“哦……你說的是下麵火車南站的倉庫,我都忘了他們還有很多倉庫,對,這下麵就是江州火車南站,最主要的貨車貨場,以前全市的貨車都在這些裝卸,還能馬上上船走,當然就很興旺有很多倉庫,結果現在改革開放搞大了,高鐵也起來了,城市西麵修了個專門的貨車站,然後據說西部大開發,搞了幾個很大很大的貨運碼頭,這裡誰還瞧得上。”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