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評論家們一定要做出世人皆醉我獨醒的樣子,才能彰顯自己的與眾不同,觀點獨到。
所以他們會竭儘全力的抨擊各種作品,挖空心思的找尋其中任何可以被他們評點的問題。
因為如果一團和氣的吹捧如潮,那還要評論乾嘛。
任何人都能讚美的。
好比萬長生這樣:“所以這幅畫的命名是燚,雖然這是個經常用在姓名當中的字眼,但足以表達創作者的意圖,我覺得這裡麵還有點中國畫傳統意趣……”
麵對這麼一張標準的現代油畫,萬長生居然能瞎扯到中國畫上麵,肯定會引得回問:“哪裡看得出來呢?”
他自然又是把那“深山藏古寺”的段子講一遍:“中國畫就挺喜歡講究這種含義在畫外的婉轉表達,這就是中國畫的意境,所以我覺得這位畫家也挺有趣,從這個角度把中西合璧體現出來。”
懂中國畫的行家自然心頭又在嘲笑這家夥把這麼老土淺顯的段子拿出來顯擺。
外行們卻覺得哦哦哦,挺有趣,有位之前不怎麼說話的領導還笑:“深山藏古寺,按照你說的畫出來想想就有點古韻,那要你來給這幅油畫取個名字怎麼樣?好多人都不認識這個燚字吧,換我都不敢認……”
這才是聰明人,故意在無關緊要的地方調笑自己下,都覺得他風趣又豁達。
眾人都笑,可把周圍的鏡頭忙著了,這麼和諧的領導參觀場麵。
萬長生也笑:“按照中國畫的意趣,那就不能出現熱字,要讓所有觀眾都能理解到,那自然可以用最為人熟知的一句,鋤禾日當午,後麵不用說,誰都知道是表達什麼,對吧。”
這其實不亞於做了次藝術小普及,對藝術外行普及下這種藝術含義。
都情不自禁鼓掌了:“對對對!汗滴禾下土,立刻就把這種辛勤工作的感覺表達出來!”
“甚至意義更加深遠,農民勞作,工人艱辛,這幅畫的意義就不僅僅是體現這麼個電焊的場麵,而是謳歌勞動人民的優良品質,對吧?”
“嗯嗯,有意思,有意思……”
可那位領導繼續刁難萬長生:“這是名句,你自己取一個,我相信你的功底。”
萬長生沉思下:“鋼花紅似火,背汗濕如潑。”
除了快門聲哢哢哢,展廳這裡居然安靜了下,那位領導帶頭鼓掌:“我建議跟這位畫家聯係下,換上這個畫名,整幅畫的格局都高了一大截,任何人都不會簡簡單單的一眼覺得這隻是畫的電焊火花光芒……”
美術機構的領導連聲附和說是。
萬長生卻嘿嘿笑:“我這是拿宋代戴複古的詩詞改頭換麵,您就放過我吧!”
眾位起碼都五十歲以上的領導笑著繼續往前走。
真是讓周圍的畫家們心頭都在臥槽,您可真是夠不要臉,賣萌裝小都這麼嫻熟。
當然很快就看見了萬長生的金獎作品,還掛在國畫廳最顯眼的地方,肯定是想給萬長生難堪!
因為看著前麵那麼多精心繪製的油畫,萬長生再看看自己那熟極而流的群像圖,簡直想繞著走……
可領導們不乾,特彆是美術機構的領導主動介紹:“對對對,這就是萬長生的作品,哈哈哈……”
然後都哈哈哈,因為這會兒都能明白他這作品為什麼取名三春暉了嘛。
感覺在看自己畫作之前,這貨很無恥的先普及了下取名原則。
當然,萬長生這張五米多長的卷軸畫也很適合很多人看,大家並肩慢慢遊移過去,居然發現自己完全能夠看得懂那並不直白的含義。
九十九個人物,全都是爹媽,在畫著教室窗戶露出點拿書的胳膊、校園圍牆柵欄遮擋住狼吞虎咽的孩子隻有筷子頭、停車場後排躺著午休的孩子露一點腳尖,可圍繞這些寒窗苦讀的孩子,是父母捧著飯盒,拿扇子趕蚊子的細節,也有坐在路邊懊惱,恨鐵不成鋼的父母,但更多是踮著腳尖的期待。
萬長生很擅長畫這種眾生相,他在寺廟牆上畫了多少了,甚至還受到點羅有道的影響,增加不少人物之間相互關聯趣味性,而不是像以前神佛鬼怪之間端端正正的關係。
譬如總有心大的父母,送了孩子就拿撲克勾搭旁邊的爹媽玩會兒?
所以在內行看起來可能有點淺薄、四平八穩,可外行看來就挺有趣,畫卷這麼長,順著這麼看過去,很輕易的就會產生一種感。
特彆是這麼多人物,神態風格各異,總會有那麼一兩款讓觀眾會心一笑聯係上什麼自己身邊的人,沒準兒就是自己讀書時候的父母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