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萬長生就沒有再去外景地拍攝現場了。
所有拍攝場麵都是唐建程在電腦上簡單處理過,然後每天晚上發給萬長生。
因為夜間戲越來越多,有時候全組半夜十二點還在忙碌,所以發給萬長生都挺晚的。
但到早上,唐建程一定會收到萬長生發過來的完整回複。
哪裡有問題,為什麼改,怎麼改,從演員的表情到場景的安排設置,所有細節都羅列出來。
經常還有調整過的腳本圖照片。
因為整部戲的化妝和場景都不複雜,所以第二天整個劇組把所有點到的畫麵重新拍過,也不費事兒。
反而因為名義上的導演不在現場,大家都不會覺得拘謹,有什麼說什麼的相當放鬆。
整個拍攝居然還覺得挺愉悅。
教授老師們飆戲的場麵頻頻出現,可往往就是這些極具功底的表演,被萬長生頻頻打壓,一句話,搶戲了。
所有配角的戲份,甚至表演張力都應該在主角之下。
甚至連那個男主角都不能壓過女主角,而所有配角又不能壓過男主角。
這個分寸感讓老戲骨們痛苦極了!
換個劇組,但凡遇見這種演技派大爆發的時候都會很慶幸,不管怎麼說,隻要有演技就有看頭,能夠得到觀眾的欣賞,這部戲就是成功的。
可萬長生始終要求穩穩的壓住所有人的演技,必須要服從鐘明霞的表演上限。
始終讓她的感情爆發,在整部戲裡麵成為主旋律。
這是多少劇組都忘記忽略的基本要素啊。
拍著拍著就忘了整部戲的主脈絡了。
換些演員沒準兒就發飆了,你特麼懂不懂什麼是拍戲,而且身為導演也不到現場來,儘特麼瞎幾把提些要求。
這麼多演過戲的,要去配合一個第一次演戲的,你知道有多難嗎?
可這些教授老師,多明白道理啊。
藝術創作,主題明確、核心突出的原則,這是任何門類都共通的。
萬長生一說他們就認了。
可能很多導演已經不注意這個關鍵,任由角色們發揮,各種細節摳得非常細致,以為這就是好導演了。
殊不知還是像一幅畫,重點部位要精細刻畫,次要模糊虛化的地方,千萬不要來搶主題。
不然新款手機們為什麼都要加強虛化功能,多鏡頭拍攝呢?
這都是最基本的藝術原則啊。
於是萬長生不在現場,反而成了個優勢。
大家不用顧忌導演看著一言一行,可以隨時停下來討論,總之我們就是要拍出來,怎麼讓導演沒話說!
有時候風氣、氛圍就是這樣形成的。
有一幫老戲骨作為主心骨,帶動了這種認真的氣氛以後,女主演從來都是任勞任怨,幾個年輕人根本不敢有絲毫反抗,其他各專業的配套人員更是兢兢業業的生怕被老師罵。
整個拍攝場麵就變成了每天早上,大家都期待的看唐建程這邊收到的回複要重拍幾條!
如果出現十來條,那就肯定是有大問題,隻有一兩條或者甚至沒有的話,居然全場都會歡呼慶賀下。
大家就把萬長生當成個導演測試機,拍了打個分,不及格的要儘量少。
有時候多了,教授老師還要分頭給部分談心做思想工作!
鐘明霞更是得到了大量被指導提高的機會。
她的優點就在於,肯聽,怎麼教怎麼來,從來不會有什麼我覺得、我認為,一概全盤接受,你們說怎麼都行。
所以原定一個月左右的外景拍攝,在25天左右就完成。
全體開拔回特鋼廠,最後拍攝幾天,就能殺青了!
這種喜洋洋的心態下,居然都沒人問過導演為什麼神龍見首不見尾的來外景地看了一次,後來就銷聲匿跡了。
大概有猜測的可能就是那位副教授女士了,全程對鐘明霞照顧得最好就是她,甚至還想給鐘明霞介紹經紀人,回來路上在商務車裡都小聲傳授經驗:“如果沒有意外,這部戲應該不會砸鍋,我這個說法已經很保守了,隻要不砸鍋,這部電影你作為第一次表演,還有這麼多老師襯托,對未來的走向是會非常好的,這個時候你最應該做到的是什麼呢?”
鐘明霞睜大眼,嗯,她是單眼皮細眼嘛,再怎麼睜大也就是個彆人的普通水準,但看得出來在認真聽:“多學習觀察?”
前麵座的其他教授都笑著回頭傾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