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搬弄是非,擔心大美社成員會抱團對抗教學秩序的人,基本都是不了解情況的瞎胡扯。
因為整個大美社,儼然已經成為優質團隊。
在優秀的人周圍,很容易帶動出一群優秀的人,而在一群優秀的人中間,也很難讓垃圾生存。
在現在這個年頭,不沉迷手機遊戲、社交媒體或者其他娛樂方式的大學生就堪稱優質。
再跟著萬長生學習那種成天讓自己忙得不可開交的節奏。
這樣的大美生,哪裡還有興趣影響教學秩序?
都是如饑似渴的在課堂上學習,抓住此外的所有時間做設計搞教學,哪怕自己有半點鬆懈,周圍的小夥伴都在騰騰往前趕。
沒誰敢落後。
萬長生當初帶領大美社的時候,肯定也沒想到過這種局麵。
特彆是現在大一新生已經達到四分之三都是大美生,隨便哪個專業密度都很大,他們又有高年級的學長作為榜樣,更對自己的身份團隊引以為豪,相互鼓勵催促,有非常迫切希望能提高自己,能夠越級挑戰擔綱的衝動。
陳大偉帶人去接待那車企的什麼總監時候,萬長生居然可以放心不用去現場,自己的雕塑接近完成,他也終於可以抽出時間去國畫係上課,麵對那些充滿躍躍欲試的大美新生。
總之從萬長生走進國畫係大一的畫室開始,絕大多數大美生就按捺不住嘿嘿笑,好像對萬長生來給他們上課又是期待又是驕傲。
甚至連課程都是他們熟悉的,萬長生依舊從白描的線條開始講起,隻是相比藝考生階段的立竿見影,現在就強調基本功和塑造能力。
這又導致大美生們會比零散的極少數其他同學要更容易上手。
和油畫、雕塑這些專業的畫室往往立著各種畫架畫板不同,國畫係都是大桌子,平麵的桌板上鋪著毛氈鋪上宣紙,差不多一堂課的示範講解以後,萬長生照例讓大家開始俯身繪製,他開始背著手晃悠查看。
還是不一樣。
在藝考時候,大家都是用鉛筆、炭筆或者鋼筆在速寫本、畫板上拉線條,現在是毛筆,執筆習慣都不同,更何況這要求懸腕的水準,百分之九十的人都達不到。
絕大多數學生都是先拿鉛筆畫好了形,再用毛筆趴著一點點順著描,根本不是萬長生要求的那種提筆翻腕一氣嗬成!
好比萬長生這樣的功底,那就是十幾年當中有半數時間都在拿著毛筆懸腕,自然駕輕就熟。
現在的國畫專業在進入之前,有老童、蘇沐楠那樣家學淵源的是極少數,都是進了大學才從頭學,十**歲的年紀已經有點晚了。
相比設計專業抓著鼠標電腦,立竿見影的十天半個月就能看見變現能力,還有多少國畫係的學生能沉住氣練基本功?
何況練出來又能如何?
其中有多少人能成名成家成大腕?
連能夠進入體製內的書畫院衣食無憂都是極少數。
立誌能夠成為大師、藝術家的道路上,天賦、機遇和靈感缺一不可。
所以那麼多曆史上的名家大師無一不是在饑寒交迫中度過一生,那些作品偏偏到了死後才身價倍增。
諷刺得要命。
能夠在大美這樣的培訓機構帶學生已經是很好的解決方案,大多數隻能轉行。
這就是站在萬長生這樣的高度,不可避免會思考的東西,如何尋覓一條可行之路來保證國畫技藝傳承,又不會被時代拋棄。
他把這當成了自己的責任。網,網,大家記得收藏或牢記, .報錯章.求書找書.和書友聊書:,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