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平日裡畫過的人,就越知道這筆畫包含了多少功力。
連苟教授當年都說過,萬長生的白描裡麵有古法佛像的塑造功底。
可能論到仕女圖、花鳥、水墨都不是萬長生的強項。
唯獨這種佛像壁畫,或者說經變畫,也就是從隋唐時期興起的大型壁畫,用來綜合表現一部經的整體內容,宣揚想象中的極樂世界。
這是萬長生最有心得的形式。
哪怕浸淫莫高窟壁畫多少年的專家,看慣了這周邊絕世無雙的精美壁畫,這一刻也忍不住驚歎:“山外有山人外人……”
“啊,這手指,原來應該是這麼畫的,我說這指尖比例……”
“不是比例的問題,是線條,這位老師確實是把線條運用得……給老邢打個電話,這次是真的遇見高手了。”
沒錯,萬長生並不否認敦煌壁畫的精美絕倫,他提出的僅僅是記錄,如果要把敦煌壁畫用線描的方式記錄下來,整理成為文獻手稿之類的資料時候。
最好還是提高點技術性,這就是學院派和民間藝人的見仁見智了。
他恰恰是從民間藝人跨步到藝術家的轉型。
更期望這種值得永久流傳的頂級藝術品,能有更嚴謹精湛的麵貌。
等大半個小時以後,這邊博物館館長匆匆趕來,看見的就是一張完整的壁畫線描圖!
而且是幾乎原樣拓印的整幅牆麵滿稿!
更把其中部分剝落缺樣補上了!
知道這意味著什麼嗎?
敦煌的線描手稿,大多是單個物體摘出來的記錄,幾乎沒法做整麵牆滿稿記錄。
因為每個洞窟的壁畫,往往就是從天到地,四麵八方的滿繪。
這就等於畫紙是半球形,或者弧頂的,如果轉畫到平麵白紙上,很多細節就必然對接不上。
這也好比地球是圓的,俄羅斯那上麵翻過去應該是加拿大,但世界地圖攤平了以後,北冰洋那邊就是割裂變形的,或者說所有世界地圖緯度越高就越變形,俄羅斯並不是地圖上看起來那麼大。
普通人很難把穹頂的畫麵轉換成平麵。
所以隻能單獨把中國放在中心表現準確,或者畫某個國家。
很少看見敦煌壁畫的整幅牆麵手繪滿圖。
萬長生輕而易舉。
因為他明了這種畫法,甚至清楚那尊佛像表達的是什麼。
所以遇見因為自然風化剝落的畫麵,他結合周圍線條圖案,也知道缺的那塊兒是什麼,信手就在自己的稿紙上補齊。
這下可把整個圍觀的工作人員,研究專家連同博物館領導驚得炸了鍋:“你知道那是什麼?”
萬長生平淡無奇:“對啊,在一個專業畫家的眼裡,這根線條就應該是這樣走的,這有什麼難的……”
人家要哭出來……
有些文物修複專家,在這裡研究幾十年,修補進度慢得要命,甚至這邊還沒修好,那邊又剝落了。
敦煌壁畫的特點就是菩薩並不是都莊嚴寶相,反而帶著強烈的擬人化,不是婀娜多姿就是剛健雄壯,可真是讓修複專家們白了頭。
到處引經據典的找尋這個造型是怎麼來的,非要確認有出處無誤以後,才敢下手。
可是在萬長生這種畫家眼裡,或者說他自己都經曆過畫那麼多壁畫的時候,哪有那麼多造型嚴謹,手藝人隻要忙起來都是嘩啦啦的高效率隨心所欲。
應該說這就是藝術家和修複專家這兩個行當之間的距離問題。
當這個國家還沒那麼多藝術家的時候,修複專家是技術工種,而不是藝術工種。
這就跟皇宮博物院的情況一樣,老荊頭他們都是從職工子弟,內部職業學校培養起來的員工,首先是技術工種,然後才開始往藝術工種靠。
可他們研究的那些東西,都是曆史上最頂尖的藝術大師作品,其中有些需要藝術天賦的東西,就未見得能跟上了。
也就最近十多二十年,才有大量的工藝美術家走進修複專業,把真正的藝術天賦融合到修複裡麵。
那是首都,一切都優先顧著的皇宮博物院,也要最近幾年才開始成係統化。
對於這片到處都充滿頂級文物的文明古國來說,要鋪滿到敦煌來,還有點時間,當然,也不遠了。
就像萬長生這樣兒的出現在這裡,是偶然,也是必然。
所以接下來的場麵才是必然的。
隻能說這麼些年,來來往往這麼多寫生的畫家。
恐怕多少人站在敦煌壁畫麵前,就忍不住要跪下去。
也就萬長生這種怪胎,還得加上90後、00後那股子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勁頭,才會敢冒大不韙的提出這種石破驚天的建議。
老祖宗的東西固然是好,但我們也可以在這個基礎上改良。
不然故步自封的就越來越活得還不如千百年前的古人了。
曆史上還有個這樣毀譽參半的家夥,就是那個張二匪。網,網,大家記得收藏或牢記, .報錯章.求書找書.和書友聊書:,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