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這年頭公眾號、網絡、短視頻這些東西帶來了簡單粗暴的風氣,簡單舒服的不用思考就能滿足愉悅感,慢慢就習慣於不要思考這些複雜的東西了。
但總有人能看到以後,看見遠處,因為那些簡單粗暴的始作俑者最終不會為彆人的人生買單。
這個世界也就慢慢成了思考者和懶於思考者的兩極分化。
萬長生溫柔而無奈:“所以做慈善的人很偉大,他們不但要跟自身貪欲作鬥爭,更要和各種人性較量,還時時刻刻都要接受這種道德拷問,到底是幫助彆人緩解一時的痛苦,還是長期痛苦,做善事不是簡簡單單把錢物丟給彆人就完事了,真正的慈悲,是幫助人自己走出困境,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道理,千百年來都是真理,但做起來就難得很了。”
賈歡歡鼓腮幫子,開上高速路才悄悄伸手摸萬長生的手,表達自己複雜的情緒。
後麵倆室友儘量裝看不見。
但萬長生這個寒假的成績是所有人都看見的。
十多天時間,他在莫高窟千佛洞,畫成精美的三十六張尊像畫,每一張可以單獨成畫的那種。
文物研究所那邊喜不自禁,現在已經知道這個二十出頭的溫和年輕人是什麼來頭,這已經可以算是名家名作了,這些畫麵都是有收藏價值的。
萬長生還是不在這些尊像畫上署名,除了複印一套自己帶走,全都贈送給文物研究所存檔,而且不限製任何版權使用。
隻是杜雯要求對方簽署了一份授權書,任何用於商業用途的版權使用,需要書麵通知萬長生。
萬長生本來覺得這有點多此一舉的,但既然經紀人決定了,他肯定就隨她去。
同樣蘇沐楠貢獻了三十幅經變畫,其他美術生更共同把整個五百多個洞窟都按照編號全麵臨摹。
這其中缺損最為嚴重的壁畫,幾乎全都是萬長生來填補完成。
所以不管他體現出來的這些尊像畫藝術價值如何,文物修補專家們絞儘腦汁的那些大片大片缺損,在他這裡起碼提供了一種完整的填補方案。
其中有些修補簡直匪夷所思。
但這都比不上他對佛像的修補……
這個超級討厭的家夥,之前十多天居然都忍得住,全力以赴的畫畫。
直到最後走的那天下午,得到消息的好多位專家還有文物研究所、景區領導都過來道彆。
畢竟不拿一分錢,留下這麼多資料,相當於協助了很多工作開展,更不搶功勞。
這樣的活**,誰不喜歡?
都在說下次有空再回來研究學習,就不要把自己當外人了。
已經在皇宮博物院不被當外人的萬長生,嘿嘿笑著,等眾人經過一處佛像修複工地的時候,幾乎天天都要從這裡過,他忽然隨手拿起人家工匠的模型塑泥。
大概就桃子那麼大,嘴上商議:“那還得請領導給我們蜀美一個合作單位資格,我們最近剛剛取得和西亞卡塔爾的藝術社區合作資格,大年三十的新聞上看見沒?”
周圍七八號人,哪裡有閒心聊什麼新聞呀。
因為都看見這家夥手裡的塑泥被嫻熟的捏成個尖頭桃子,然後居然從兜裡摸出來個金屬雕塑刀,就跟做糖人似的刀下生花!
看動作就不是什麼生手。
你不是畫畫的嗎?!
什麼時候居然開始做泥塑了!
小夥伴們捂嘴順邊跑掉,因為知道萬萬又開始下餌了。
他在乎的好處絕對不是什麼潤筆費之類,要的是各種能夠長期合作運用的關係!
連皇宮博物館都讓成了大美社每個月都有小組過去學習考察的基地,這裡為什麼不可以?
畫了這麼多天的畫,在所有人都以為他僅僅是個精通佛像壁畫的畫家以後,這時候才露出本來麵目。
負責研究佛像雕塑的專家都愣住了:“這什麼,什麼?這是什麼?”
因為看萬長生手上動作,一尊如手掌般的佛像在成型!
背後有葉子般的背屏,很多佛像都有這種表現火焰光歸納型的背屏。
萬長生笑對那山崖洞窟裡的佛像努努嘴:“天天過路看見,我也想了很久,這缺損的一塊石頭印是什麼呢?《華嚴經》裡麵提到摩尼珠‘發焰流芬普周遍’,這句話就是底下為蓮,其上為火焰光的背屏,你看這裡缺了一塊,是被硬掰掉的一塊,說明這裡原本是有個凸起的東西,絕對不是平整的雕刻,結合這塊火焰狀的缺口,這裡就應該有一尊巴掌大的小佛……”
戴著眼鏡,一看就有點老學究的專家說話都哆嗦了:“不,不不不,不是,你這刻的什麼,你會刻佛像?”
剛剛跟人簽了授權書的杜雯終於噗嗤:“他現在主要的頭銜就是青年雕塑家,做佛像是他的老本行……”
人家恨不得抓了萬長生綁在這裡天天做泥菩薩。,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