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4、真君子無誇誇之談(1 / 2)

大美時代 中秋月明 6285 字 9個月前

這價位是什麼概念?

市場上在流通的書法作品,撇開那些彆有用心的領導墨寶,用著名書法家啟功的作品來衡量最有說服力。

他過百萬的也不過二十多件作品!

要知道啟功先生一生有兩千多件作品流入市場!

**十年代的時候,幾千塊都能求到他的墨寶,現在這種價位也是在他去世以後才一路走高的。

畢竟成了無法再生的藝術品資源嘛。

也就是說人家書法大家到了晚年都還沒到萬長生這種價!

準確的說萬長生這也屬於彆有用心的墨寶了。

他自己一臉訕笑,勉強控製住點頭哈腰的把作品捧給這位市裡麵高新企業的老總。

其他學生作品沒有這樣的特殊威力加成,三五百到三五千都有,過萬的幾乎為零。

更顯著萬長生鶴立雞群般的特彆。

最後的總額如果不算萬長生這,也就八十多萬。

實在是當不起市領導駕臨的這個檔次。

但其實在蜀美這邊看來,已經非常滿意和足夠了。

手心手背都是肉,青年藝術品交易市場的建立目的,就是在為美術學生的作品建立公開銷售渠道的基礎上,為市民提供一個比較廉價的藝術品市場。

甚至後者的目的還更大一些。

這才是讓藝術走出高牆,走進普羅大眾的重要意義。

藝術品並不是什麼高不可攀的奢侈品,這本來就應該像《詩經》一樣,是人們需要用來陶冶情操的生活必需。

四五百件作品買了八十多萬,已經很可以了。

要知道這些作品當中絕大部分是沒有升值可能的。

如果對比華南地區油畫批量製作的那種價位,這絕對算是高價。

所以萬長生也很滿意。

不過看在隨市領導出現的媒體眼裡,這價位甚至都配不上他們來的檔次。

於是在之後的新聞通稿裡麵,幾乎清一色閉口不提這個拍賣總價,隻說成交作品四五百件。

整個過程簡潔有趣,市民相當踴躍又新奇的參與了拍賣活動。

然後濃墨重彩的都把篇幅放在萬長生的作品身上。

國內媒體一直有這個習慣,樹典型嘛。

可是傳遞出來的信息就是剛剛在平京出了風頭的青年導演,回到江州就挾名聲遠揚賺得缽滿盆滿!

隨手一件書法作品就能賣幾百萬!

這一波官方新聞一出,頓時在網上遭遇了各種嘲諷之聲。

這真是個很諷刺的事情。

人家一個航班上的空姐,都知道麵對光輝形象的時候,適當的把外國女性朋友帶開點,免得讓觀者產生誤會。

特彆是在那樣一個愛國情懷高揚的時候。

還帶著外國美妞在公開場合出現,那不是給大家喂屎嗎?

這次的拍賣新聞出來,給公眾就是這種感覺。

一邊在弘揚愛國主義,大聲呐喊,一邊卻在暗戳戳的撈錢?

其實這種撈錢也不是違法違紀,甚至都沒有有違道德,但就像道德綁架一樣,好像大聲呐喊的人就不應該自我享受。

最大的問題可能還是在這種官方媒體報新聞的形式上麵,太招人不舒服了。

使勁鼓吹萬長生的書法作品怎麼出類拔萃,拍出了兩百萬元的高價。

這麼大個國家,比媒體編輯懂行的人千千萬,兩百萬這個價位絕對不正常。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