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項羽vs劉耳(1 / 2)

最終,孫權、周瑜、周法尚、王堅、周泰、蔣欽、吳階、吳璘、吳良、吳楨等人選擇暫時投奔趙匡胤,準備在趙匡胤這裡暫時隱忍下來,尋找東山再起的機會。

孫承宗、呂範、丁奉、徐盛等人選擇投奔李翔,隻是,這一路上,這些人走得可不輕鬆。孫承宗也知道想要從曹操這裡到司州不容易,這個時候的曹操絕對排查極嚴。

因此,孫承宗索性一路向南,分開偽裝成過路商人一路南下揚州,準備穿越揚州與荊州,從荊州進入到李翔的地盤。

這條路徑,雖然要繞上一個大圈子,但卻要比直接橫穿老曹的地盤要安全得多。更何況,浮水房的人也會在沿途接應他們。

這幾年的時間裡,天下兩路勢力走向了覆滅,而在這段時間裡,荊揚兩州三方勢力之間也已經早早分出了勝負。

當初,項羽收到朱元璋大舉攻伐荊南的消息之後,火速領軍回援荊南。

隻是,朱元璋那邊名將如雲、謀士如雨,自然可以想到項羽在收到消息之後,一定會回援荊南,因而,傅友德那五萬水軍早就已經早早地埋伏在長江之上了。

明朝中期,明朝學者焦竑在國朝獻徵錄中評價說:明興猛將雲從,其以驍勇稱者莫如常開平,次則傅潁國耳。意思是說,朱元璋建立明朝時,麾下名將如雲,但最驍勇善戰的莫過於常遇春,常遇春之後,傅友德排名第二。

同時,在徐達等名將相繼去世後,傅友德更是被朱元璋稱為:“論將之功,傅友德第一”,其一生平巴蜀、蕩漠北、征雲貴,無往而不利。

明朝洪武五年,朱元璋好不容易打聽到元昭宗的下落,決定傾全國之力北伐。朱元璋任命徐達為大將軍,李文忠任左副將軍、馮勝任右副將軍,兵分三路北伐。

隻是,王保保早已準備妥當,迎接朱元璋的三路大軍,在中路,由於藍玉的輕敵,最終損失上萬人。左路李文忠的大軍也中了埋伏。隻有右路馮勝的大軍一路高歌猛進,原因是右路的先鋒官是傅友德。

傅友德率領5000兵馬為先鋒,一路上遭遇小股蒙古兵的襲擾,他視而不見,很快繞過了王保保的戰略部署,接下來傅友德麵對蒙古兵主力,七戰七捷。明史說:師出三道,獨友德全勝。

如果不是右路的馮勝和傅友德二人,朱元璋在洪武五年的北伐大計,恐怕要成為一場笑話。一俊遮百醜,馮勝和傅友德幫朱元璋挽回了顏麵。

因為早已猜到項羽會回援荊南,因此,傅友德和他的五萬水軍並沒有立即投入攻伐荊南,而是在長江之上布好了口袋陣等待項羽。

傅友德雖然善戰,但項羽這邊的司馬懿也不是吃素的,提前察覺了前方的埋伏,並以火船計誘使傅友德顯身。

無奈之下,傅友德隻得顯露大軍與項羽正麵一戰,雙方在長江之上先後進行了大大小小十數戰,可最終都是難分勝負。

項羽雖然勇猛,可水中不比陸地,將項羽的武力限製了不少。項羽出自荊襄之地,自然不可能會是一個旱鴨子,但也隻是在水上不失去戰力罷了,想要像吳支祁那樣在水中肆意縱橫就不太可能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