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和七年。
平靜了兩百多年的大漢終究被一聲驚雷驚起。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
一夜之間,仿佛約定了好了似的。天下各地皆有無數黎民百姓頭戴黃巾,手持簡陋的武器甚至隻是一些簡單的農具瘋狂地衝擊各處官衙。他們燒毀官府、殺害吏士、四處劫掠。
大漢十三州之中,除了偏遠的交益兩州以及荒僻的涼州外,各州皆有戰事發生。而這其中最嚴重的,便是青、徐、幽、冀、荊、揚、兗、豫八州了。
黃巾首領張角自稱為天公將軍,其弟張寶,張梁則自稱地公將公與人公將軍。
張角利用他在民眾中的威望,將天下的黃巾信眾分為三十六方,大方萬餘人,小方六七千人。每方設一渠帥,由他統一指揮,在天下掀起了轟轟烈烈的黃巾起義。
這些戰亂除了大部分由黃巾引發外,當然也不乏一些地方亂匪或是一些目光短淺的野心家趁火打劫。
一個月內,全國七州二十八郡都發生戰事,黃巾軍勢如破竹,州郡失守、吏士逃亡,震動京都。
漢靈帝見太平道如此厲害,終是切實感覺到自己這大漢江山恐怕已經不穩了。靈帝劉宏慌忙下令以何進為大將軍,率左右羽林五營士屯於都亭,整點武器,鎮守京師。
為此,靈帝仍不放心,為了守備大漢帝都洛陽,派出精兵良將嚴守洛陽八關。
漢靈帝自函穀關、大穀、廣城、伊闕、轘轅、旋門、孟津、小平津等各京都關口,設置都尉駐防。
而另一邊,漢靈帝劉宏又下詔各地嚴防,命各州郡準備作戰、訓練士兵、整點武器、召集義軍。
麵對如此危境,漢靈帝難得真正上了心,處處向文武百官求計。
大漢發展至今已曆經四百餘年,大漢威望早已深入人心,自然不缺一批忠臣良將。
皇甫嵩上諫要求解除黨禁,拿出皇宮錢財及西園良馬贈給軍士,提升士氣。
而呂強則又對靈帝上言:”黨錮久積,若與黃巾合謀,悔之無救。”
漢靈帝麵對江山傾頹之時,哪敢肯再冒一絲險,當即接納提案,在壬子日大赦黨人,發還各徙徒,要求各公卿捐出馬、弩,推舉眾將領的子孫及民間有深明戰略的人到公車署接受麵試,以此為平定黃巾之亂選將。
而另一方麵,漢靈帝為了儘快鎮守各地黃巾,避免天下形勢進一步惡化。全力組織良將,派遣精兵前往大漢各州鎮壓各地亂事。
經過多方謀劃,劉漢朝廷決定兵分三路前往平叛。分彆由盧植領副將宗員率北軍五校士負責北方戰線,前往冀州戰場與張角主力周旋。
而第二路與第三路則分彆由皇甫嵩及朱儁各領一軍,控製五校、三河騎士及剛募來的精兵勇士共四萬多人,討伐潁川一帶的黃巾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