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聽是給天下第一村建村祠要供奉聖旨的,好些磚瓦匠爭著搶著的都要來,甚至不要工錢都行,就為沾沾聖旨的龍氣。
當然。最後這活計還是落在了那已經給李家乾了好幾回活的老熟人,陳師傅等人身上的。
在這麼多爭搶中拔的頭籌,說起來陳師傅也是歡喜得很,他覺得自己這輩子做的最好的一件事就是當初接了李家的活計。
不然,這給聖旨建供奉的祠堂這種好事,也輪不到他不是?
為此,陳師傅等人可是上心細致得很,建了大半輩子的房子,就沒哪回比這回更虔誠認真的了。
鋪子賣斷貨,村裡活計彆人搶著乾,這還隻是此次事情的小意思罷了。
更甚的,是下河村叫媒婆光顧得跟個市集似的,那叫一個熱鬨。
但凡村裡有年齡合適的小子姑娘,誰都沒能逃脫掉,包括年紀還小的,十一二歲的都叫人給盯上了,生怕晚了就被彆人給定了。
每天媒婆都是紮堆的來,這些媒婆也是卯足了勁呢,能說成下河村的親事,她們多有麵子,這可是被皇上嘉獎的村子!
對此,下河村的人都是樂見其成,畢竟,他們村的小子姑娘受歡迎,他們哪有不高興的呢?
以往都是求著媒婆幫著說門好親,現下可都是他們反過來隨便挑呢!
一個個的笑咧了嘴,自然給自家孩子要定下最好最合適的。
如此,倒還真陸陸續續的定下了好些。
當然,定下的大都是嫁進來的閨女。
因為在這之前,村裡自己就內消耗了好些,他們村如今親如一家,能將閨女就嫁在本村裡多好?
村裡三大姓,和七戶散戶,這都是沒有血緣關係的,完全可以結兒女親家的。
有合適的,這先都自己個說定了的。
而媒婆之間還都暗暗較著一股勁,那就是那名聲熾熱的李家石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