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小閣老最新章節!
大菊胡同,楊博府上。
楊博的小兒子楊俊卿和他侄子楊四和,在指揮著府上下人進進出出,把屋裡的擺設用度,全都收拾打包。
書房中,楊博卻隻讓張四維幫他一起收拾。他的文房四寶、各式文玩,尤其是書架書櫃中的書籍,好多都是善本,不肯假下人之手。
“這種事情,何須伯父親自動手?”張四維一邊按照吩咐,將書籍一本本先裝盒,再編號,後裝箱。
“每次搬家,都會丟書。大部分都是下人不懂,亂放亂丟的結果。”楊博戴著老花鏡,翻看一本古籍道:“比如這本宋刻板的《酉陽雜俎》,當年就被他們丟到《通鑒》的盒子了,老夫還以為讓趙立本給順去了呢。要不是這次搬家,安能失而複得?”
看著看著,他便被那本《酉陽雜俎》給吸引住了,對張四維笑道:“這個故事好玩兒,那叫葉限的小姑娘,肯定天生金蓮,不然怎麼可能隻有她能穿上那隻金鞋?”
張四維聞言暗暗一歎,看楊博這優哉遊哉的樣子,真像是已經進入退休狀態了。
他苦笑一聲道:“伯父其實沒必要把全部家當都搬走,我讓人時常來打掃著,過個一年半載,您老就又該回來了。”
“不回來了。”楊博擺擺手,把那本書擱到一旁,準備路上看。“老夫二十歲中進士,已經為天家當牛做馬四十年了,該回家頤養天年了。”
“伯父,您當初可是說,是為了送高新鄭個大禮,才暫退一陣的啊!”張四維不由吃驚道:“將來高新鄭怎麼可能不起複你呢?那他還做不做人了?”
“我已經約他在正定府見一麵,跟他好好聊聊,請他放我於林下,不要再逮著一隻老羊薅毛了。”楊博卻搖搖頭,態度十分的堅決道。
“這……”張四維神情一窒,遮陰多少年的大樹忽然就沒了,他不由一陣惶然。“伯父就忍心棄我們而去?”
“哎,一代代不就這樣嗎?”楊博笑著安慰他道:“趙公子有詩雲‘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領風騷數百年。’你也得有這份氣魄才行啊。再說有老王老霍還有你舅舅他們在,實在吃不準的,你還可以向他們問計嗎。”
頓一頓,他又語重心長道:“不過他們的仕途也都快到頭了,所以最後主意還得你自己拿。你得把咱們山西人這片天,撐起來啊!”
“是,伯父。”張四維咬牙點頭。
“也彆太緊張,老夫這一走,對你大有好處的。”楊博笑道:“之前讓趙小子搶去的人情,我又幫你搶回來了。皇上也好高新鄭也罷,都得領老夫的情,好好的栽培你。”
“伯父……”張四維眼圈微紅,楊博對他不是父親勝似父親。“這份恩情,真是無以為報。”
“不用報答老夫,報答在你的接班人身上就行了,咱們山西幫一代代不就這麼過來的嗎?就咱們那窮山惡水的破地方,不報團打天下能行嗎?”楊博不承他的情,又低聲道:
“這次致仕的事情,老夫沒跟張太嶽通氣,甚至連高新鄭都蒙在鼓裡。”
“啊?”張四維吃驚的合不攏嘴。“這是為何?”做好事不留名嗎?那不是山西人的風格啊。
“高新鄭那邊不用擔心,我也沒跟他開任何條件,就送他這份大禮,他肯定會領情的。再說陛下可什麼都知道,一定會親口告訴他真相的。這樣高新鄭日後想要翻臉對付咱們山西人,就得掂量掂量,自己在陛下心裡,會不會顯得無情無義。”
楊博雙手撐著膝蓋站起來道:“再者,張太嶽心裡肯定會有刺。不光對我們,也會對高新鄭很不滿。”
說著他淡淡一笑道:“張太嶽這個人聰明絕頂,但他想上九天九夜,也想不通老夫為什麼放著天官不當,也要為高新鄭鋪路。”
然後楊博又輕聲道:“他又太過自負。這種人從來隻會相信自己的判斷,絕對不會向當事人求證的。高新鄭則失之粗疏,亦不會跟他主動解釋,兩人定會心生嫌隙的。”
說著他自嘲一笑,露出一種‘江山代有人才出’的落寞神情道:“其實他倆都是梟雄之姿,就是老夫不來這一手,也早晚會鬨僵的。”
“侄兒明白了……”張四維恍然道:
“伯父這一招,讓高新鄭和張太嶽心生嫌隙。而我們這邊,伯父卻犧牲自己不求回報。高新鄭跟誰近誰遠依靠誰,也就不言而喻了。”
“不錯。”楊博讚許的點點頭道:“高拱會把你們當成自己人的,有他擋風遮雨,你們的日子會很好過的。”
說著他滿是期許的看著張四維道:“高新鄭會把人情還在你身上的。再加上未來的議和之功,用不了幾年,咱們山西人,終於可以出一位閣老了。”
“伯父真高明,實在是高!”張四維不禁豎起大拇指,心裡暗歎一聲,也不知自己什麼時候能修煉到楊博這一層。
“對了伯父,那姓趙的小子,會不會橫插一杠?”他又有些不放心的問道。
“不會。”楊博搖頭道:“還沒看出來嗎?那小子一門心思就是搞海貿,發大財,經營他江南那一畝三分地。至少短時間內,不會跟我們起衝突的。”
“那將來呢?”張四維追問道。
“將來?”楊博遲疑一下,又緩緩搖了下頭道:“將來的事情誰知道?”
~~
七月初一,京師,紫禁城東閣,廷推如期舉行。
結果毫無懸念,高拱終於獲得了足夠的票數,而且同時獲得了內閣大學士和吏部尚書的首推。
另外,禮部左侍郎趙貞吉也被推舉為大學士的人選。據說此事,李閣老、陳閣老兩位是出了大力的。
李春芳和趙貞吉屬於心學同門,陳閣老和趙貞吉更有鄉誼。兩人之前早就想抬他入閣了,隻是此事得嗡嗡批準才作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