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101旅館(2 / 2)

小閣老 三戒大師 5050 字 9個月前

這一層,是中下級警官和警員們居住的地方。曾一本顯然不會理會手下們的住宿條件,原先這裡一間間艙室都是貨倉。水手們夏天天晴時睡在甲板上,其餘時間夜裡就在這層的貨倉裡貓著,繩索堆、帆布堆、貨物箱都是他們天然的床鋪,所以他們濕疹等各種皮膚病發病率很高。

而且當水手睡著後,還會隨著海浪的起伏亂滾,有倒黴的甚至能摔斷脖子、一命嗚呼。

其實也不能苛責曾一本,因為歐洲的海員也是這遭遇。直到他們後來從印第安人那裡引進了吊床,水手們這才得好歹有了個床,至少皮膚病少了,也不用擔心睡著後亂滾了。

趙公子年初就搞出了吊床,負責造船的牛長老一試果然好用,便給所有船隻都安上了。

這艘萬斛烏尾船也不例外,開到江南造船廠後,牛長老帶人進行了改造,將這層船艙隔出了大小不一的三十個房間。警官兩人一間,警員六人一間,都安裝了吊床,還給打了衣櫃和儲物櫃,每間房裡還安了船燈,條件也算是大改善了。

但六個人擠在一個十五平大,一米七高的小房間裡,趙昊覺得還是很夠嗆很夠嗆的。

可水手們的住宿問題,三百年後都解決不了,趙公子目前也能做到這一步了。

不過讓趙昊有些慚愧的是,警員們卻好像很滿意目前的住宿條件。尤其是那些前沙船幫水手,都紛紛讚不絕口,甚至有人稱其為‘101旅館’。真不知以前的條件會差到哪兒去?

而且借著昏黃的燈光也能看到,一間間艙室內的內務,都保持的十分整潔。所有東西都在它該待的地方,吊床也都收在牆上,地麵沒有任何雜物,連木製的牆麵都擦得鋥亮。

嚴格要求內務到吹毛求疵,甚至有些故意折騰警員,但它卻是塑造軍紀和執行力的好辦法。所謂‘解放軍被子、美軍的鞋、法國佬襯衣十四道褶’都是這個道理。

其實最早開始嚴格要求內務的是大嚶皇家海軍。並非出於什麼貴族心態,而是為了在出海時保持船上的公共和個人衛生。這一點很重要,因為船上常有鼠患,還有比老鼠更討人厭的虱子、臭蟲、跳蚤之類,散布斑疹、傷寒、瘟疫等各種疾病,造成非戰鬥減員,甚至能直接讓戰艦喪失戰鬥力。

大嚶的船長的發現,對付這些害蟲最好的辦法,就是勒令水手們保持船上和個人的衛生。除了日常衛生外,他們還會定期搞大掃除,清理生活垃圾,排放底艙的汙水,到處撒石灰、硫磺粉等等,來降低爆發傳染病的幾率。

~~

參觀完了將士們住宿的負一層,再往下一層就更艱難了。因為下麵三層沒有直通甲板,而是用隔板隔出了一個個地窖似的水密艙。不過這樣的好處是一兩個艙漏了,不會有沉船的危險。

掀開負一層地麵上的一個個蓋板,便露出下頭一個個艙庫來。有彈藥艙,有工具艙,還有備件艙,以及最重要的食物艙。

海爾哥告訴趙昊,雖然這次算是近海出航,但考慮到戰鬥的諸多不確定性,在日本也沒有確定的補給港,還是按照一個月的遠航標準來準備的供給物資。

其中一個倉庫裝滿了米、麵、小米等各種糧食。一個倉庫裝滿了醃肉、熏魚、火腿、鹹菜等各種耐儲存的副食。還有一個倉庫則裝滿了冬瓜、白蘿卜、胡蘿卜、白菜等各種耐儲存的蔬菜。

還有一個食品倉,居然裝滿了一摞摞蒲團大小的吃食,趙昊拿起一個湊到燈下才看清楚,原來是我國傳統軍糧——鍋盔。

“海上時常風高浪急,夥房不敢生火,所以得多備乾糧,不能讓大夥兒餓肚子不是。”海爾哥解釋道。

“嗯,有道理。”趙昊點點頭,心說關鍵時刻還可以當盾牌。

至於今天剛送來的那些新鮮水果蔬菜和肉食,則都被送到了船艏下層的夥房中。剛出海的幾天,水兵們的夥食素來是最棒的,不僅品種豐富,而且敞開供應。因為沒幾天這些玩意兒都會腐爛,與其白白浪費,不如都吃掉。

負三層則全都是裝淡水的水櫃了。誰都知道在大海上,飲水可比食物的重要性高多了,要是斷了水或者水被汙染了,全船離著團滅也就不遠了。不過淡水在水櫃裡存放最多半個月,就會長滿綠苔,滋生水蟲,發出難聞的下水道味。非但難喝還很容易引發腹瀉和痢疾。

沙船幫的經驗是將水燒開了再裝船,喝的時候煮開了加點茶葉鹽巴,狀況就會好很多。不過沙船幫都是在內河和近海活動,也不知這經驗在遠洋能不能有效。

好在此去日本也算近海,彆的補給不敢說,淡水應該是不會缺的。

水櫃下麵是負四層,裝的都是壓艙石,以防止戰船在風浪和開炮時大幅搖晃,甚至翻船。,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