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牛刀小試(2 / 2)

小閣老 三戒大師 5565 字 9個月前

“我們就開始研究兩種病的傳染途徑。經過觀察,發現白僵病主要通過病蠶接觸傳染,其次是創傷傳染。病蠶死後體表會生成一層白絲,極易脫落,且質輕量多,隨風飛散,健康的蠶觸之則病。”

“但幸運的是,根據我們的觀測,所有蠶卵生出的蠶全是健康的……哪怕是病蛾產卵孵出的蠶,一直到成蛾,血液中也找不到病原體。”龐憲說著看向趙昊道:“所以是不是可以推測,這種病不會遺傳到下一代的?”

“要是這樣的話,問題就好辦多了!”趙昊拊掌笑道:“眼下正好春蠶已下,夏蠶未養。如果所有的蠶卵都沒問題的話,那隻要將這幾個縣的蠶房和桑田徹底消殺,應該就能防住白僵病。”

“那太好了。白僵菌對消毒藥劑的抵抗力,比黴菌差遠了,我們目前掌握的幾種消殺方法,都能輕易將其滅活。”龐憲大喜笑道。

馬一龍聽得一愣一愣,結結巴巴問道:“這麼簡單就能根治白僵病?”

他用自己配置的藥劑,配合悉心照料,也隻能治好八成病蠶,還總是反複發作,自然有些難以置信了。

“不出意外,應該可以。”趙昊笑著點點頭。

“不過彆高興太早,另一種‘蠶鏽病’要麻煩的多。”李淪溟慣於潑冷水道。

“怎麼講?”馬一龍忙問道。

“我們發現病蛾所產的卵,生出的蠶天生帶病!”隻聽龐憲沉聲道:“即是說,上一個感染時期的蠶,會成為下一個時期的傳染源,讓此病循環往複,很難根治。所以對付白僵病的法子,消滅不了蠶鏽病。”

“也就是說,需要先找到健康的蠶蛾,然後才能得到健康的卵?”馬一龍畢竟是點過翰林、當過知府的,很快抓到了關鍵。

“不錯。”李淪溟接話道:“一個研究小組發現,病卵所產的蠶孵化後發育遲緩,嚴重的當齡死亡,最長不到四齡即死。而且它們會感染其餘的蠶,所以必須要堅決剔除掉!”

“那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把受災縣的蠶卵全部銷毀,從彆的縣引進沒有患病的蠶種。”馬一龍馬上想到了應對之策,旋即卻又苦澀道:“但這樣一來,這幾個縣的養蠶業,怕是好些年都恢複不了元氣。”

蠶蛾破繭而出後,便開始長達半天甚至一天的交尾。不過一旦分開,雄蛾便精儘蛾亡,雌蛾則立刻開始產卵。蠶農用桑皮做的厚紙來承接蠶卵,一隻可產卵二百多粒,所產蠶卵自然地粘在紙上,一粒一粒均勻鋪開,天然無一堆積。養蠶的人把蠶卵紙收藏起來,準備第二年用。

蠶卵要經過短則半年長則十個月的休眠期才能孵化,而且非常敏感脆弱,一旦氣溫忽冷忽熱,或者濕度變化太大,就會大量的孵化不良。蠶農們比照料孕婦還細心的照看蠶卵,最後能有一半成活就燒高香了。

而且蠶寶寶也一樣脆弱,稍受驚嚇就不結繭。以至於養蠶的月份,江南不許串門,家裡不許哭鬨吵架喧嘩,全家大氣不敢喘。但就是這樣小心,總有十之二三的蠶不能結繭。再加上難以避免的天災蠶病,總要再補上一半的種。

再說現在各縣都還想擴產,蠶農的蠶卵自用尚顯不足,哪裡買得到蠶卵?

所以不到萬不得已,是不能從零開始的……

“有沒有什麼辦法分辨出病蠶病蛾呢?”馬一龍抱著期冀問道,反正他用眼是看不出區彆來的。

“這是我們重點研究的對象,為此專門成立了一個研究小組。”龐憲答道:“經跟蹤發現,用顯微鏡無法在蠶卵中檢測到黑點。隨著幼蟲逐漸長大,這些黑點才漸漸顯現出來,在蠶蛹期已經清晰可見,而病蛾體內的黑點已經多到驚人了,所以我們建議,為了篩選出不染病的蠶卵,把蛾子作為檢測控製的起點。”

“好!”趙公子拊掌大讚道:“你們的水平一日千裡,這次對付蠶病,可謂殺雞用牛刀了!”

“……”馬一龍這次也不吃味了,而是心悅誠服道:“你們醫學院的水平比農學院高多了,老夫自愧不如。”

“哎,孟河先生不要這樣講。”李時珍卻淡淡笑道:“我們江南醫院自組建起,就把防治瘟疫作為頭等大事,並一直在昆山與血吸蟲病作戰,經驗上當然豐富一點。”

說著,他良心發現似的讚了趙公子一句道:“這都是多虧了公子把科學引入醫學啊。”

“哪裡哪裡。”趙昊笑道:“我隻是稍微點了一下方向,全靠諸位日積月累的苦功夫啊……”

小冰河時期瘟疫橫行,歐洲黑死病肆虐數百年。在大明,鼠疫也成了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關中華北持續幾十年的鼠疫大流行,讓人口成片死亡。

尤其是崇禎十六年十月的京師大鼠疫,北京城死亡達二十多萬人。以至於李自成兵臨城下時,瘟疫橫行的北京城甚至組織不起像樣的抵抗,不高興就吊死在了煤山上……

趙公子將鼠疫視為比野豬皮和李闖還要危險的敵人,從一開始就要訓練出大明的‘吳連德’來,帶領大明百姓戰勝瘟神!

所以趙公子說這次蠶病也是好事兒,至少可以讓江南醫院提前演習一下,如何與傳染病戰鬥。

雖然一個是蠶,一個是人,但原理是共通的。,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