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大猷瞪大眼,好奇的看著那漂亮的綠色玻璃瓶中,不斷絲絲冒著氣泡的飲料。拿起來,學著趙昊的樣子,用麥秸管一吸,登時被衝得呲牙咧嘴,臉都皺到了一起。
“這啥玩意兒啊!”他大聲問道。
“怎麼,大帥喝不慣嗎?”趙昊忙問道,準備讓巧巧換不加汽的飲料。
“真他娘帶勁!”誰知俞大猷卻舒展開五官,臉上現出享受之色。“白活了白活了,這麼大把年紀,竟然沒喝過這種玩意!”
然後他便抽一口,五官緊皺,閉眼享受,然後舒展開。再抽一口,再五官緊皺,閉眼享受……如是反複幾次,玩的不亦樂乎。
直到打出一個驚天動地的大嗝,他才忽然停了下來,仿佛被嚇到了。旋即又爽朗的大笑起來。“有意思意思!”
那爽朗的大笑,十分富有感染力,讓趙昊也忍不住心情大好。
誰能想到流芳百世、功在千秋的俞大猷,是這樣一位開朗達觀的老頑童?誰能想到他在經曆過那麼多坎坷磨難後,還能保持這樣的笑容?
反正趙昊上輩子每當在職場受挫,人生不如意後,都會想一想俞大猷的遭遇……
跟戚繼光祖上一樣,俞大猷的祖先也是跟著太祖皇帝打天下的將士,後代端上了鐵飯碗。雖然他的起點比戚繼光低了不少……戚繼光是世襲明威將軍,所以起步就是正四品的登州衛指揮僉事。
俞大猷則隻是世襲泉州衛百戶,而且跟自幼立誌從軍的戚繼光不同,俞大猷生在文化氣息濃厚的晉江……是福建晉江啦。家裡不願他繼續從軍,希望他能靠寫文章,當然不是耽美文,而是八股文出頭,改變家族的命運。
於是俞大猷五歲就開始入私塾讀書,十五歲即中秀才,被時人稱為晉江十才子之一。然而之前就反複說過,除了偶像張白圭那種鳳毛麟角的天才外,普通人考中秀才就是極限了。再想中舉人,乃至進士,需要更高的家庭背景和財富來支撐。
俞家不過是個低級軍官家庭,能供他讀書已經很吃力了,哪有餘力為他提供打破階級壁壘的能量?結果俞大猷五進貢院都名落孫山。
‘臣十有五著青襟,十年稽古誌何深。’
正是他最痛苦的自述。每次落第都是一次沉重的打擊,他承受了足足五次。
嘉靖十年,他父親病逝,家境貧寒,俞大猷不得不放棄了讀書這條看似很有前途,實則絕望透頂的道路,承襲父職,當上了百戶。
好在俞大猷那些年雖然苦讀不輟,但武功一直沒落下,而且對古今兵法也鑽研很深……人在孔門心在關廟,可能也是他落第原因吧。
俞大猷本以為這種秀才出身、武藝高強、兵法嫻熟的複合型人才來參軍,那就是降維打擊,很快就會出人頭地的。誰知因為遠在福建,無人問津,空有一身本領卻沒法出頭,幾年過去了,他還是個百戶。
他不想虛度此生,在三十三歲考中了武舉。雖然在文官視角中,武舉的含金量沒法與科舉相提並論,但中舉者至少證明自己不是靠祖宗蔭庇的廢柴,所以還是會得到提拔的。
於是俞大猷被提升為金門千戶所千戶,在金門島上擔起獨當一麵的守禦之責。金門島民風剽悍,向來難治。俞大猷卻能教化民眾,撫境安民,治理得比文官還出色。
這讓俞大猷重新恢複了信心。那時倭患便日趨嚴重起來,作為海防最前線的將領,俞大猷自然春江水暖鴨先知。他上書向福建按察司預警,並提出了抗倭的真知灼見。誰知卻讓按察使惱羞成怒,羞辱他說:‘小小軍校怎配上書言事?’
不僅狠狠杖責了俞大猷,還剝奪了他的千戶之職。這是俞大猷行伍生涯,遭遇的第一個嚴重挫折。
但俞大猷並不氣餒,向兵部尚書毛伯溫毛遂自薦。此時倭患果然如此所說的在東南泛濫,於是毛伯溫重新起用了他。之後俞大猷屢立戰功,逐步升為備倭都指揮,成為了高級將領。但他的黴運卻才剛開始。
嘉靖二十八年,明屬安南都統使司的大臣範子儀叛亂,俞大猷領命前往討伐,結果大獲全勝,斬首一千二百級,並聯合安南都統殺死範子儀。可是俞大猷平定叛亂的戰功,但因為他的恩主倒台,被嚴黨壓下來不上報。
不過說完全沒賞賜也不客觀,因為朝廷最後賞了俞大猷五十兩銀子……
這哪是什麼賞賜啊?這是赤裸裸的侮辱!俞大猷氣得險些吐血,就要撂挑子不乾了。
這是他行伍生涯的第二次挫折。
可這時瓊州發生叛亂,嚴黨分子兵部尚書歐陽必進又腆著臉調俞大猷去平叛。
俞大猷知道這時自己要是不乾了,朝廷重新選將、到任,裡外裡又是幾個月。到頭來苦的還是瓊州的百姓。
於是他以大局為重,還是收拾心情去平了叛。
這老頭,就是這樣好欺負。
ps.兩更了,今天真的儘力了。但你們也知道,馬上就開學了,孩子在我身邊補作業補到十點。不過放心,說到就得做到,繼續再寫一更,明早一定會看到的!,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