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規矩,巡撫出缺,由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三品以上官員共同廷推。
六部三品以上的隻有尚書侍郎,共十八員。
大理寺、通政司三品以上隻有主官各一員。
都察院的三品以上就多了去了,左右都禦史、左右副都禦史加起來足有三十多位。
不過絕大多數是外放督撫的加銜,按例參加廷推的隻有左都禦史和左副都禦史兩位。
因此此次廷推共有二十二位大員參加。
如果能得到過半數,也就是十二人的第一選票,便可確保成為正選了。
這真的很難。不過值得慶幸的是,巡撫的級彆還是低了點兒。要是廷推總督和各部尚書的話,六科科長和十三道禦史還會參加。
那樣的話,再怎麼努力都白費力氣,以徐家對科道的影響力,完全沒有輸的可能。
也正是因為科道不參加巡撫級彆的廷推,趙公子才有信心跟徐家掰掰手腕。
然而結果依然不容樂觀,在場三十六人,能確定拿到的第一選票,僅有七張。
怕是連徐閣老一家都比不過。
不過趙昊並不意外,因為林潤早就說過,徐階一旦倒台,江南豪紳對朝廷的影響力,將出現一個十到二十年的斷層。
不是看到這個斷層,趙公子也沒機會異軍突起,三下五除二就成了他們的盟主。
當然話說回來,青黃不接之際,依然能左右三分之一的京城大員,其實已經很可怕了。
趙公子也要適時亮一亮王牌,鎮鎮那些個被半強迫入夥的家夥。
於是在一片歎息實力下降的唏噓聲中,趙公子卻大笑起來,悍然宣布道:“有七票就足夠了,剩下的本公子來搞掂!”
“嚇……”眾人聞言,紛紛向趙公子投去敬畏的目光,都知道趙昊背景深厚,沒想到對朝中有如此影響力。
但轉念一想,又覺得合情合理。畢竟西山公司的那幫股東,雖然比他們窮些,但論起位高權重,卻不是他們這些江南豪紳可比的。
隻是眾人沒想到,趙公子和他的股東們,關係居然密切到這種程度。真是讓人不得不再度提高,對這位年輕盟主的評價啊。
隻要江南公司與西山公司齊心協力,還有什麼事情做不成?應天巡撫、倒徐、開口通商,統統都可以搞掂的!
這下同誌們對趙公子的信心更足了……
~~
殊不知,這就是他們腦補過度了。趙昊壓根兒沒打算,勞煩西山公司那幫股東。
一來,他對西山公司那幫股東的影響力,並沒有他們想象中那麼大。
因為大部分股東的股份是很有限的,在事關西山公司利益時,會跟他站在一起。但此事無關西山公司的利益,想要讓人家幫忙,就沒那麼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