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最新章節!
四天後,船隊抵達了台灣島最南端的鵝鑾鼻。
鵝鑾鼻又名南岬,隔巴士海峽與呂宋相望。因其北接恒春丘陵,銜山環海,突出如鵝鼻而得名。
鵝鑾鼻南麵海域有一片七星岩暗礁,警備區直屬艦隊在巴士海峽訓練時,曾發生過嚴重的觸礁事故,事後便在七星岩和鵝鑾鼻上各樹立一個醒目的燈塔作為標識。
兩個燈塔中,又以鵝鑾鼻大燈塔為主。說是燈塔,其實是一座武裝塔樓,刷成白色的塔身通體磚石混凝土結構,高達六十米,內有五層,含倉庫、炮台、兵營。
燈塔外還有壕溝圍牆和鐵絲網。整個塔頂都是蓄水坪,雨水沿著水泥管道彙集到塔下的四座超大蓄水池中,沉澱過濾後可供400人自給自足。
這可能是目前世界上最貴的一座燈塔了,建造成本高達白銀15萬兩,每年還需要五萬兩的經費來維持駐軍。
但這項開支是必須的,因為台灣的安全局勢依然很嚴峻。燈塔周圍儘是崇山峻嶺,山中儘是不肯開化的食人生番。海上也有南洋海盜出沒,不構築個堅實的烏龜殼,分分鐘會被出草洗劫的。
而且墾丁氣象站也設在塔上,可以為台灣和大陸提供寶貴的台風預警。
燈塔派出所與墾丁保安隊密切配合,組織當地平埔族琅嶠人不斷進山清剿,火燒連寨,逼得山中生番不得不遠遠北遷,在恒春半島基本絕跡了。
這樣管委會才能在恒春平原上,安心開展畜牧業啊。不然養多少牛都不夠生番搶的。
尤其這二年呂宋不太平,大量的難民越過巴士海峽,上台灣島避難。要不是有強大的軍事存在震懾,他們能乖乖聽從管委會指揮,經過簡單訓練教育後,編入各牧場去放牛擠奶?
所以什麼時候都不能隻算經濟賬,沒有安全這個一打頭,經濟創造多少個零都是強盜的美餐。
~~
船隊抵達鵝鑾鼻時正是深夜,然而燈塔放射出的明亮燈光,在十幾裡外的海麵上依然清晰可見。據說天氣晴好時,在五十裡外就能看到燈塔投射出的燈光,在漆黑的海麵上劃過一道美妙的弧線。
其實燈塔的光源就是鯨油燈。七星岩海域就時常有鯨魚出沒,但單單點燃鯨油是遠遠達不到這等亮度的。
這得歸功於西山島研究中心11所——光學研究所。研究員們在接受了海警委托後,首先燒製了一個圓柱形的玻璃管,罩住了燒鯨油的火盆,讓火焰可以穩定充分的燃燒,這就解決火光飄忽不定又閃爍的問題,讓火焰的亮度一下提升了六七倍。
光源穩定後,研究員們又嘗試在光源後安置弧麵鏡,並在前方安置了一麵菲涅爾透鏡——當然菲子得兩百年後才能出生,因此趙公子在《光學原理》一書中,將其命名為燈塔透鏡。
這樣非但讓燈光投送距離大大增加,而且大大減輕了透鏡的重量,讓管理員可以輕鬆轉動燈台底座,使燈光可以緩緩照射大片海麵。
在燈塔的指引下,艦隊準確額的到了後壁湖海警碼頭,並在引水船的帶領下順利入港。
碼頭中燈火通明,炮台放二十一響禮炮,一艘艘大大小小的海警船上都懸掛滿旗,用燈語發信號,向總司令閣下致意最崇高的歡迎。
待到趙昊上岸,便見碼頭上紅毯鋪地,穿著禮服的海警儀仗隊森嚴列隊。
白色警帽上鑲著三顆金星的台灣警備區司令員兼政委金科,和掛兩顆金星的海警戰略艦隊警務委員馬應龍,率領一乾高級警官,早已恭候多時了。
莊嚴的《海警進行曲》中,趙公子的總司令旗在碼頭上緩緩升起。
趙昊檢閱完了儀仗隊,便下令立即帶回休息,所有戰艦也馬上熄燈。
然後他對金科道:“在條例上再加一條,遇到夜晚或惡劣天氣,一切歡迎儀式取消。儀式感再重要,也不能影響官兵的休息和健康。”
金科趕忙記下來。
“老王呢?”趙昊早就發現自己的頭號打手,艦隊司令王如龍不在場。
“唉,彆提了。前天下午他吃了燉狗肉,結果半夜就疼得肚子打滾。”金科苦笑道:“大夫檢查說是急性腸癰,弄不好得開刀。屬下趕緊把他送回鳳山基地了。”
趙昊一陣無語,腸癰就是闌尾炎,而且老王得的還是急性闌尾炎……這病得的還真是時候啊。
好在他現在如聖似賢不上頭了,不會說出那種沒水平的話了。便隻關切問道:“警備區醫院能治得了嗎?要不要請李院長來主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