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0章 調和折中(2 / 2)

小閣老 三戒大師 5463 字 9個月前

“也隻能如此了。”馮保點點頭,和稀泥雖然不是好辦法,但眼下卻是唯一能讓雙方都接受的方案。

兩人商議了許久,快中午時馮保才離開大紗帽胡同。

~~

趙昊送走他便轉回臥室,繼續給嶽父大人侍疾。

卻見張居正又醒了,輕聲問他怎麼去了那麼久?

趙昊一邊給他擦身上,一邊答道:“嶽父對馮公公說要回家,馮公公心下不忍,便和孩兒商量,能不能想個兩全的法子,既能幫嶽父脫身,又不影響嶽父對改革的掌控。”

說著便將跟馮保商量的法子,如實稟報了嶽父。

張居正安靜的聽著,聽趙昊說到‘歸葬不丁憂,停薪不去職’,‘選傀儡入閣以信鴿遙控’時,他不禁眼前一亮,這樣確實不用擔心失去權力了。

“隻是那些人,能同意嗎?”張居正有氣無力的問道。說實話,他被百官齊心給那五個畜生求情驚到了。

真隻是不願有辱斯文嗎?那去年要廷杖劉台時,怎麼就沒人求情,還得張居正自己給自己個台階,免了那孽畜的廷杖。

所以在張相公看來,今年這幫人一擁而上,根本就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給那五人求情隻是幌子,真正的目的還是反對自己奪情,反對清丈田畝!

他很清楚,丈田一事,百官肯定很難受,但沒人敢當麵反對,那就當沒人反對,苟利社稷、死生以之!

但現在大家已經近乎撕破臉了,百官能接受他這樣的安排?

“問題應該不大,一來嶽父這次病倒也不全是壞事,至少輿論不再一邊倒的認為,嶽父才是此番事件的主謀。聽說今天,好多官員都去宮門,向皇上和太後請願了。”趙昊便輕聲答道:

“如果嶽父再稍稍寬限下清丈田畝的期限,相信他們會捏著鼻子妥協的。”

“……”張居正沉默了許久。趙昊都以為他是不是又睡著時,才聽張相公幽幽道:“三年……”

“好,那孩兒請家父和申狀元把話傳出去,希望他們不會再不識相。”趙昊點點頭,暗暗鬆了口氣。

他就知道張相公會同意將清丈田畝的期限延長到三年的。

因為在另一段時空中,這件關係國計民生的大事,自從萬曆五年提議以後,就引起了巨大的阻力。整個奪情事件中百官和執政一方,其實就是圍繞著這件事在角力。

原定於萬曆五年十月開始的清丈田畝,結果到了萬曆六年張居正歸葬返京後才實行。而且時間也寬限到了三年。

張居正還特意囑咐負責此事的各省巡撫‘清丈事,實百年曠舉,宜及仆在位,務為一了百當。但若草草了事,難免徒為虛文耳。為百姓立經久計,須詳細精核,不宜草草,此事隻宜論當否,不必論遲速。’

一方麵表明要自己在位時將此事辦成,一方麵又要經辦者注意方法、不要急躁,其實就是擔心鬨出大的事端來。

到了萬曆九年,三年限期將滿,照例給事中可以按限徹查,指名提劾了;但張居正卻還是吩咐各省慎重將事,並破天荒的命六科從緩提劾。

這是張相公自己打自己臉,對清丈田畝沒信心了嗎?

並不是,權傾天下的攝政如此注意工作方法,正是他希望自己在位時完成這一百年大計的表現。寧肯破壞規矩,也不希望因為催逼太急,導致下麵‘草草了事’,讓新立的田冊‘徒為虛文’。

孟子曰‘夫仁政必自經界始‘,在田畝沒有清丈以前,人民的負擔不能公允,便是最大的不平。張相公就是想減輕平民百姓的負擔,讓大地主承擔起對國家應儘的義務,以此來化解帝國的危機。

本應如此,本當如此。

然而,張相公的努力還是失敗了……

因為靠本身就是大小地主的官吏,來執行清丈田畝,根本就是不切實際的。

ps.先發後改哈……:,,.,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