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 正太(求月票)(2 / 2)

小閣老 三戒大師 4628 字 9個月前

楊四和看看楊博,見伯父點頭,便咬牙道:“我們山西煤業願出半成乾股,聘請公子為我們的高參!”

“呦。”趙昊不禁刮目相看,出出主意就給百分之五乾股,沒想到這幫老西兒還挺舍得下本兒,也怪不得人家日後會一家獨大。

“我們已經募集到一百萬兩銀子的股本了……”楊四和又告訴趙昊。“未來不說跟西山公司比,值個千把萬兩總不成問題。”

“楊員外這就見外了。”趙昊這才嗬嗬一笑道:“那我就姑妄說之,你姑且聽之。不合適就全當一樂子吧。”

“成成,您請講。”楊四和趕緊去桌上取來紙和筆,洗耳恭聽。

“在山西開個煤業公司是有搞頭的。山西雖有六大產煤區,上萬小煤窯,但交通不便、技術落後,而且煤老板們普遍實力不強,上頭婆婆眾多,這勢必會造成生產成本高企,加上煤又賤,自然賺頭不多。”

“趙公子行家啊!”楊四和一拍大腿,伯父讓他拿乾股請趙昊幫著想法子,他還有些不情願。“就是因為利太薄,所以咱們晉商寧肯走西口,闖北京,也不願意碰家裡的煤窯子。”

果然還是伯父英明啊。趙公子居然對山西的情況這麼了解……

“做生意嘛,就是人棄我取,人取我棄。”趙昊便笑道:“我相信,如果山西煤業能利用資金、管理等各方麵的優勢,可以把售價壓下一到兩成,就能迅速形成行業壟斷……一時沒那麼大胃口,可以先從壟斷太原的煤礦開始。”

“嗯。太原也有西山,而且我們西山的煤,可比北京西山的煤質量好多了。”楊四和重重點頭道。

“不過我不建議在太原推廣煤藕。”

“為何?”楊四和與楊博異口同聲問道。

“因為山西老百姓本來就都燒煤。”趙昊便微微一笑道:“乾嘛要教他們省煤的法子?”

“哦,哈哈哈……”楊博聞言放聲大笑道:“賢侄真奸詐,不過我喜歡。”

“也是,煤藕比散煤節省太多,我們本來就發愁銷路呢,怎麼能推廣這玩意兒呢。”楊四和也笑起來,然後又發愁道:“可一個太原就幾十萬人,市場終究有限。”

“拿下太原隻是第一步,可以幫山西公司紮穩根基。”趙昊又道:“然後你們有兩個選擇。要麼東進,要麼南下。”

“東進怎麼講?”一到戰略層麵,老楊博可就不困了。

“東進,就是打通從陽泉到正定府的交通,西煤東輸。”趙昊沉聲道。

“陽泉到正定府?懂行。”楊博豎起大拇指道:“太行八陘中,就這條井陘道能走大車!”

整個山西資源豐富,除了無窮無儘的煤之外,還有極其豐富的鐵礦,山西的冶鐵業也十分發達……之所以困頓,就是因為被連綿的太行山從北到南與中原隔開,隻有八條古時開鑿的小徑通行,交通十分不便。

“陽泉的煤商,從宋元時就用駱駝和騾子運煤到正定去賣。”楊四和苦笑道:“但井陘道‘車不得方軌,騎不能成列’,運力十分有限,怕是杯水車薪啊。”

“所以我說,要打通兩地交通!”趙昊一拳擊在桌案上,斬釘截鐵道:“為什麼要開公司,為什麼發行股票?難道是為了斂財嗎?”

對,就是。

“是為了集中力量辦大事!”趙昊沉聲道:“就像西山公司要大修京西山道,山西公司也要拿出大修井陘道的氣魄來!”

“好!”楊博激動的鼓掌道:“這大明朝,就需要賢侄這樣的魄力!”

“可太行山何其險峻?豈是門頭溝的小山坳子可比?”楊四和嘴角有些發苦道:“沒那個條件修成大道啊,不然朝廷早就不惜血本也要修好了……”

“不需要拓寬,隻需要將現有的井陘道修整一番,將原先的車軌變成鐵軌即可!”卻聽趙昊石破天驚道。

ps第四更,求月票、推薦票啊~~~,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