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趙府中亂成了一團。
得知他們要提前出發,趙守業天不亮就起來,指揮著仆人們給弟弟和侄子打點行李。
外頭又下著雨,隻能在大廳裡忙活。
趙昊起床後出來一看,隻見十幾個仆人進進出出,大廳內外東一箱籠西一挑子,滿地儘是散亂的家什。
“大伯,這是要逃難啊?”趙昊笑問道。
“說什麼呢這是?”趙守業無奈看他一眼,心說真是皇帝不急太監急。“這回可不是進京趕考那麼簡單,這是要搬家啊!你爺倆以後就得以縣衙為家了,什麼東西不都得準備齊全了?”
“不至於吧,後衙本來就有家具。”趙昊笑道:“先湊合用用,不合用我回頭再買就是。”
“買買買,就知道買。”趙守業大搖其頭道:“昆山那窮地方能買到啥?”
“離著蘇州城那麼近,我讓人買了運回來就是。”說話間,趙公子發現行李中,居然還有一對描著金邊的檀香木馬桶……
他指著一個金邊馬桶,不由苦笑道:“這就過了吧?”
“你懂什麼?過去要換水土的,沒個好馬桶,你爺倆就等著遭罪吧。”大伯白他一眼道:“有人替你倆操心就知足吧。一邊去,彆搗亂。”
“我不是搗亂,我是找你有事兒。”趙昊便坐在馬桶上試了試,還蠻熨帖的。
“起來,你也是八品官身,彆跟個猴兒似的。”趙守業拉起趙昊,問道:“什麼事?”
“大伯能請假去趟湖廣不?”趙昊問道。
“用不著請假,我半個月不去衙門,也沒人發現。”趙守業不解問道:“但是去湖廣乾啥?”
“幫我請兩位名醫。”趙昊便沉聲道:“萬密齋和李時珍。”
“哇……”趙守業精神一振道:“這兩位神醫啊!”
大明在這個年代名醫輩出,醫術發達。
在一眾名醫之中,最有名的就屬這兩位了,民間素有‘萬密齋的方、李時珍的藥’之說。
說來也巧,兩位神醫都住在湖廣蘄州。蘄州也在長江邊,坐船即可直達。
“來去倒是方便,但我能請得動人家嗎?而且還是兩位。”趙守業想一想,沒敢馬上應承。
“按我的法子試試看,應該沒問題。”趙昊便笑道:“你先去請李時珍,就說聽聞他正在編寫一套曠古絕今的藥書,需要走遍大江南北,網羅天下藥材藥方。我願意做他的讚助人,協助他完成這些工作,幫他收集海外的藥材醫方,日後出版發行更不用他操心。”
“嗯。”趙守業趕緊記下。
“另外,聽說他的公子有誌科舉,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以拜在我門下,再不用他為此發愁。”趙昊沉聲道:“我唯一的條件是,請他幫忙邀請萬密齋老先生,一起到昆山為百姓治療血吸蟲……大肚子病。”
血吸蟲病已經困擾水鄉地區一千多年。
昆山這種水窩子更是釘螺革生,一直是這種病的重災區,大量百姓深受其禍。尤其是鄉下疫情流行的地區,整村整村的百姓喪失勞動力,以至田園荒廢,顆粒無收。這也是昆山窮困潦倒的元凶之一!
“二位神醫妙手仁心,必不會坐視百姓生不如死。若能為大明解決這一千古之患,功德無量啊!”趙昊又正色道。
“唔,讓你這樣一說,人家還真不好推辭了呢。”趙守業點點頭,接下差使道:“成,大伯明天送走你們,就直接坐船沿江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