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下她再顧不上矜持和戒備了,一把握住江雪迎的手,心潮澎湃道:“妹子,快講講,我們崇明該怎麼辦?”
“正如兄長建議的那樣,崇明也可以仿效昆山模式,以崇開司為整個工程的運行實體,負責整個崇明的水利基建。”
“具體的股份分配,可以參照昆開司的方式,當然也要適應具體情況。”江雪迎臉上掛著似有若無的微笑,繼續解釋道:
“幫主姐姐自然明白,股東得投入本錢在先,未來才能享受源源不斷的收益。”
“那是自然。”陳懷秀頷首道:“不知我們要出多少本錢?”
“一文不用,所有錢糧成本,包括水泥石料等建材,都由江南公司出了。”江雪迎便對陳懷秀道:
“至於沙船幫,自然是提供修堤的人力了。”
“要多少人?”陳懷秀著緊問道。
“昨日和兄長匡算了一下,一期工程從十月底動工,到來年二月結束。大約要修一百五十裡海塘,這樣基本能止住坍塌了。”江雪迎輕聲答道。
崇明島大體呈‘北漲南塌’的趨勢,因此解決了南邊的燃眉之急,就基本上穩住了地盤。
陳懷秀點點頭,心中默默估算一下,這個長度可以圍著整個三沙一圈還不止了。四個月想要修完,哪怕有水泥幫忙,所需要的人工數,也是相當可怕。
而這恰恰是崇明的命門所在。
“這得需要多少人啊?”她忐忑問道。
“少說五萬壯丁,還要五萬小工。”江雪迎答道:“海塘比江堤施工難度大,所以需要的人多些。”
“這……”陳懷秀麵露難色道:“我沙船幫丁不滿萬,老弱病殘算起來,也才不到四萬人。遠遠不夠啊。”
“是啊。”金學曾也幫腔道:“目前整個崇明加起來,也才八萬來人。扣掉老的小的沒法動彈的,全都拉去修海塘,也頂多湊個兩萬壯丁,三萬小工。”
“啊。”江雪迎小臉滿是吃驚道:“崇明隻有這麼點兒人?”
“原本算上黑戶,也有個二十多萬人。可東沙、姚劉沙一坍,鹽場崇明衛一撤,全都背井離鄉,到內地找活路去了。”
金學曾歎口氣,哀怨道:“海塘一日不修,人口就止不住流失。可這麼點兒人,又修不成海塘,隻能眼看著人越來越少,這日子簡直沒法過了……”
陳懷秀深以為然的點了點頭。
“這樣啊……”江雪迎略一盤算道:“那江南公司還得負責大量募工。這樣的話,本司就得占六成股份了。剩下四成,就由縣裡和貴幫商量著分配,這個方案可以接受嗎?”
“我們沙船幫,真的隻需要儘可能出人手,彆的都不用管?”陳懷秀有些難以置信。
陳懷秀以為對方占據絕對主動,這次肯定會獅子大開口的。沒想到卻既不要錢,也不要地,隻要讓他們出人就夠了。
而且居然還給沙船幫股份。這種便宜事,打著燈籠都沒處找吧?
“當然。”江雪迎肯定的點點頭。
陳懷秀再也顧不上矜持,重重點頭道:“那我們肯定同意啊。”
ps.四連更第一更,求月票啊!,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