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7章 呂嫻追辱袁顯甫(2 / 2)

三國呂布之女 real覓爾 7515 字 9個月前

可是他們心中是有數的,有擔當的人,是不會逃的。如果今日是女公子在,她哪怕為了這些人的命,受折辱,彎腰而降,她也會降的。因為她不可能放棄他們這些人的生命,這與多少人無關!

真到了絕境,呂嫻絕不願意先主動拋棄放棄他們。

當絕對沒有生路的時候,而陷入絕境的時候,他們也絕不會讓呂嫻為了他們而受屈辱而投降。這也是他們的決絕,寧願奮戰到底而死,也絕不降,絕不放棄一丁點的生機。

一個有擔當的人,如呂嫻,當有如此氣概。而一個有擔當的軍隊,也當有如此擔當,去維護自己主將的尊嚴。

這或許就是他們之間最大的不同!

而這不同,恰恰是最主斷著他們不同命運的秤砣,在袁尚不斷的權衡利弊,而始終不完全以軍隊的安危為主要或中心的時候,其實,已經顯明他是個為了目的,而隻是利用擺布犧牲自己軍隊的人。所以,他在每一次的失敗或成功,都以意誌或是意氣行事的時候,就已經注定了輸麵或失敗。

這一點,呂嫻不會有。

風聲烈烈作響,身後傳來無儘的廝殺和哀嚎聲,火光衝天遍野,袁尚身著普通戰將的衣物,身邊僅隻百餘騎,沉默著的騎著馬另擇著路狂奔。

他想把身後的一切,遠遠的甩在後麵,包括追兵,以及他心中的愧疚。

有人的愧疚是一生,有人的愧疚是一瞬。隻要甩開,無視,他就可以當它不曾存在過。而愧疚這個情緒一旦產生,它就絕不是正麵的回應和內心的正能量,它是負能量,因為在它產生的時候,它所代表著的涵義就是要犧牲彆人!

總有人以為愧疚是很高級的情感,其實大錯特錯。都說君子袒蕩蕩,不負於心。這樣的人,雖唯心而行事,但心內是不會愧疚的。因為他們的行事準則就是此生無憾,不要讓自己愧疚,不負自己與彆人。

此時的袁尚既像喪家之犬,也像個逃避內心奔潰狼狽的膽怯鬼,瘋狂的騎著馬,沉默著的想要避開這一切。

他作了欺騙和偽裝,他甚至自欺欺人,穿著的是普通將士的衣服,將自己隱匿起來。他甚至竊喜於天色的黑暗。因為黑暗能夠幫他掩藏身形,讓他能有一線生機,哪怕遭遇攔截,他也有可能逃脫的機會。

不能說他這樣的人沒有良心,因為他真的心痛,也真的愧疚,哪怕隻是一瞬,也是良心發作的真實存在過的!

風聲穿耳而過,徒留他身後一片韭菜地,哪怕風聲如刀,既將將這片他留下的韭菜地割留不存,他也絕不肯回頭!

成大事者,不拘小節!

這是支撐他現在意誌的信仰。

他是等著那邊戰火起,呂嫻的分兵都集中過去的時候,才突圍的。自以為無遺一失。

卻不料,跑了很遠,呂嫻也不知怎麼猜到的,竟然單槍匹馬,隻帶了十幾騎追了過來!

那是不同於自己這邊戰將與戰馬的呼吸感應,那種呼吸於天地間的聲音是如此的恐怖,像極了被惡鬼追。

袁尚吃了一驚,在黑暗中似乎在判斷著呂嫻的方向。

然而隻能隱隱的聽到呂嫻的馬蹄聲。

心腹謀士判斷了一下,道:“……約有十幾騎,不到二十騎,她可真敢來!”

跟隨著他的戰將也判斷了一下,在判斷著獨自斬殺呂嫻的可能性大不大。理想狀態是呂嫻身後沒有追兵,他們停下來斬殺了這十幾騎,然後再成功奔逃。

然而,這終究隻是理想狀態,誰也不知道成不成,或者說呂嫻身後還有沒有接應的兵馬。他們惹不起,更賭不起!

想了一下,道:“不要冒險!不可與之戰。護著將軍速走!黑暗之中,將軍並不顯眼,她就算知道將軍在此,也絕不知哪一個才是將軍!”

心腹謀士也做出了決定,犧牲自己也要成全袁尚離開的決定,道:“……將軍切莫出聲,其餘諸人也切不可出聲。此女極其聰慧,以免人聲一多,她反而料中不出聲之人反而是將軍。從現在開始,隻屬下來應聲。無妨。定能應付過去!隻要逃過這一帶就能出去。呂嫻沒長出翅膀,她飛也攔不住的。更何況,她不至於敢殺將軍,頂多是賺將軍投降。”

袁尚嗯了一聲。他咬著牙,一聲不吱。他知道,生或者死,都在這一瞬了。如果被擒,他還不如自儘。

這是他身為袁紹之子,能保存的唯一尊嚴。

一個戰敗而落為俘虜的質子,便是能安全的回去,也絕對的喪失了所有的繼嗣資格。

在這一點上,何其的殘酷,袁尚深知。

他的心不住的往下墜落,此時真的深恨呂嫻,恨的咬牙切齒,可也怕她的慌。

從未想過會被一個女子比下去,追的如喪家之犬,還得隱著不發一言,幾乎全軍覆沒,甚至現在連逃也如此的狼狽,可能被逼死,連逃命也逃不出去。

袁尚呼哧呼哧的喘著氣,簡直是要將此刻的銘心之恥牢記於心,永世不忘!

謀士還怕他有失,道:“將軍出去後,速去臣先前所指之城,拿著臣的信去尋臣之舊友,必能密保將軍安全……千萬,切記不可再露頭……一定要安全的回到冀州去,隱匿一時之辱,無甚。”

袁尚點了點頭。

心腹謀士道:“爾等也如是,不管我們有多少人跟著將軍離開,務必忠心護著將軍回到冀州去!”

其餘諸人也點了點頭,無聲的說了一聲:保重!

然後就準備著開始分前後陣了,明顯心腹謀士是要帶著一多半人殿後,為袁尚的離開拖延時間!

呂嫻追的越來越近了,她手上拿著小弩,難準了前麵的人,卻遲遲沒有放出弓箭,她的確不知哪一個才是袁尚,或者說,真殺了袁尚,是否值得。

而要追上並消滅這麼多人,她現在帶著的人,恐怕是不足的。

她便一麵鍥而不舍的追,一麵羞臊道:“自欺欺人,欺瞞隱下者,可是袁本初之子所為也?!改換衣冠,藏於普通軍士之中,並且棄全軍上下於不顧,可是袁本初之子所行也?!如此不義之事,天下大恥,若傳至諸侯,袁氏之族,天下大笑。袁尚!速速停馬投降,尚可挽父之尊嚴,若不能,汝便是能回去,還能有何德妄談繼嗣之事?!袁氏終以你為恥!”,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