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連忠心的田豐都能關。戰將戰不力之過,太容易處置了。二人見識過比戰場更厲害的政治氛圍,完全不敢抱以僥幸!
說是怕死,也甚為恰當。可他們怕的不是戰場戰死,而是,死於政治之爭。
這種看不見的言殺,才是真正可怖之處!
二人便議定了此事,準備消極的隻守營不敢圖謀鄴城了。現在這現狀,他們是嫌死的太慢,才會在這種時候去攻城!袁熙的前車之鑒還深刻著,幽州兵的血還未乾呢!
袁熙重新召來諸將,力排眾議,宣布了這個決議。
有些戰將不服,然而也還是依令行事。雖然議論紛紛,卻還是聽從了!
甄宓見袁熙終於想開了,也下了決斷,不禁心中一鬆。她最怕的就是袁熙想不開,會在這裡與呂布死磕。其實實在沒必要!
劉氏見營中異動頻頻,不禁詫異,去問才知要回幽州去了,她頓時大急,便要來見袁熙,袁熙哪會有心情見她,因此隻以還在病中推拒了。
劉氏有心,早派著人盯著甄宓,還真叫她盯出點事情來。見袁熙不肯見自己,便尋了心腹謀士,告知此事。
心腹謀士吃了一驚,道:“夫人?!此事當真?!”
“千真萬確,去搜甄氏的營帳,一定有信。”劉氏道:“隻怕這小賤人早已與呂營有通!”
心腹謀士哪裡敢隱瞞,自然來稟報袁熙,獨自搜查甄宓的營帳,他是無令也不敢為的!
袁熙聽了極為詫異,道:“呂營怎麼會有信與我愛妻?!你且叫她來,我隻一問緣故便是!”
心腹謀士見他並無半絲疑心,猶豫未止,終究還是去了。
怎麼說呢,疏不間親啊。到底是夫妻,就算有什麼,也不該是他發作。因此權衡了一番,便將劉氏告發一事給說了。反正這夫妻要是不翻臉,追究起哪個嘴大的人來,也不會牽涉到他。身為陣營中人,哪一個沒點自保和甩鍋的手腕?!因此這出賣起來,是半絲也不猶豫!
甄宓已經拿著信過來了。袁熙一問,甄宓也很袒蕩,道:“將軍不遣人來尋,妾身也會來將此事告知與將軍。確有此事,有呂氏兵馬的一封信來與妾身。妾身也想為何會與妾身,而不與將軍帳下眾人。將軍隻一看信便知道了……”
說罷將信拿了過來遞與袁熙。
信中寫著的正是司馬懿的措辭,說是與袁熙和幽州兵為敵,實非本意,不得不為之而已。溫侯若要與幽州為敵,也不會先前將夫人與家眷送還。本不欲結仇,隻是無奈兵來將擋,軍事之事而已。然,重挫幽州兵,實非本意。因此袁熙要退兵,呂氏兵馬必不會再窮追……
表達的主意就是不會追他們。
然後又說了,溫侯送還家眷,並非是為了索恩求報,隻是向來十分心慕袁熙將軍,耐何不同陣營,便為欣賞,也不得相對坐飲,無奈為敵而已……
說了一大通,就是為義所迫,不得不為敵,然而呂布心中依舊有求好之意,等等。
很是囉嗦了一通。袁熙卻很吃這一套。心軟之人,怕歪纏。都會被長篇大論給帶進去。
袁熙雖然剛剛才被呂氏兵馬給血虐了一把,然而,還是依舊吃這一套!
看完信,他怔了好久,也明白了為何信會給甄宓而並非是給他或是他身邊的戰將與謀士了。因為這樣的信,會被認為是挑釁。
當然司馬懿這麼做有更加隱秘的原因,是知道,甄宓的話袁熙能聽得進去。有些男人,會聽妻子的意見,有些男人則不會。不會的那一類,在他們的妻子身上花再大的功夫,也不會有用的。
甄宓在乎袁熙,雖也知道司馬懿另有所圖,但與她的要求是不謀而合的。因為,她也要袁熙退。不想再與呂布為敵。
既已知曉會吃虧,為何還要為敵呢?!
因此,竟是不謀而合!
甄宓太了解袁熙了,若袁熙不在,也許她會怕有人冤枉自己。可是袁熙在這,她知道,他怎麼都會相信自己的。因為他是君子,便會以君子之品行來度人,哪怕她隻是一個女子!
果然,袁熙感激道:“……熙便知,呂布雖以不義名天下,然他能送還我妻兒家眷,便是心中有義之人。有義之人,不窮追猛打,見好就收。這樣的人,熙甚為飲佩也!”
心腹謀士雖沒看到信中寫了什麼,但聽到這話,卻是心中狠狠的一噎。他瞥了一眼甄宓。明白了司馬懿的意圖。攻人攻心啊。半點不錯!
至少此時袁熙剛敗,正是自憐自惜自怨自艾之時,與甄宓有共同語言。
恐怕是十分能聽得進去甄宓的意見了。
心腹謀士見袁熙沒有將信給與自己看的意思,也不便討要,問道:“……將軍?!不知這話是何意?!”
“不用擔心呂布會來追我軍矣,”袁熙將信中不追之意給說了。
心腹謀士急道:“將軍信了?!這萬一是計,豈不是中了他們的計?!”
“吾信呂布會守信諾。”袁熙道:“能送還我妻之人,心中豈無義?!”
心腹謀士見他如此,真是被噎的半天說不出一句話來。
“戰則服輸,是我技不如人。”袁熙道:“此事不必再多提。往後,我不想再聽見任何風言風語汙蔑我妻!”
心腹謀士無奈,隻好道:“臣,隻加以約束便是了,但……眾口鑠金,隻怕……”
------題外話------
袁熙若生在治世,做人,做事,都是能成佳話的人,忠義兩全,孝悌之範啊。
隻是可惜生在了亂世,少了點野心和能力,再是君子,也被世道拖累。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筆趣閣手機版網址:,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