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4章 逼走袁譚深怨恨(2 / 2)

三國呂布之女 real覓爾 7301 字 9個月前

張遼有點懊惱,道:“一箭不能取其性命,若叫他逃了,怕是青州後麵還有的難辦。這可如何是好?!”

他來堵袁譚,卻不能死追不放。他還得及時回去守著河上。河上才最重要!

“將軍且安心,我等分兵去追之,若能招降,便招降帶回,若不能,儘力截殺一些。”眾將道。

“也罷!”張遼道:“且去,隻不過追過甚。當要速回。曹軍虎視眈眈,切莫大意。遼且回河上。隻怕曹軍會來騷擾!”

眾將聽從,便依令分兵去追袁譚,追擊如輾雞走狗。袁譚真是苦不堪言。疲於奔命。

張遼速回河上,還未至,就已聽聞夏侯淵又來圍攻河上,正在截殺挖渠兵馬,張郃已去應對。張遼聽了,便轉道先去河道上截殺夏侯淵。

夏侯淵聽聞張遼回轉,也沒有久留,將這邊打了個稀巴爛,從另一個方向走了。

張遼去攔殺卻沒能攔到,一時回到溝渠旁,這裡下過雨,又挖過渠,泥土甚多,變得坑坑窪窪窪,泥濘不堪!

而這溝渠已經被破壞的亂七八糟,一團亂泥。

張遼上前,張郃略顯狼狽,他是極好脾氣的人,也是不禁破口大罵,道:“明知下過雨,這溝渠本就積水甚多,不宜再施工,他便來破壞,將這一大截都給堵上了。”

守軍也很狼狽,很多人為了護這個,都滾到了泥水裡變成了泥人,此時正在怨聲載天的收拾著,咒罵著曹軍卑鄙。

張遼道:“下雨河中漲水,曹軍急了。”

張郃麵對這糟心局麵也不是一回兩回了,因此很快調整回心態,道:“可有殺了袁譚?!”

“甚為遺憾,雖射出一箭,卻未能取其性命。”張遼有點憂心的道:“他若回青州,隻怕集結人馬甚多,以後必是大患。”

張遼身後親兵不憤的道:“將軍不取,不是將軍無能,而是袁譚無恥,他用身後一將擋了箭,這才避過一死。”

張郃聽了十分詫異,道:“此種人,已名聲喪儘,便是回到青州又如何?!”

“倘他勾結烏桓,當如何?!”張遼道。

張郃道:“烏桓,非我中原族類,他若自甘墮落,這中原便更沒他的容身之處。此人若敢如此,眾叛親離,是早晚之事。”

現在的他,已經算是眾叛親離了。

張遼想了想,也沒再多想,道:“他得罪了曹操,如今又不容於我軍,百姓與軍士皆叛之。若是苟守青州不出,也許可保一時,倘若還想合縱連橫,隻會更快自找死路。也罷,此事我報與軍師知曉,好作防範。”

張郃也知道他怕什麼,怕春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啊。

袁譚哪怕再怎麼,他也是袁紹的兒子。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他現在兵力是不多,但回了青州,他隻要把青州守住,再重新募集人馬,憑著袁紹的舊名,依舊可以集結英雄。更怕他與曹仁勾到一起,那可就對他們不利了……

司馬懿見張遼沒能一箭射殺袁譚,雖有些遺憾,但也沒有多糾結,隻道:“也是他命不該絕。隻叫他苟延殘喘些時日吧,也不長了。”

“軍師,他若回青州與我軍作對,如何是好?!”眾謀士道。

“除非他能重新倒向曹操,俯首稱臣。否則單打獨鬥,終究難有支撐起基業的根本。”司馬懿道:“袁譚心大,自視甚高,卻偏偏不認自己沒有挑起一方大梁的能力。既不肯低頭,此類人,不足為懼!他甚至連袁耀也不如。”

袁耀好仁,倘若他敢,他想,他是能糾集起一批人的。當然了,能不能做得到,隻看徐州能不能壓得住。

但是袁譚,真不是司馬懿小瞧他,看他作為,都不像個明主!

在這亂世,若無英明的頭腦,在勢去之後,還能苦苦支撐到恢複榮光,又有幾個人能做到呢?!

大多數子承父業的,很少有青出於籃的,孫策已經算是極優秀了。

所以袁譚是既低不了頭,又沒有能力獨挑大梁,把爛攤子給重新搭起來。他的確會是禍患,但若說是心腹之患,是真的抬舉他了。

“先與曹仁耗,袁譚就算死灰複燃,以後也會撲滅。”司馬懿道。

“曹仁來信,與軍師要曹洪去。”斥侯道。

“去回他,言百姓並沒有全然安出,懿此處並沒有接到全部百姓,甚至還有被截殺的,曹仁既不甘也無心放回百姓,懿也並不強求,既不守信,那麼曹洪自然也絕不可能放回了。”司馬懿這是公然的耍賴。

斥侯領命去。

“曹仁必怒而來攻我軍。”謀士憂心的道:“也許隻是找一個由頭來攻。可以不顧曹洪了。”

之前是要贖被擋回,現在當然就是司馬懿不守信便來攻殺,曹洪這個由頭都擋不住了。

“軍師可有策?!如今已無袁譚可助我軍,他必大軍前來,隻怕……”謀士道。

“就怕他不來……”司馬懿笑了笑,道:“袁譚必須離開這裡,到了如今,他已絕非我軍助力,還可能與曹仁勾結攻陷我軍。如今,他是阻礙,是風險。”

所以,這一切都在軍師謀算之中嗎。料到曹仁不甘心放回百姓,所以料到他要用袁譚作文章,所以安排了人截殺袁譚,痛打落水狗。逼的他無路可走,隻能先走人。:,,.,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