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我爹是呂布137(2 / 2)

三國呂布之女 real覓爾 5938 字 9個月前

劉使君仁義,賢德,這的確所言不虛。

劉備身上的確有很多很多人君的素質,堪稱完美。

隻是,人心一旦有所偏向,便是知道在這裡再受禮遇,也還是留不下來的。

徐庶的心理與陳登完全不同。他隻是已有了立誌徐州的誌向,便是知曉有明主,也無法留在劉使君營中。

劉備待徐庶如初。這一點,一般人是真做不到的。

所以才說劉備便是劉備。袁術,呂布,劉備三人隻能存一個,這些隻是大戰大略的考量。他與呂嫻一樣的思考,絕不可能將陰謀用在這種上頭,尤其是在戰場之上,拖後腿是大忌,是忌諱是前科,也是授人以柄。

在戰場布局上,有不能做的事,就算要圖要敵對,也是下了此次戰場之後,那時時移事易,自有不同。

也正因為清醒,劉備才如此的忌憚呂嫻,因為他與她一樣,知道什麼是大忌諱。他是非常清醒的真正大英雄,而他也知道呂嫻也一樣。即使呂布在這一方麵的悟性差了太多太多,名聲,行事各個方麵也都差了太多太多,有此女在,呂布,終是大患,可既使是大患,他也不能現在圖之。

徐庶拉開圖紙,對劉備道“陳宮和張遼紮營於此,在這山陰之處,又是高處,善於隱藏,然,被曹操刺探出營地,是遲早之事,所以,要極早圖曹營,趁他渡河,未紮穩營之時最好,而我營在此”

劉備見他點出兩個點,道“元直以為曹操渡河以後會紮營在哪”

“這裡。”徐庶道“這裡,還有這裡,三足之勢。可為犄角,能左右支應。”

劉備道“倘若曹操真紮營在此,一旦穩固,我們的營地便不安穩了。他必要圖我營。”

徐庶點首,道“所以趁他剛來,紮營未穩時,是最佳的機會,我軍中兵分兩路,從這兩邊抄過去,而陳宮與張遼軍可襲曹操後營,屆時曹軍心必然大亂,曹操必也大怒。”

劉備道“女公子為何非要激怒曹操”

“怒則失智,前仇舊恨已深,又添新怒,曹操攻城會急,急中必然生亂。”徐庶道。

劉備聽了沉吟了一聲,道“原是如此,我即刻將沛城的兵馬都調出來,退曹是大事,當以大事為重。”

徐庶心中欽佩不已,道“使君高義,沛城也要守。若曹分兵去攻,我軍既刻去救,隻是餘下的兵馬須死守等援軍至。”

劉備應下,自去安排。

回轉來,道“此次偷營,與上次可否相同”

徐庶道“同也不同。”

“何意元直不妨直言。”劉備道。

“女公子一直意在消滅曹營的弓箭手,”徐庶道“而另又早命各軍暗暗紮營了高處,以及地利之便。”

劉備恍然大悟,道“原來如此”

是為了大戰做準備。

占了地利之便,曹操便是分兵再重奪營,占據高地,需要極大的力氣才能做到,倘若他的弓箭手不足,徐州這邊的勝算便又多占了幾分。

“既是如此,元直不妨寫信與陳宮張遼以及女公子,備這便整肅兵馬。”劉備道“待沛城餘兵一至,既刻便約定行事。”

徐庶對劉備是除了欽服就沒有彆的了。

半生飄零,不遇明主。偏生今年運氣好,一遇便遇上了兩個。

這是好事還是壞事,徐庶竟也分不清,隻是人不能劈為二用,心雖偏向了呂營,也已有了決斷,然而,始終覺得頗為虧欠劉備。

劉備的確坦坦蕩蕩,擔得起一個磊落光明的名聲。

曹操後軍渡河的時候是真的很仔細小心,夏侯淵和夏侯惇皆分了兵來接應,全軍上下心皆提著,因為上次一事,已經心驚肉跳,好不容易等都渡了河,見並未再有人攔截廝殺,心中都鬆了一口氣。

曹操卻心中微不定,道“隻恐會有埋伏,全軍上下皆要小心。”

眾將皆應了,然而一路急行,也並未遇到埋伏。

曹操心中狐疑不定,道“這又是何意呂布小我乎”

“非也,隻恐襲營在後,”郭嘉道“我軍久來,疲極,軍心倦怠,隻想休息。若是趁我軍紮營未穩之時敵軍前來,我軍必有損傷。還請主公早做準備,不若設下埋伏,待敵軍來”

曹操一聽,早前便已吃了虧,如今更不敢小覷,便吩咐下去紮營之時,要設下埋伏備戰,以防敵軍前來偷營襲擊。

前軍後軍都應了,自去布置。,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