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忍住心酸,道“原來如此,所以出使意不在勸其出兵,而是外交製衡。”
徐庶點點頭。
他感覺到了呂嫻對指望外援是不抱有希望的。這樣的品性,是一大優點。
若要成事,光指望外援是愚蠢的。
但是卻也不能完全放棄這一方麵,哪怕不能爭取到外援,也不能不顧外交,能不樹敵是最好的,能有外援自是更更好的,便是兩者皆不能有,至少,能破了彆人的外援之策謀,也是中等策謀了
其實不光呂嫻如此,曹操心中也是清楚的,真正能戰勝呂布的主力,依舊隻在曹營身上。
袁術之兵,隻是希望能分去呂營注意力,可讓呂營首尾不顧,露出破綻而已。
徐庶笑道“庶若是袁術,便絕不會此時加入戰局,然而,他這個人急功近利,又太貪心,會不會做出精準的判斷,很難說。倘他真的一時貪利出了兵,屆時,還需要使君多出力,分兵去抵擋袁術。”
“這是自然。”劉備義不容辭,又道“倘袁術襲後,徐州局勢刻不容緩也。”
徐庶一笑,道“袁術要徐州,貪於土地,而孫策要璽,壽春後方又空虛,如此天賜良機,孫策未必不肯動心,而劉表若見孫策動了,他焉能不動他們二人不光有殺父之仇,更有地利之爭,使君,這局勢,瞬息可變。”
劉備點首,想了一想這局勢,隻覺紛繁不已。
而徐庶和呂嫻卻對這局勢之變,有足夠的策謀與應對之法,仿佛無論怎麼發展,他們都能遊刃有餘。
“將近七月已,”劉備道“快入秋了。”
漢曆七月,其實很快會轉冷,秋風來的很快。農曆七八月,已至秋收的季節,秋收一過,隆冬必至。
“元直以為,若要破曹,最遲可能過冬”劉備道。
“倘若破局順利,今冬可退曹軍,若不順,最遲也不過明春。”徐庶道“久耗,曹軍極不利。”
劉備道“若如此,今秋,且要備糧了。”
徐庶點首稱是。
如今曹營來不過一月,就已經被呂布父女氣成了這樣,士氣受挫至此,其實劉備都疑心這場大戰能不能耗到明年春都不好說。
那位女公子啊
徐庶所說,還是保守的估計。
曹軍便是想拖,也頂多能拖到明年春,明年春,曹軍若不能贏,必已到極限了。便是曹操再不甘心,也隻能收兵回許都。
其實以曹操的實力,若是久挫銳氣無法戰勝,見好就收回許都是最好的,隻是曹操必然不甘心,肯定要久圍彭城的。
因為劉備明白曹操的英雄之心,呂布今時不同往日,他能看到的,曹操必定也看到了,既然看到了,未必肯輕易罷休。
現下的決戰,若不兩方俱傷,是收不了場的。
這一點,劉備與徐庶都清楚。
亦好,此番也分彆看看曹操與呂布的實力,已變態到何種境地。
倘兩方勢均力敵到無法分出勝負的程度,劉備就真的需要另做打算了。
北方有袁紹與曹操,無有他發展之地,而這邊有呂布,若是連曹操都拿呂布沒辦法,他與袁術也未必能成事了。
劉備去寫信,寫著寫著,就盯緊著荊州。
這對呂布父女,可不能圖之,得要另尋他處發展了,隻是,到底退走不甘心。
徐州可是人傑地靈之地,退走另尋他路,多少有點狼狽。
劉備的信發往荊州的時候,許汜與王楷也已經帶著人,喬裝出了徐州城。
高順站在城牆上,遠遠的看著他們,心中略有不安。
此去可要順利回城方好。
許汜道“我去袁術營,再去荊州劉表處,而你,則秘密去江東,路上一切小心,仔細隻依女公子先前定下之計行事便可,萬事不可強出頭,保存自身要緊。”
王楷道“這我知曉,必不會有閃失我去了江東,會依計行事,並且靜待時局而動,隻是你,隻恐袁術翻臉殺使,切不可激怒於他”
“無妨”許汜道“那袁術本搖擺不定,他不會斬斷與主公重修舊好的路,必不殺汜,你隻管安心。”
王楷點頭,鄭重應了,兩人先合於一處行路,到了要道才分開。
呂嫻隨軍之前留下了策謀,如今局勢有變,他們也都依計施行。,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