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已然接到信,遞與徐庶道“三日後戰曹營戰書已至彭城。此戰恐不容輕忽。”
徐庶看了書信,道“怪道近日曹營調動頻頻,隻恐是郭嘉在排兵布陣,正麵交鋒,何其慘烈,也是正規軍的長處,此戰,隻恐十分難打”
劉備也深以為然,道“備這便清點兵馬,從後襲曹營,令他腹背受敵。”
徐庶道“亦好,雖未必能衝破曹營阻礙,然而若能分曹兵之心,也為彭城助力。”
劉備遲疑片刻,道“元直何意莫非以為備與呂布各使力,卻不能受曹兵之攻矣不能合兵一處”
徐庶道“此戰曹操盼已久,必定誓死拖住我等兵力去救呂布。”
再加上沛城兵馬雖多,卻並未久訓,隻恐遠非是曹兵的對手。
輔助可以,若做主力,還不夠看的。
劉備默然良久,暗暗無奈曹操與呂布的強大,隻道“雖是如此,卻也須儘力而為之”
“這是自然。”徐庶是真的心服劉備的德行與仁義,越是如此,越是欣賞,當然,同樣湧上來的還有愧疚,他已打定了主意要離劉備而去,再回呂營的,可是與劉備相處久了,一則互生欣賞,二則也頗為歉意,一時之間,倒湧出無限疚歉之心來。
隻是,他的心始終都是牽掛著彭城戰場的,麵上是如此的憂慮。劉備又豈會看不出來,便知道,恐怕怎麼留徐庶都留不下來的了。
這場戰爭,還是得看呂布自己破曹兵主力。
因為這是曹營押上所有兵力的戰爭,光不讓劉備與呂布合兵這一塊,必是重兵防守,再加上必圖呂布父女,必也是重兵重重。
這當然是一場聲勢浩大的真正屠宰場。
徐庶感受到了,所以連他也沒有自信以劉備的兩萬人馬,就算全出,能不能突破曹軍的阻攔,加入正麵戰場,都很難說
況且關張二將,未必肯出全力。
這其中的區彆還是很大的。
其實最重要的,徐庶知道這沛城兵馬,遠遠不能跟曹兵比,當然,更無法比擬久經沙場的高順陷陣營,而與呂布之兵相比,更是差十萬八千裡。
畢竟是草頭兵,跟呂布的兵馬相比,相差太遠了
劉備其實心裡也是清楚的。
正因如此,才覺得曹操與呂布是如此的強大,讓他心中憂慮不已。
於戰爭上,敢於正麵交戰的精銳衝撞,才是硬實力。
劉備雖與袁術戰久,然而,都隻是小打小鬨,從未有過這種正麵交戰的時刻。
這一次曹兵與呂營是真正的死磕啊。
整個沛城都有一種風雨欲來的壓抑感。
因為旁人的龐大而生有觸動,劉備真的感慨不已。
而徐州城內,已至收獲的季節。
東漢末的糧食作物,多是黍粟之作物,收成很低,一畝能收個一百多斤都算高產,一般受了天災,能收個幾十斤沒能被天災給禍害了,就已經算是不錯的收成了。
對於現代作物一畝動不動就一千多斤,還有那些高產作物,動不動就幾千斤一畝的收成,這裡的人是想都不敢想的。
東漢末的人口更是凋蔽到一種可怕的地步。具體多少人口,此時也統計不出來,然而,因為人口少,天災多,很多人餓死,戰死縱然如此,一畝地也養活不了一個人,這幾乎是古代的常態。
司農官與小吏等出了城,趕在袁術軍來前,忙將農作物都給收了,麥,粟等物,雖然收成不太理想吧,但一畝地收個勉強夠百斤邊上是能達到的,就是如此,徐州城百姓也安了,他們臉上都洋溢著笑容。因為這算是好收成了
東漢末,顆粒無收已是常態,如今雖已入秋,然而能有這收成,就已是謝天謝地,老天賞臉了。
再加夏天時,他們常出城備柴火,又曬了很多的野菜,草之物,等袁術兵至真圍了城,勉強混個溫飽是完全足夠的了
然而陳登同時將玉米,紅薯和土豆收了以後,一直處於一種震驚狀態之中。
“你們說多少”陳登處於完全無法相信的一種狀態。
吏員也是倒吸一口冷氣的,道“已過了秤,言是玉米,足有八百斤,還未脫粒,若脫粒,也足有百斤以上,若作種,來年可種許多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