蒯良的臉色這才好了一些,道“主公可想過何人守荊州,何人隨主公出征主公可要親自出征”
劉表道“孫策必然要隨軍出征。而表老也,不能與這小霸王相比,又恐荊州有失,自當守城,出征為帥之人,另選方可”
劉表本就是固步自封之人,他不像孫策,更不像孫堅,他不肯隨軍,也在蒯良意料之中,便道“主公守城亦好,另選大將便是”
本來,若是劉表有了決心,要親征的話,那麼就一定要帶上蔡瑁,以防他在城中自立作亂。然而劉表不肯出征,那這為帥之人,就不是非蔡瑁不可了。
反正劉表在城中守著,蔡瑁便是不出征,在城中也翻不出浪花來。
劉表現在能在壓住他的能耐還是有的。
蒯良其實知道,劉表與其說自己老了,怕的是孫策,其實更怕的是,萬一自己離了這荊州,隻恐蔡瑁一係真的要兵變政變易主了,到時若是劉琮為主,而劉表還能怎麼樣隻能退休。明知危機,偏他又不忍心將這外戚給拔個乾淨,到最後真是出也受製,進也受製。
劉表沉吟一聲,道“留意孫策出兵的動靜,以及多少兵力,行軍路線,等他出了兵,我荊州再動”
蒯良知道,若是孫策不先動,劉表是不可能放心的,便道“不錯,父仇在前,隻恐孫策另有其心”
“不得不防啊。”劉表道“蔡瑁主戰,他自然要將一軍,然而,我意欲兵分兩路,另一軍主將,當選何人”
蔡瑁要出征,是必要為主將的,不然他若不滿,什麼都可能會發生。
蒯良道“黃祖鎮守江夏,他不能動,若孫策有異動,江夏非同小可,不能有失。因此,不若分兵與文聘,文聘如今守荊州北麵,正可直接去壽春,兩軍齊力,壽春並不能阻也”
劉表舒了一口氣,笑道“不錯,有文聘在,我有何憂”
“隻是主公身邊,也要有兩將方可,”蒯良道“黃忠與甘寧在,便是孫策來攻,也有防守”
劉表捋了捋須,道“正合吾意另命李嚴,魏延,霍峻等去跟文聘出戰,那袁術營中戰將也不可小視矣。文聘是我荊州第一大將,不可有失”
蒯良應下,道“臣也願隨文聘出征,探探壽春虛實”
劉表喜道“有子柔做文聘的智囊,伐袁術,又有何憂”
蒯良道“是,隻是主公在荊州防守,必要小心”
劉表道“這是自然。”
至於蔡瑁,他有他一係的戰將多著呢。
有他在,便是連文聘也被逼出權力核心範圍,不得不退逼三舍,一直守在荊州北境。
此時的荊州派係鬥爭已經不容輕忽了。
一力商議定了,隻等到孫策出了兵,劉表這邊才跟著動了。
比起劉表的保守,孫策卻大膽的多,他親自出征,周瑜守江東,各司其職,劉表聽聞後鬆了一口氣,便也發了兵北上,以速度去襲壽春,一舉取下
許汜得到消息的時候,真真的鬆了一口氣,道“事已成矣,終不負主公所托”
小將道“王大人也十分給力”
許汜笑道“是啊,該功成身退了。”
許汜和王楷都已經接到了暗影的信,叫他們速回徐州,二人確定了兩方都已出兵,自然不耽誤,要速速的回去。
許汜讓小將收拾東西,準備與劉表告辭,在門外,卻看到蒯良站著,許汜吃了一驚,隨即笑道“子柔不是已隨軍出征了嗎竟還未走”
蒯良看著他的眼神都是諷刺的,道“先生好計都已成事,想來是要功成身退脫身去了”
許汜裝傻道“是說汜活動蔡家之事嗎”
“何故裝傻天底下也未必隻有你一個聰明人”蒯良冷笑道“此去若是三方皆要攻徐州,那可鬨笑話了啊,不對,是四方。”
許汜一怔。
“忘了說,張繡也會出兵,如今主公,孫策,張繡,倘若到了壽春城下,袁術願意割地議和,屆時談好,一並去攻徐州,不知太守大人如何防守”蒯良道。
許汜聽到這話便笑了,道“張繡肯出兵,卻出乎汜意料,不過四方合兵,耗時必久,若遑論談判了,隻恐此舉極為不利”
四人各懷心思,各有怨望,真的能齊心才怪。
蒯良一看他就知道他心裡在想什麼,道“做人彆太自負,小心搬了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許汜卻不怒,道“多謝忠告。”
蒯良甩袖忍怒,匆匆上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