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我爹是呂布291(1 / 2)

三國呂布之女 real覓爾 5142 字 9個月前

袁紹頭痛不已,道“發兵二萬,長子譚為主帥,文醜為副帥,此議,不可再提就這麼定了”

二人悻悻應下,退了出來。

審配盯著田豐,道“主公囑意三子,奈何田大人卻背主公之意”

“棄長而立幼,非明主所為,”田豐道“審配,素知你正直,你樣樣皆好,然而,最該妥協的,你不妥協,最不該妥協的,你偏偏妥協。他日亂袁氏者,你必為首也”

審配氣的說不出話來,看著田豐揚長而去

袁紹的謀士團有一個特點,有外敵的時候,一致對外,沒外敵的時候,互相撕一撕,所有精力都在相互消耗上去了,袁營雖人才輩出,然而,人心不齊,各有所向以及堅持,因性情不同,利益的不同,站隊的不同,相互明爭暗鬥之事,數不勝數。而袁紹如今卻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壓不住了,或許是他根本不想壓,如今他自己身邊聚集的多數都是阿諛奉承,嘴巧如簧之人,可能是因為年紀大了,權柄自認牢牢的在手中了,所以,身邊最是多有此輩,不能說這些人沒有能力和見識,而是心力都用在討好袁紹事上,因而有些話不敢說了,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袁營壯似強大,然而,很多暗地裡的爭奪,已趨至白熱化。

袁紹雖未像袁術一樣譖號,然而,他的衣食住行,雖然還沒有像皇帝一樣誇張,但是各種細節上,已然趨至天子的住行。錦衣兗邊,暗繡著龍紋祥雲,袖口,衣領,無所不精。其心思雖藏藏掖掖的,然而,細節之處,已昭然若揭。

而頭上所佩戴之物,沒有呂布那樣花俏誇張,但是卻是素素的一根龍簪,藏於發間,袁營中人都是默認的。

袁營很多細節,值得深思。雖還未稱帝,然而奪嫡,已然開始。

對付公孫瓚,袁紹親出兵,沒人敢使絆子,然而,袁譚出兵,使絆子的各懷心思的,就不好說了。

不是不知道襲許都是大事,然而,人心各有算計,尤其是選宗子之事上,若是能消耗對手一分,他們是不遺餘力的,若是能讓對方錯三分,自己便是對了三分。此消彼長,爭一時之長短。然而於長久,絕無益處。

而袁紹在大子與三子之間猶豫不決,更令東風與西風搖擺不定,禍亂之始

袁譚得到命令,挑了二萬精兵,與大將文醜,一徑分兵去了。

而袁紹主帥精兵,與公孫瓚繼續纏鬥,你死我活。兩方因為地勢原因,已彼此消耗極久,而袁紹實力強盛,便是公孫瓚再強,久耗之下,也已是強弩之末。

此時的袁紹,在九州天下間,是龐然大物

這樣的龐然大物一出兵,誰不駭然

便是曹操,也是臉色劇變,生恐許都有失,一時之間進退不得,若回許都,唯恐那呂布父女反悔,趁他回兵,又攻上來,若是不回,袁紹之精兵一旦入關,許都何存

曹操愁的頭痛,感覺頭發都要白了一般。

程昱道“荀攸已回信說,談定了,隻需下詔,此間事便可定。呂布兵一退,大軍速撤回許都回援,定能扼袁紹於外,他必進不了關”

曹操道“此事不得不謹慎,倘若有變,不僅兗州沒了,連許都也要失去,操此敗,不是輸於大意,出兵之事,何其的小心謹慎,可還是敗了,思來想去,皆是因為對大局沒有一個清醒的認識的緣故。仲德,那呂布最是反複無信小人,此時說是談定了,然而,反悔也隻是一瞬間的事,若不再仔細小心,對此局放了心,隻顧鬆了一口壓在心上的氣,貿然退兵,呂布帶著大軍再衝上來,何人可阻”

程昱臉色一變,想到呂布這個人的性情,是的,他什麼都做的出來。

詔書下了,難道還能收回嗎萬一那呂布隻是為了哄一詔書,然而得到了這,又貪心兗州,再衝上來,曹軍若不察,疲於應付,不僅兗州沒了,連許都也顧不上,都會失去

“主公”程昱心中忐忑起來。

“操也想儘快結束此間之事,速回許都援應,然而,越是此關鍵之時,越是不能大意,”曹操道“一定要穩得住然而,許都卻不可不顧,旁人操不放心仲德,你分兵速回許都,以防袁紹兵裡應外合,一切皆失也”

這個時刻,不是不能調兵去援許都的,然而,這種時候怎麼能調其它州府縣鎮的軍隊去若是投了袁紹,許都門一大開,老巢都能被人給抄了。後果不堪設想

直到此時,曹操才覺得難為。他的攤子看著勢大,其實,越是到考驗的時刻,才越知道自己的實力依舊不夠,能夠信任而用之的人,太少太少了,而能委以重擔,不背叛的親兵更是少。

以前他強勢時,並不覺得難為,能夠憑著天子詔而令各州府,人心歸附,而現在敗勢時,弱勢時,才看清楚自己的虛弱之處,原來如此的不堪一擊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