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劉備回營,關劉張三軍集合,當下便押著大軍回了小沛,到了小沛後也沒耽擱,馬上就收拾了,帶著大軍,大帳,輜重,去往廣陵。小沛百姓是扶老攜幼的不舍相送,個個都是執手相看淚眼。更有想不通的,懼怕呂布之勢的,更有不舍劉使君的,當下也並不遲疑,打包了行禮,跟著劉備要去廣陵。
當下跟隨者,竟有五六百戶,浩浩蕩蕩的三千餘人。拖家帶口的,速度就慢了不少。這些百姓,都是關羽護送。張飛是沒那耐性護送百姓的。
好在此次,並不是長阪坡那次,所以此次遷徒,是沒有任何風險,既不用跋山涉水,也用不著生死相隨。就是平平淡淡的遷移。既沒有呂布出來阻攔,也沒有山賊之類的敢來打劫。
小沛離廣陵真的很近,便是再慢,挪也挪到了。
張飛對離開小沛還是挺高興的,道“終於能挪出小沛那鳥糞大的破地方了,從此我兄長是天高任鳥飛,不對,我兄長,是鯤鵬,不飛則已,一飛衝天,驚人”
劉備聽的笑了,對於去廣陵做太守一事,他心裡還是挺高興的。雖然此次,是借勢,而受益,然而,總算不必拘在小沛這個地方了。
以後想要再主張什麼,也容易些。曹操是個人精子啊,劉備知道曹操是什麼算盤。但他的確是受益人,尤其是能做太守,實屬望外。而且廣陵很大,又與江東緊密連接,等於曹操是將徐州一分為二了,用自己在這中間,同時轄江東和呂布。
劉備笑道“三弟有所不知,曹操不愧是雄才大略之主,在關隘上見他,明明處於弱勢,敗了如此之慘,輸的如此之丟臉,卻毫不見怯懦之態,他一見我與呂布,就完全的扭轉了局勢,三弟可知,封備為廣陵太守,是曹操一箭三雕之意”
張飛聽的稀裡糊塗的,道“兄長不妨直言,兄長也知飛這腦子,不及兄長和二哥好使。”
劉備心情極好,看著自己的兩萬多兵馬,還有拖家帶口追隨的百姓,心裡真是意氣風發。能令百姓自動的追隨,這不是簡單的脅迫能做到的。劉備在小沛,的確威望很重,人人信重他的人品和德操。
同時,他這個人的人格魅力和領袖魅力,也同時被見證和說明。
這一點,同樣是勿庸置疑的。
“一,製約呂布,將徐州一分為二,二,便是扼製江東,三,隻說封備為廣陵太守,卻不安頓原先的廣陵太守吳景,備一去,就與吳景有不可調和之矛盾,在吾與孫策之間,紮下一顆刺。”劉備道“吳景乃是孫策之舅。”
張飛道“便是孫策之舅又怎的兄長還怕他個鳥”
“這又是曹操所謀了,”劉備道“曹操雖封備為廣陵太守,卻又擔心備自行坐大。所以,也是用江東來扼我也”
張飛聽的腦子都暈了,道“這曹操怎麼能算計如此之多他身邊的謀臣竟都是如此厲害嗎”
劉備點首,歎道“這是自然,除卻他身邊的謀臣俱都是大才以外,曹操自己,更是雄偉之主”
張飛沉默了一會,他自認劉備是完全不輸於曹操的。隻是勢不同,就完完全全不同的境遇了,想著便心碎了一會,連呂布那人都有了基業了,而他兄長卻
一時心疼,一時又道“待去了廣陵與吳景交接,兄長便要派人去尋諸葛孔明”
劉備鄭重的點了點頭,道“先派人尋出在何處棲身,吾三人再去拜訪”
張飛不大樂意,道“那徐庶本不是好鳥,他介紹的人,還不知有才無才,若有才,他的心若也同屬徐州呂布,還不是為他人做嫁衣裳,先前兄長在徐庶身上用了多少心結果呢”
“三弟”劉備歎氣,道“不能因為遭受些許挫折,就全然不信人了,全然放棄努力了。況且我信元直的人品和才德,不會誆備。”
“我隻是心疼兄長”張飛喃喃著,道“若是兄長在曹操的位置,又有他曹操何事”
“又在說意氣話了”劉備笑了笑。
張飛卻隻知其一,不知其二。他若在曹操那個位置,他也做不到曹操這樣。曹操可以脅天子以令諸侯,他劉備卻不能因為天子在那,因為他是天子的皇叔,因為他是宗人,他姓劉。
所以,他在天子身邊,隻會有種製約,而不是更大的可能與發展。
劉備以前總覺得自己時運不濟,現在卻並不這般以為了,天子身邊有在天子身邊的好處,所以呂嫻拚了命的也想到天子身邊去,到關中去得到中原。然而,地方也有地方的好處,可以海闊憑魚躍,自由自在。
劉備缺的不是誌向,雄才,而是能夠輔佐自己,讓自己所才一展的大賢。
所以,他必須要尋到諸葛孔明。
隻是眼下他隻能先去廣陵交接官職事宜,但願一切皆順利,不需要他多費心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