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我爹是呂布371(1 / 2)

三國呂布之女 real覓爾 8072 字 9個月前

文聘道:“不如退兵吧。】八】八】讀】書,2√3¢o”他歎了一聲,已知事不可為。

蒯良道:“呂氏有交好之意,隻恐也非安好心。”

文聘道:“子柔是不欲與之交好?!”

“與之交好,隻會是與虎謀皮。”蒯良道。

“然而呂氏勢強,若是不結交,隻恐……”文聘道:“孫策雖敗退,然而他若出兵荊州,呂氏又在後襲,荊州必休也。此事,依聘看,不如與主公商議再行定奪!”

孫策兵敗,文聘昨晚也是趁勢尋過孫策的,以指望能殺之而報仇的。

可惜搜尋了一晚,都沒尋到,十分遺憾。

然而,壽春就已經被呂氏給盤鋸了,文聘便知道,事不可為也!

文聘所言,也正是蒯良所焦慮的,他來回徘徊,喃喃道:“徐州真是下了好大一盤棋!荊州,荊州……”

孫策雖被呂布所敗,逃了,然而隔著荊州,兩人再想交戰,也是暫時不可能的。

這種境況之下,孫策又與劉表有死仇,呂氏若是與孫策合謀圖荊州,就真的完了!

弄的蒯良現在真的急又惡心,為啥呢!?怕這局麵出現,隻能與呂氏結交!

倒不是惡心與臭名遠揚的呂布結交,而是,被呂氏所做的事弄的惡心。

因為當初呂氏被曹操所困,徐州被圍,是徐州費了力氣才說服他們來奪壽春的。結果呢,他們被呂氏利用了,這般被玩了一通,蒯良豈能甘心?!

當初他就覺得那許汜不安好心。

如今一一應驗,蒯良是真的食不知味。

主公恐還是遲了,早不圖,隻知一徑縮於荊州不圖進取,如今要進取,也晚了。

隻恐要落得與袁術一樣的下場!

現在的呂布何其強也!退曹操,困袁術如小兒,如今盤鋸這一帶,張牙舞爪的要把所有人劃入地盤以內,如今看這局勢,蒯良也覺得與呂布結交並不是最佳選擇,甚至可以說這是以虎謀皮,早晚有一日,荊州也會被他所謀!

蒯良有心的其實是與孫策暫合,共攻伐呂布方為緊要。

蒯良將此意說了,文聘詫異的看著他,道:“諸侯之間,若無節氣,如何服人?孫策與吾主有死仇,便是我主肯,孫策也必不肯,與其與我荊州結交共攻呂布,孫策還不如在呂布攻我荊州時,也攻荊州可取利呢,那孫策未必肯與我荊州謀,殺父之仇在前,便是什麼,都堵不過去。”

也是!孫策雖然被呂布趕出野犬一樣的趕出壽春了,但是他也未必肯與荊州相交,而攻呂布。他雖恨呂布,但是呂布雖強,但直接威脅的其實是荊州,而不是江東。

既然如此,文聘若是孫策,必定會隔岸觀火,順便在荊州不能自保時,去襲一二。他又何必下場?!

“況吾等主公,與孫策早有深怨,便是我等執意相勸,他又如何肯聽?!”文聘道。

蒯良愁眉苦臉,看著壽春城,仿佛看到的是一個巨大的隨時會威脅到荊州的定時可爆的油鍋。或者說一張血盆大口。→八八讀==書≥

他更是坐立難安。

文聘勸道:“事已不可圖之,退兵吧。”

“退兵吧。”蒯良再不甘心,也隻能退兵了。還得退回荊州去與主公商議一二。

但是他沒料到的是,他還未回到荊州,周瑜已然開始攻伐江夏郡。要與孫策和的心思,胎死腹中!

文聘帶著荊州兵撤兵了,半道聽聞周瑜分兵幾路,攻伐江夏郡,廬江等地,一時大惱,便急轉道去支援,生恐被攻破。

而蔡瑁也開始專心的與周瑜打了起來。

周瑜也是料到孫策可能有失,遠水救不了近渴,他隻能提前攻伐荊州江夏廬江等地,一則是轉移注意力,二則也是為孫策解圍。

這個局麵的確是為孫策解了圍,至少孫策在跑路的時候是未遇到荊州兵了。

荊州兵是加急的去支援廬江等地,根本都顧不上再四處堵孫策。

孫策因此才得以喘息。

他與太史慈已然遇著,太史慈腿受了傷,雖還活著,但是再碰到強兵,未必有一戰之力可保孫策了,因此二人是小心低調,帶著少數脫圍的精銳,一行不足百人,其它儘折在壽春城外,可謂是元氣大傷。

而且孫策的手還受了傷,那高順箭術驚人,一擊必中,因為他的戰鬥力也算是大大折損,一行人逃竄,小心的避開所有兵馬,一點子風吹草動,都要戰戰兢兢半天。

現在的他們賭不起任何輸麵。也難怪十分小心。

一路狼狽的真的是說不出的沮喪和喪氣。

孫策眼眸如淬血,一徑沉默著,閒了時,拔著草含在嘴中,看著天空。他不說恨,也不發泄壞情緒,有的隻有積蓄在心中的風暴,還有默默要複仇的誌向和心思。

張遼的呂營中人還在尋到叛軍,以及尋找孫策。

太史慈怕孫策有閃失,便勸道:“主公不若與我換一衣物,主公當扮成小卒,速離此地方好。公瑾必派兵接應主公,隻需要離開這,便安全了!無論如何,主公都需要急回江東!”

孫策沒有多言,應下了,二人換了衣物,太史慈一路護送著孫策離去,半路也遇到不少叛軍,又是幾番衝突相殺,也是疲於奔命一般,才撿回一條命,其中心酸不可勝數!

太史慈更是碰到一回張遼派出來搜尋的呂軍,差點沒能脫身,先讓孫策跑了以後,自己力戰,掉下坡,才算脫了身。

險險避開,總算是與周瑜派來的援軍碰上了。

呂軍再去尋時,坡下哪裡還有江東兵馬的影子?!呂軍以為是孫策,錯過了,便耿耿於懷,不能釋然。

一時飲恨,回去報知張遼,張遼道:“既已走之,不必再追!天不亡之,江東尚還有前程。”

張遼在外清剿了幾天,碰到幾批叛軍,絞殺的絞殺,招降的招降,看著營地裡也算乾淨了,便拔寨起營,一徑去了壽春城外,與呂軍合軍駐紮於一處。

二人軍合,壽春城外,幾乎是被呂軍給包圍了。

而劉勳張勳帶著主力大軍趕到城外的時候,哪裡還有他們的話話權?!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