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能一往無前了,是嗎?!”司馬防道。
“是。”司馬懿道:“立即去回,然後明日就得走,最遲則是明日辰時就得走。從這裡走……”
司馬懿將圖紙打開,道:“河內離袁紹四州最近,若要往徐州去,從這邊走,一則使者必追攔,軍隊在,逃不了多遠,而且路線太長了,但是從這兒逃,很快就能到達袁紹的地盤。這裡,曹操是做不了主的!父親到了那後,便假意尋袁紹部隊收留。也假裝隻是去投奔袁紹……”
“假意?!”司馬防看著圖紙訥訥的。
司馬懿點首道:“若父親隻說去投奔徐州,曹操必大怒。盛怒之下,便會為司馬氏定叛,兒子必死,族人一個也逃不了,曹操哪怕與袁紹要人,袁紹說不定還真給了。到時依舊是儘死。而隻說去投袁紹,形勢則完全不同。”
“不說投呂,曹操隻會稍怒,還要展仁懷,力爭取,施懷柔,以示自己不猜忌之意,一是會善待兒子,二呢,袁紹必不容,必不肯收留,他則要更施以胸懷,再召司馬氏回曹,以示他比袁紹更有胸襟容天下大才的心思。如此,便為我司馬氏爭取了更多寶貴的時間,水會變溫,但不會變沸。才有一線生機……”
“袁紹必不肯留,此傳言,他必聽到了,”司馬防道。
“是,他顧忌這流言,不肯收留,但也不會趕儘殺絕,殺投奔而去者,失義,不祥,袁紹雖自負,但絕不會做這種事,昔日呂布這麼慫,從洛陽被逼走,去投奔袁術時,袁術也未殺,正是因此,袁紹對我們也必是一樣。他不會因小失大,此時與曹決戰前,正是收攏人心的時候,他雖不留,但會惡心曹操。”司馬懿道:“然後假裝失意,父親便帶著族人往這裡走,慢慢的袁紹的注意力必還是要放到曹操身上的,等戒心一消,立即從這裡轉道,經過此地,一路往徐州去。必保無憂!”
司馬防看了看路線,道:“這一轉道,也有三千裡……而且多河多水,多山路……”
“父親帶著族中所有人,怕是有些波折了,必會勞苦,”司馬懿道。
“無妨。”司馬防道:“誰叫天下之大,被逼的隻有一個徐州能容呢?!”
“經過這幾州,他們都不會買曹操的賬。父親便無需再低調,甚至可以高調些,多訴些苦,多吸引些眼睛,反倒讓人不敢貿然動手。若不然,像當初曹操的父親投奔時被人乾掉一樣有閃失。另外,不可露富。越窮越好,甚至不惜些臉麵,經過時去拜州府,去要飯,去要求庇護,要兵,要錢,要醫要藥,為了存活,臉麵,無需割舍不下!”司馬懿道。
司馬防道:“好,大丈夫能屈能伸,一時受辱受窮,隻要不被困,又有何不可!”
司馬懿道:“至於書簡,全棄了。這些,隻要在我們司馬氏的腦子裡,日後家族必還有興旺之日……”
司馬防看著滿室的書簡香氣,一時心疼的心裡發抽,道:“……孤本,孤本要埋了!若是有朝一日能回來……再挖出來!”
“好!”司馬懿道:“按計行事!”
“隻是我兒……”司馬防眼神儘是擔憂。
“隻要我父不是現在就去投奔徐州,把曹**急,逼的仿佛他容不下人,公然的讓天下人看出他容不下有天命的人的姿態,曹操便不會殺我!”司馬懿道:“而我如何脫身就看呂嫻那小女子有什麼手段了。我不信他要我們族人,沒有後招!”
他也決定了,進了許都,修書,低調,慫一點,不生事端,一時可無恙。
這個裝相,他最為擅長。
韜光養晦,是他最為擅長的慧。
司馬防對這飛來橫禍是真的深恨的,一提起呂嫻,真是目眥欲裂。可是,最難堪的地方和局麵的確在於,現在隻有徐州的呂氏父女是可容身之地了。
儘管依賴,寄希望於次子能被搭救出來,然而司馬家沒有一個人感激呂氏,除了恨,隻有恨。
這個餘怒與餘恨,到了徐州以後的情勢如何,司馬防是不做任何期待的,他也難以屈身去事呂氏父女,不光是恨,還真的看不上。
所以,他隻求能保住司馬氏一族,僅此一個追求了!
司馬防定了定神,便去回了使者,使者內心哂笑,雖有些輕視,然而到底是放下了些戒心,便道:“也好,仲達若能先與吾先回許都,再好不過!”
“為免曹公久等,仲達已去收拾行裝,早去早安。至於族中子弟,還未全歸,待歸之,再一並自行去之,這一次倒勞使者親來,司馬氏有如此榮光,實在忐忑,多謝曹公抬舉了。”司馬防的表情管理是很到位的,既有禮,亦不顯慌亂。
“如此甚好。”有一質人在手,司馬家還能跑哪裡去?!
使者便笑道:“那等仲達出來,便先行吧。”
“一路勞使者了。”司馬防道:“不勝惶恐,多謝曹公。”
司馬懿隻帶了一件行李便出來了,連仆從也不帶,道:“恐曹公久候,家中奴仆後去便可,懿且先行,去許都先拜見曹公要緊。”
“請!”使者笑了笑,與他上了馬車,先行去了。
司馬防眼中帶著冷霜和憂慮,卻是道:“馬上,立即召所有人來說話,低調一些。速去!司馬氏大禍臨頭了……”
使者的馬車已是出了城。
他看著司馬懿道:“司馬兄,看著還挺健康,先前不是得了風痹,起不來嗎?!”
要司馬懿露出露餡的表情,還是辦不到的。
他隻是恭謹的道:“上次使者去後,延請到一位江湖名醫,竟是治好了懿幾分的病,如今雖好了多半,然而,隻恐不能勝任要職,去了許都,若能修書編纂,也不算辜負曹公的看重了。上次有使來,因懿病重不能動,隻能棄了任用,心內實為不安,此番再來請,懿豈能再妄自尊大,而不去呢,曹公賢人也,懿區區之才,曹公而能三番兩次來請,此種胸襟,懿心讚之,實不能再辜負厚意。” .,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