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泰還要理論,那幾個商隊中人卻眼疾手快的不知道用什麼團了團塞到了他們嘴裡,周泰氣的幾乎暈過去,眾將也是如此。
因此便被堵了口,被捆著往板車上送,上麵還用稻草這類的東西遮了遮,若不細看,哪能看得出來裡麵有人?!
而這些人,穿的並不紮人眼,看上去雖是商隊,也是販夫走卒,不是富戶,便是遇人搶,隻怕人家也未必有興趣。
而看著弱的很,有沒有武藝都不好說。
周泰便明白,這些人應是暗處的人了。
好一個陳元龍,好一個徐州府啊。
板車已經走了,趁著夜色就穿過林子走了。
陳登也鬆了一口氣,幸不辱命。
之所以這麼快就將周泰送走,實是因為就怕回了廣陵城內,張飛一旦得知,必定要扣留,若是被他帶往荊州去,才是冤枉。因此陳登根本沒耽誤,當機立斷的,就準備了準備,先送往徐州去了。
隻願路上萬無一失。
不過徐州離廣陵本來就近,這些人都是走習慣了的,再加上這裡也太平,隻要避過了張飛,基本沒有被阻截的可能。
陳登收整了兵馬,便回廣陵去了。
而張飛大獲全勝,擒了淩統,殺散了江東餘眾,又燒了江東的紮營處,因此,心中得意,哈哈大笑著進了城,見到陳登,便笑道:“若無飛在,便不能擒此人,元龍且看,這是誰人?!”
“恭喜將軍。”陳登笑道:“不知淩統可有降意?!”
淩統堵著口呢,有兵士將他口上堵著的稻草拿出來,淩統便破口大罵,道:“吾不降無義呂布,更不降大耳賊劉備,要殺便殺,奈何多言?!”
陳登早料到如此,因此也沒什麼感覺。這些話也是他常罵呂布的,因此,是半點不入心。
但張飛就不一樣了,一聽有人辱罵劉備,那還了得?!上前便是給了狠狠的一矛拍下去,把淩統打倒在地,頓時拳打腳踢起來,道:“賊子!膽敢辱罵我兄長?!”
張飛脾氣本就不好,贏了仗又高興,再加上絕不能聽有人罵劉備,一聽就爆怒,哪裡收得住,一時把淩統打的鼻青臉腫,更要殺他的意氣。
淩統卻也是個硬骨頭,哪裡看得上這個莽夫,不僅罵他,連他張飛也一並罵了,不是販草鞋的,就是屠夫輩,罵的張飛吃了他的心都有,一副瞪大眼的樣子,恨恨不絕!
陳登勸了兩句,也未狠攔。一是事不關己,不想管,二是自己與張飛體型比,可文弱著呢,非要上趕著去拉扯,那豈不是自取其辱,所以意思一下勸一下就行了,作個樣子就行。
他是巴不得孫劉二方以後有個怨恨梁子的,才真有意思。
陳登悠悠的看戲,那邊孫乾卻是急不可耐的奔了過來,道:“張將軍,此人正被看守,何故提他出來又拳腳相加?!如此辱人,有違誌士之道啊。況且不可淩俘,張將軍,若劉使君知道,當如何?!唉……”
張飛一聽,便訕訕的,道:“打也打了,又待怎的?那江東孫兒的將軍又有什麼不可打的?沒殺他便算不錯,圍我廣陵日久,還不能打一頓?!”
這是胡攪蠻纏了。
孫乾知道,除了劉備和關羽,再沒有人能勸得動張飛的,能阻止就算不錯,看了看淩統,到底隻是皮肉傷,便鬆了一口氣,忙去將淩統扶了起來道:“淩將軍,還請息怒,張將軍脾氣爆躁,一時遷怒於將軍,實不妥也,此事,乾是知道兩陣對軍,實非私怨。淩將軍大才也,劉使君久慕美名,若不棄,可願降否?!”
淩統冷笑一聲道:“前一刻拳腳相加,後一刻招降?淩統無能,可降不了這樣的主公,寧死不降,要殺便殺!”
張飛又要大罵,孫乾是安撫了這個,又攔著張飛,累死累活的樣子,實是好笑。
孫登看著,忍著笑,倒挺有意思。
當年陳宮攔著呂布,也是如此吧?便是慣會哄呂布的,但是呂布真的發瘋的時候,陳宮也是心累的多少被氣出好歹來。
想一想,陳登倒有點同情陳宮。他有今天不容易啊。
孫乾已是攔的一腦門子的汗了,大冬天的,也是委屈了他。
孫乾攔開了二人,這才看向陳登,道:“元龍可有破周泰營?!”
“營破,不過被周泰走脫了,”陳登道:“我營中無有大將,想要擒他,不易。倒是張將軍如此英勇,竟真擒了淩統。”
張飛得意笑,道:“區區匹夫之將,不在話下!”
孫乾鬆了一口氣,更緊張起淩統來,生恐陳登盯著淩統,便忙親自看顧關押方好了。
淩統也鬆了一口氣,周泰走脫了就好。
他不禁有些後悔自己的魯莽來,悔不聽周泰之言。還好,他走脫了,回去助主公也算有個交代。
淩統到這一步,已經將自己生死置於度外了,他見不得張飛得意,冷笑道:“統是匹夫之將,汝這屠夫輩,敗於女子之手的將才,也配得意?!”
他是含糊著說著,嘴裡牙齒都打鬆了。
便是再含糊,張飛也聽的一清二楚,哪裡能受得了這樣的激怒,爆喝一聲道:“休走!看飛刺你一死!”
孫乾大急,忙叫兵士們推著淩統走了,好言勸了張飛,這才算是終結。
張飛怒不可遏,也知陳登必想要淩統,因此,便也多了心思。
陳登當然知道,假裝不知,隻道:“張將軍太衝動了,打了他,他又如何肯降劉使君?”
“兄長必不怨我,”張飛心虛的道。
陳登輕笑一聲,道:“也是,桃園三結義,義薄雲天,劉關張的情份非常人可比,劉使君有了二位大將,旁人,又如何可惜?!”
張飛半點聽不出古怪和挖苦之意,還十分高興附合,道:“那是自然。我等情份自與旁人不可比。”
陳登輕笑,關張二將陪著劉使君東奔西走,立功多,也陪著他吃了不少苦。也更因此,便不可棄。
然而這個問題,也是有不好之處的。
也就是不管以後降劉備的,還是來投奔他的,終究要站在核心以外,可能並不被重用,若是高潔之人,淡泊名利也就無所謂。
可若是大才大將之人,如何能受得了這個?慢慢的會產生不平,以及怨尤之心。 .,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