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明刀暗箭難防範(1 / 2)

三國呂布之女 real覓爾 7703 字 9個月前

這仿佛是腳底板上釘著的珍珠,疼的厲害。雖惜珍珠,然而留之,腳傷人累,珍珠也無益。還不如取出來,腳不疼,人不累,反而更好些。

心不在徐州的人,留著他,隻有害處,沒有好處,還要盯著他,他們三人又有哪個有這個空閒?!

現在的確算是雞肋了。留之不可用也就算了,還要為害。與雞肋也差不多,送走不甘,留下為禍,也是難辦。

“公台也不必耿耿於懷,想想女公子,若在徐州,此時會做如何決斷?!”陳珪笑道。

陳宮道:“女公子必放逐之,必不留。”

陳珪笑道:“不正如此,既是如此,何必可惜?”

“為主,隻是惜才不舍罷了。”陳宮道。

陳珪掃了他一眼,心道這陳宮是真的忠心,為呂布父女真的很儘力儘心,倒將以前那些小小的嫉才,排擠之心都摒棄了,一個人,能如此忠義,心中對他也生了敬意,道:“可惜你便是讓出相位,他也不肯留,強留又有何用?!”

陳宮便不言語了。隻是看表情,還是有點心塞的。想必是想要留而用,隻是偏偏世上的事,哪裡肯皆如他願呢?!某人某事隻看順事而為。

賈詡道:“元龍已經得了廣陵,張飛去往荊州。元龍隻恐以後會背負不義之名。若遇張飛,隻恐不好說話。”

陳珪倒沒覺得有什麼可惜的。

“廣陵是劉備主動棄的廣陵,隻是坑了吾兒。”陳珪道:“吾兒要廣陵,而劉備,便是棄城,也要坑一把人,也是叫老夫心中略有不滿。”

“不過總算是守住了。周泰已在押來的路上,不日便到,王楷若無意外,便能換回。廣陵也安全,短時間內,孫策無有多餘兵力能再犯。因此,廣陵有元龍守,倒安全。”賈詡道:“徐州袁氏已到,以穩為主,安撫融合在中,因此,高將軍堅守腹地,徐州必大安。”

“隻有主公與女公子之處,隻恐還需增派人手,唯恐有失,”賈詡道:“壽春也是,關羽在南陽,距壽春極近,張飛若去,會不會來壽春,不好說。”

陳宮點點頭,道:“諸葛若走,也好,去了荊州,荊州之勢,必有變化。他必定要圖荊州的。”

“何止是要圖荊州?必還要圖主公。”陳珪道:“此人既是元直舊友,隻恐兩人相互了解,便是才能勢均力敵,然而,主公未必肯聽元直相勸,因此,反而更要擔心主公會被人激化而圍殺。”

高順聽了一凜,也是,此人既能算計這樣的計,那麼必知主公是大患大敵,去了荊州,若有餘力,一定會計殺呂布。

而主公身邊女公子不在,徐元直便是再有才能,勸不住他,又能如何?!一時竟也心急如焚。

賈詡聽了便道:“看來一定要早點將司馬仲達帶來了。”

陳宮道:“他人如今在哪兒?!”

“最近沒有信來,隻恐還在兗州境內,”賈詡道:“兗州兵力加強,暗影中人要運一個活人出來,越過重重關卡,未必容易。”

“此人若來,倒不懼諸葛。”陳珪道。

“那就再等一等,先不放諸葛,等司馬來,再放。”陳宮歎道。

“這個人,”陳珪道:“不放,恐又要生事啊。”

國士之才,不出門,都能行到如此地步。真的是特彆恐怖。

這樣的才能,的確叫人心驚了。

賈詡道:“無妨!我盯著他。他既有計,也該受一受我的搓磨。”

“文和還要分心與他糾纏,”陳宮頭疼的道:“女公子那,本就防著曹營,一個郭嘉,已是焦頭爛額,再加上他,真是心力交瘁。”

三人一聽,也都默然不言了,真不說的,反倒是最擔心的。

兗州的兵力布置突然加強了,目的是圖什麼?!還用說麼?!

所以一說到呂嫻的安危,心中乍然又焦慮起來。

時勢亂,英雄多,大才多,又都是智多近妖之輩,便是賈詡,也未必能忙得過來。

隻是無論如何,局勢,一定要穩住了。三人此時默契重重,以此為己任,達成了最基本的共識。

現在開小會,已經是習慣,主要是呂布與呂嫻不在徐州,三人都擔憂,必須要顧後的同時,還要為在前麵的他們安排好一切。

好在袁氏的事,算是告一段落,進入新的階段了,廣陵的事也定了。倒是牌麵更大了些。

“元龍去了廣陵,春耕播新糧種之事,還望漢瑜稍盯著一二,元龍必有交接,司農官都是現成的,”陳宮道。

陳珪應了。也就是說,他不光要順帶的盯著春耕之事,管著司農官,不能出差錯,還得看著廣陵,同時呢,還要盯著袁氏和劉琦,以及他們的部下,甚至還要盯著有心人結交,挑撥等等,甚至小到他們住的舒不舒服,甚至禮儀也要管。

還好身為副相,底下人手是足的,隻需分派任務,跟進信息就成,但是人也累夠嗆。

而賈詡與陳宮的事其實更多,呂布那,呂嫻那,二人多費心啊?!

況且還有一個諸葛,賈詡便是再忙,還得抽時間應對他,人也累。

陳宮對高順道:“高將軍,徐州兵務,全權交由你了。”

高順應下,其實也不輕鬆。

陳宮道:“女公子的行蹤,隻怕瞞不過明眼人的耳目,再這樣下去,這行蹤幾乎就成了公然的了……”

這其中的風險,可想而知。

隻能他與賈詡更操心些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