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晚便出城去了。
而此時田豐力勸袁紹懲治審配,結盟呂嫻,隻要與呂布達成協議,必滅曹操要緊啊。
袁紹自然要這麼做,隻是他對呂布結不結盟,也不是太在意,覺得有他無他相助,不是大事。
審配下了獄,但是袁紹下不了決心要弄死他,因為審榮和袁尚使力,審配也是有底氣的。
隻是這事,多少讓袁紹憤怒,折損顏麵,有心要多關他幾天,降職,大罵,以懲小惡,警示人心。
田豐見了有點失望,矯令這事多大啊?!
竟然還縱容著,以後,會有多少這樣的事情發生?!
反正後果也沒那麼重,還不是都效仿了?!那以後,這還有什麼威嚴可言?!
田豐心裡是真不知道是什麼滋味。通過這一件小事,他看到了袁紹的軟弱,各個謀臣的私心,以及事不關己的撇清,明哲保身的姿態……
他心裡是真的五味陳雜。
無論如何都是不能放了呂嫻就這麼走的。
因此便建議袁紹一定要把這結盟的事給談下來。
而崔琰不同,他對袁紹道:“主公,此時還是宜扣下呂嫻要緊。在與曹操死戰之前,呂布向哪方,很重要。主公便不欲與之結盟,也要脅迫呂布中立,而不助曹操,如此方好。他有女在此,為安危故,也會按兵不動。這便是質子的重要。”
所以,才會有那麼多的質子的事發生啊。不然都鬨著玩呢?!
曹操哪次收服了什麼人,不把家眷都給弄到許都去的?!就是為了為質。
崔琰心裡其實很清楚了,袁紹呢是既不願意殺呂嫻,也不願意與呂布結盟的意思。既是如此,不如建議扣押,反而現實的多。
崔琰看袁紹是看的很清的,對他的脾氣,思慮都看的很分明。
然而即使如此,袁紹還是猶豫的很,道:“季珪言之有理,隻是,呂嫻來求助,如今發生誤會,已是不妥,紹心裡有愧,有意彌補此次過失,若是再行扣押,豈不是更不妥當?!人來求援,而被困,天下人,如何看紹?!”
崔琰心中一歎,便知道這件事,不會再有反覆了,便不再說話。再說話,可能與審配一樣了。
此仇結的如此之深,竟還放呂嫻回去?
不說殺了,隻說扣押下來,也不是不能,連這個也不屑做。崔琰一時之間真不知道該說什麼!
田豐進來的時候,崔琰正出來,二人見上,崔琰道:“元皓,此時不殺呂嫻,你會後悔的。主公是個什麼性子的人,你是知道的。這是放虎歸山。縱虎為患!”
田豐一凜,道:“我自知之她的危險,然而為了滅曹操,豐在所不惜,必要盟呂布。”
“隻恐一切非如你所願啊,”崔琰道。主公連這個都不聽你的,真的要滅曹操,此人如此狡詐?可不是隻是公孫瓚的簡單悍氣。而是真正的謀略家。主公的陣營其實有很多問題,真的不是一人所能為啊。
可是,每遇到大事,主公總是下不了決心,以至於現在魚龍混雜,謀士團裡,混入的都是什麼人?!
偏偏最得用的幾個,主公也多不聽之。不聽田豐的。不聽審配的,哪怕聽其中一個的一條道到黑,也行啊。
可是袁紹……哎。
田豐眼神正氣,道:“豐所為,隻儘力而為之,如是而已!”
崔琰一時竟不能說什麼,道:“元皓,看到呂嫻身邊的二將了嗎?!此二將,可是一般之才?!”
說完這句,他施然出府去了。
田豐一凜,閉了閉眼睛,歎了一聲。
事情也確實如此。呂嫻絕不是一般角色。隻是……他也有他的規劃。在他的規劃裡,是先除曹操再滅呂布。此時不宜激怒呂布。先宜安撫為主。
進了殿,田豐便說了此事,袁紹是無可無不可的,道:“元皓既如此堅持,不若去與呂嫻談,若是呂布肯,將來進許都,紹自封賞他為徐州之主,為他正名。”
田豐大喜,道:“是。臣定做好此事,消呂嫻之怒,為冀州與徐州結盟。成兩方之好!”
袁紹點首。
田豐便喜色的出來了,意思就是招待呂嫻的事交給他了。
為一個呂布的女兒,袁紹也不可能太重視,不可能一直親自招待的。
逢紀聽了此事,匆匆的趕了回來,到了獄中去尋審配。
審配道:“必殺呂嫻,呂嫻非死不可,此時她必懷恨在心,將來必圖二公子,其父極勇,不可叫她得逞。我如今身陷囹圄,此事,汝去做!”
逢紀道:“隻是,主公心意已決,若私自再為之,隻恐又惹大禍。”
“你怕了?!”審配大罵道:“汝欲不忠耶?!”
“為忠而身死,紀隻恐事不成,反累名……”逢紀道:“況且此事,你還有所不知,那呂嫻所說,的確不差。馬超的部下的確都降了二公子,如今已經歸附二公子麾下了,據他們實說,那呂嫻的確羞辱了馬超,二人也的確是有死仇。”
審配本欲罵他膽怯的,聽了這話,便道:“可她殲滅了追兵是事實,而且是與馬超共同殲滅的,這件事,你竟還有僥幸?!她的確是放馬超跑了,此也是事實吧?!逢紀,汝休找借口,是不是怕被主公遷怒,所以不敢自主此事?!”
逢紀道:“汝已至此,紀若也身陷其中,二公子身邊,還有誰?正南,紀在外定要將你救出來,可是此事,時移事易,主公心意若此,若是再執意為之,隻恐憑空惹怒了主公,還要連累二公子。吾看,此事就算了吧。”
審配氣的咳了起來,罵道:“你們,你們這些人一心隻為保全自身,惜自身之死,而,而不敢儘忠為主,你,你們……配羞與你們,你們同席位列……”
逢紀被罵了,臉色也難看,身為士大夫,誰不要臉啊?!都臉色青了,甩袖道:“你且身陷於此,主公帳下之事,你且休操心了。自有我等謀算!”
說罷甩袖就走,道:“汝侄審榮都知明哲保身,汝在此,還不思退,事不可成,則退也,當不知退,早晚要出事。” .,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