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隔淮水孔明辯徐庶(2 / 2)

三國呂布之女 real覓爾 8066 字 9個月前

徐庶一時下不了決心,便開始拖,道:“此是淮水,孔明怎麼不去南陽或襄陽?!”

諸葛也是笑的意味深長,道:“元直不亦來此直追?為何不去南陽與襄陽徑上去堵亮?!”說的好像你料不到似的。

多年的友人了,誰不知道誰啊。

一時說的都笑了,徐庶道:“孔明是必去江東的了?!”

“非去不可!”諸葛笑道:“此地隱有龍氣,有衝天之勢,若不早圖之,待及壯,天下諸侯,皆受製也。亮所為,利漢室,利天下。”

徐庶的心是一個勁的往下沉,道:“隻恐孔明有心無力,如何圖呂?孫策有實力不假,然劉玄德尚未有基業,孔明佐之尚要時日,多則十年,少則三五年,才有一擊之力,此事,如何做成?!而孫策又與劉表有仇,孔明在其中如何周旋,莫非賣荊州與江東之主矣?!”

這些當然是問題,所以徐庶這是刺之尖銳所在呢。

諸葛當然不會正麵回答這個問題,正麵回答就低端了。而且是智障所為,難道把自己的計劃,告訴徐庶不成?他又不是龐統那個賣才自誇的人。

挑刺是吧?諸葛當然也會挑刺。

他搖了搖扇羽笑道:“荊州的確是個問題,三方皆尖銳無敵,然,中原亦好不到何處去,也許此處是要十年八年三五年,然而中原之事不需要時日嗎?!袁紹勢強,曹操深有謀略,都不是善與之輩。敢問呂布父女,如何圖之,又能平衡三方勢力又能利於生存,而不是令袁曹二方共滅呂呢?!倘若袁紹改變主意,隻恐無需江東北上,呂氏已滅矣……”

他這麼一說,倒把徐庶給氣樂了。

這個諸葛,還是不出口則已,一出口就能把人氣出好歹來,直擊要害。

“難為孔明要輔佐一個無地之主,難為在夾縫處生存與圖發展了,以孔明之才,何必如此?!”徐庶換了一個方式。

諸葛能是善人?!

他當然會反擊,哈哈笑道:“元直亦是奇才,不也是輔佐在縫中生存之徐州?!徐州雖可壯,然不待及壯,已然被滅矣。而玄德公在賢德加身,天不可害之,人也不可害之。”

徐庶真是氣的不輕,眯了眼睛。

這友誼的小船,也就在淮水一帶給說翻就翻了。

以前對棋執茗議及天下大事時,為一人問題相爭不下,有不同的看法時,也未曾有過這樣生氣的時刻,多數時候誰也說服不了誰,然而都灑脫的一笑了之了。

可是現在,徐庶很生氣,就是特彆氣啊。也許是因為心中有了需要維護的信仰,就極易被惹怒,想要發飆,還是不一樣的吧。

“賢德二字,用在劉玄德身上,未免譖越了吧,何德何能,敢與天比賢德,便是大聖臨世,也不敢以此二字自居。”徐庶道,“孔明莫要為劉玄德惹禍。”

“賢德是天下敬之而加其身,並非劉玄德自居,”諸葛笑道:“悠悠眾口,何來之禍。反倒是元直,真的要為徐州捏一把汗了。既要防曹袁聯盟,一舉南下而滅呂布,又要儘力消耗兩方實力,取得微妙平衡。這本就極難,實在辛苦。然而,這平衡卻也難以長久。隻恐徐州助曹,唯恐曹勢力壯大,將來成大患,助袁,則袁強大,他本勢強,一朝而吞滅曹操,必也滅呂,難呐,不知元直是要助曹還是要助袁呢?!兩方皆雄,助誰都不利。若都不助,更難……”

徐庶的臉色都僵硬了。

諸葛還不住口,道:“若都不助,或是陽奉陰違皆助二方,二方若僵持不定,持續數年,一旦心疲,必然另辟奚徑。那時,他們若是突然聯合起來,共伐徐州,當如何是好?!同為天子之臣,元直可要小心曹呂結盟,一旦形成,隻恐十個徐州,也難以抵擋。這徐州可不好防守,如何擋得住百萬鐵騎……?”

徐庶的臉色都氣昏了頭。

這孔明現在牙尖嘴利的比龐統還討厭。

謀士吵架都有一個特點,少說自己內部的事兒,專挑敵方的痛腳下手痛踩,那可真是一踩一個準兒。

所以哪怕孔明現在踩了他痛處,他也不可能以徐州的事,來答他!廢話。這在言談之中,透漏以後的謀略,是大忌,更是外交大臣的大忌。

這是底牌,基本上沒哪個蠢貨會透出來。

所以才說,這兩人吵架,專挑對方軟處,未必沒有試探敵情之意。

然而,這兩個都齊鼓相當,就是半絲不說將來的各自安排啊。

“孔明心不死,莫非欲效蘇秦掛六國相印乎?”徐庶笑著,儘量淡然,道:“惜強者恒強,六國終滅,秦終為一統!”

諸葛還是不正麵答,道:“亮猜,那位女公子必然不能讓袁曹之戰拖太久,久則對徐不利。可又不能讓曹太快消滅袁紹,同時,又要在這消耗的同時,儘量消些曹操的實力,並且又增強些徐州的實力,還要再圖從中咬下些肉來。三雄在北,曹袁二強,徐州,就是縫中尋隙中生存。難呐。曹袁決戰拖太久,恐生變數。將來反倒可能一直並存,對徐州更不利。我料她雖要助曹滅袁,但能在滅的最終路上,儘量拖長戰事,是否?!”

為了荊州,反擊的話,多難聽?!劉玄德想吃荊州,呂布也想吃,都彆怨吃相難看了吧?!肉骨頭誰不想要?!

又說左一個縫中生存,右一個討些肉吃,徘徊像狼回顧相望似的這麼難聽。

這孔明如今,比龐統還討厭了。

他不過是說個劉玄德難為,他就回的又狠又快又利的。這口才,真去了江東當說客,說不定真能成事。

天下大事一分析,孫策又素以聽賢著名。再加上與呂布有前隙和不滿。

徐庶的心是一個勁的往下沉啊。

“這番謀算,不愧是她。也難怪她孤軍深入,敢去冀州,敢在兗州肆意橫行。未免太自負。雖有膽色,雖有雄心,也是有謀有劃,然而,人算未必如天算。”諸葛道。

“何意?莫非孔明亦有算計乎?!”徐庶氣的不行,道:“昔孔明最厭惡曹孟德,如今卻有連結之舉耶?!口是而心非,與國賊勾連,也敢稱興天子乎?”

徐庶心裡有不祥的預感,這個人出手,真的!

他揚起了手,盯著孔明,身後二百弓箭手立即拉起弓瞄準江心船上的孔明。

船動了,無風自動,往下遊開始迅遊。

船上有人!如此,徐庶反而下不了決心了,又一擺手,弓箭手撤下。

雖未發箭,然而彼此弄的都挺難看的。

諸葛若無所備,也不會這樣在這裡候著他。還好徐庶算聰明的。沒有隻顧發怒,而真發箭。若不然,這個算是真正的撕破了臉了。

他敢在此久候,絕不可能無依恃。徐庶了解他。

徐庶上了馬,跟著船走,果然,下遊有數條船接應他呢。 .,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