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孫觀接到信,也即刻點了一萬兵,出關去與臧霸彙合。
而此時的許都,雖是看著風聲鶴唳,在緊張備戰,然而心有天子的大臣們,也依舊在圖謀曹操。
天子就在袁紹和呂布之間遲疑不已。
曹操多有不恭,獻帝已是淚有滂沱,又覺自己窩囊,然而還是下了血帶詔。
董承道:“天子詔呂布,名正而言順也,此詔一發往徐州,天下之人,定依此人,而進許都護駕,以誅國賊,以除廷害!天子安心,臣死也會將此詔安全帶出,並且,交到呂布手上!他已在兗州,必能至也!其女深知曹操之謀,不敢入許進宮為妃,也是忌曹操也。如今曹操更是意圖殺之。實是斷忠良之後。臣以為,詔呂布,隻要成事,可將呂布之女立為皇後,大大加封呂布,叫他不敢背漢室也,天下安,漢室安,天子亦安。此是長久之計也!”
天子愣了一下,道:“朕已有伏皇後,如何能……”
伏皇後道:“若能成計,臣妾願甘居為下,降級為妃。一切,皆為漢室與陛下。”
獻帝的眼淚下來了。
患難間成就的夫妻之情,比天家情份更深,比普通人家更為深誼厚愛。互相依靠,倚偎的情感,自然非同一般。
見獻帝如此,伏皇後落淚道:“還請陛下忍耐,當以大事為重!”
獻帝見二人皆勸,這才點頭,道:“呂布何時可進許都?!”
“曹賊意在與袁紹決戰,正在備戰,許都空虛之時,呂布隨時可入,隻要將此詔給出,定能成事。呂布已滅袁術,手上必有璽印,加而蓋之,又是天子親筆所書之血詔,定能召集群雄,而護天子!”董承道。
“一切便依國舅所為,”獻帝道:“還請勿泄密,更勿廢朕命!朕有恤下之心,還望諸位,切勿背朕!”
說罷與伏皇後哭。
董承也落淚,以頭碰地道:“陛下放心,臣定仔細小心!以身家性命立誓,絕不敢負陛下。”
伏皇後忙將血帶詔塞到釵環裡,然後仔細弄好,這才插到董承的發冠上去了。
這一次,更為仔細,全是伏皇後的功勞。
董承再三叩首,這才告退,出宮去了。
獻帝心跳如鼓,生恐董承在宮門被搜身時而抓住。
伏皇後將他的手塗上了藥,為免引人注意,並未包紮。似乎知道這個是他夫君,也是陛下的人心內不安,便道:“一會兒便知消息了,相信曹國舅!”
獻帝心亂如麻的點了點頭,道:“但願呂布是個忠良之人……”
“袁紹勢強在北,他若勝之曹操入了許都,臣妾與陛下必死無疑,袁氏二兄弟都非善人,袁術之前已譖稱帝,袁紹也不外如是,袁氏野心甚大,唯一的希望隻有呂布……”伏皇後道:“倘若也是個野心勃勃之人……”
誰能知道這悲哀多難受?!將希望隻能寄於臣子的忠心之上,是很難受的。
但是,袁紹是不行的,隻剩下一個呂布了。
伏皇後道:“許都多是忠於曹賊之人,指望許都內誅殺曹賊,甚難矣!況,事有不密,則**,風險更大。”
哪怕隻是一個環節出了問題,都必死無疑。
“皇後所言不錯,與其在許都內成事,不如借助呂布之力……”獻帝紅了眼眶,道:“隻是委屈了皇後。”
“臣妾不委屈,隻恐要說服呂布之女,才是更委屈。”伏皇後道。
獻帝一怔,反應過來後更為悲傷。因為呂嫻拒旨拖延,到底是怕曹操,還是也不想為天子妃,誰知道。這後一種可能,十分挫傷一個皇帝的尊嚴。
“想我漢室天子,要娶一個諸侯之女為後,這女子還要委屈……”獻帝悲涼的道:“朕真是不知道該如何是好了……她若不願,是朕之過也,不如死也,她若願,朕以後,與汝還得看她的眼色行事……”
一想那局麵,獻帝的眼淚就直掉個不停。
“隻要漢室得存,得保,臣妾願意陪著陛下受委屈,”伏皇後這是提醒他,若真娶了呂布之女為後,就彆指望她能像個彆的帝後一樣賢德。
若是能成事,她是呂布的女兒,在前朝,與後宮,她才是隱形的真正的王者。
這才是最最悲涼的地方。
然而,獻帝與伏皇帝已決定忍辱負重,至少,在呂布身上,他們能看到希望。
二人感情更深,忐忑著等著消息,直到了晚上,假裝無意間問時,才知道董承早出宮去了,宮內也沒發生什麼狀況,二人才真正的鬆了口氣。
出了宮,第一步便成了。
剩下的隻看宮外千萬彆出紕漏。
而事情也朝著例外的方向在發展。
這一次的董承仿佛是看到了希望,他回了府上,一切如常。並沒有急著尋人商議,或是急著送出血帶詔出許都去。
而是不動聲色的按著性子過了幾日功夫,這才尋了心腹門客,將血帶詔帶著在身上,出許都去了。
一切的事情,仿佛朝著另一個方向在發展。
隨著呂布的壯大,和可能性。連董承也變聰明了不少,這一次並沒有再尋人商議。反而保住了血帶詔。也沒有引來人注目和殺身之禍。
像這種事的精髓就在於,知道的人越少越好,一旦泄密,全得死,死全家這種!
而這也轉了個彎,朝著另一個方向去了,是所有人都沒有預料到的。網,網,大家記得收藏或牢記, .報錯章.求書找書.和書友聊書:,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