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家兄弟,不必言謝,要謝,也是表謝賢弟才是,此次退江東之兵,賢弟之功甚大。荊州上下皆感激不儘。”劉表道:“以後還需各儘力,荊州賴賢弟勞功也。”
“兄長托付,備自當從命!”劉備道。
蔡瑁掃了一眼一直隻淡笑不語的諸葛亮,心中哼笑一聲,冷笑:裝神弄鬼。
一時又備酒宴喝酒,席上皆推杯換盞。
蔡瑁帶著荊州本地諸將來敬劉備的酒,道:“不知玄德在去襄陽前可否與我等聚而一飲,明日瑁備席宴請玄德與諸位,大家一起慶功如何?!”
“德珪既請,備焉敢不從,定會去。”劉備忙道。
蔡瑁笑著將杯中酒一飲而儘,道:“明日恭候玄德!”
劉備忙將酒也飲儘了。
蔡瑁出了席,對左右冷笑道:“明日要他狗頭!去準備,切誤泄密!”
左右摩拳擦掌的去了,大家都是荊州世代將領,哪個又服劉備?!眼看他就要在荊州紮根,哪個又能不防備,又能容得下?!這本是世之常情。
劉備也喝了出來,正欲上馬回去,諸葛笑道:“主公何不再進去向劉景升辭行?!”
“現在?”劉備愕然。
諸葛亮笑意吟吟道:“隻恐今晚不走,明日便脫不得身也!”
關羽張飛聽的臉色都青了,道:“莫非蔡瑁設宴有詐也?!”
劉備慌的不成,忙下了馬,道:“備這便進去請辭!”
劉備忙又重新進去了,張飛不放心跟進去了。
諸葛亮對關羽道:“雲長先去清點兵馬,不要驚動人,半夜三更便悄無聲息離開可也!”
關羽也知此事重大,一抱拳,匆匆上馬先出城去了。
劉備進來,劉表料到了,道:“賢弟可是要急行去守襄陽也?!”
“是,兄長,隻恐襄陽外有兵來,備甚不安心,因此便要早些去也,”劉備道。
劉表笑道:“有賢弟駐北,荊州北邊無患也,表便不送賢弟了,賢弟此去隻安心。”
“多謝兄長。”劉備抱拳,這才告退出去了。帶著諸葛亮和張飛匆匆回去收拾行裝了。
蒯良從壁後出來,劉表歎了一聲,道:“山雨欲來,表隻能眼不見為淨矣。”
蒯良哪不知道這眼皮子底下的事,隻是他蒼老無力,已經無心力去管了。隻能給劉備一條生路,其它的自求多福吧。
不然劉備出事,劉表這個過河拆橋的名聲是真的落下了,難免叫天下人不齒。
“隻恐主公雖有心放過,他們卻不肯輕易罷休啊。”蒯良道。
那蔡瑁豈會輕易的放過劉備?!
劉表沒吭聲,甚是苦惱。蒯良微不可查的歎了一聲。那劉備身邊有那諸葛,也不是善茬。
半夜三更,劉備就清點了大軍急行走了。
第二天早上,蔡瑁才知道。按理說這麼大的動靜,早該有人報給他才對,可見是被劉表捺下了。
對姐夫這種行為,蔡瑁也不能去質問他,因此隻惱道:“早知昨日便埋伏他,竟走脫了蛟龍!”深以為錯失了單獨宴上獨殺他的機會而遺憾。
左右道:“劉備兵雖多,在城外雖不易埋伏,有後患,然而他如此多兵,若無糧草,在襄陽,又如何久守?!”
蔡瑁輕笑一聲,道:“這吾都差點忘了!姐夫便是要撥他糧草,吾自扣下便是,兵無糧,馬無草,看他如何守襄陽!不急,我自緩緩圖之!”
言罷也不急著去追。
畢竟劉備不是孤身一人,若是單槍匹馬,肯定要出城去追殺的。
隻是現在劉備足有二三萬人馬,在這個時候撞上去,隻恐無所得,還會吃虧!
因此,劉備帶著大軍安然的往襄陽去了。
他感激的道:“若無軍師,吾兄弟三人皆萬事休!”
“使君是貴人,自有貴人相助,便是無我,也會安然無恙。”諸葛亮笑道:“那蔡瑁必暗扣襄陽糧草,使君還需謀劃才是。”
劉備也愁眉苦臉起來,歎道:“吾雖有兵,卻苦無糧,若被蔡瑁拿捏,如何是好?!”
“無妨,”諸葛亮笑道:“無糧可借。”
借得來就借,借不來就搶嘛。問題隻是向誰借。這個時代的邏輯就是這樣的,我有兵,我向你借兵,算是給你打了招呼,可不是征求你的同意的,你若不借,就出兵,理由都是現成的……
“向誰借?!”劉備愕然道:“呂布?他豈肯?!”
諸葛亮隻是笑而不答。
劉備知道他深有謀略,也不急追著問,隻道:“荊州諸事……”
“靜心待良機既可。”諸葛亮笑道:“襄陽是荊州的門戶,把住了此處,就是把住了徐州往荊州插足的要塞。”
劉備心中一定,這才安心。心中十分高興的往襄陽去了。
關羽與張飛也是心中大定。軍中有了軍心,仿佛有了主心骨,諸葛在,感覺都有了魂似的。他總是一副勝券在握,不必擔心,我自有計的樣子。
他也的確是個有本事的人,因此二人感覺兄長與以往全然不同了,說是神采奕奕,有了精氣神也不為過。
中年的劉備,終於迎來了他人生的真正的春天!網,網,大家記得收藏或牢記, .報錯章.求書找書.和書友聊書:,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