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章 天生與蓋世力氣(1 / 2)

三國呂布之女 real覓爾 7194 字 9個月前

司馬懿發現,徐州所積累的技術型人才,已到各行各業,都各有專長,各有施展。

這陳宮將內外諸務,皆治的井井有條,若所有城鎮皆按此行事,這徐州與淮南治下,再假以時日,又該是何等的壯闊。

再說人才,以前隻說荊襄人才多如繁星,因為民風開放,官員通達,商賈巨多,因而人才濟濟,皆往之去講學,聽學,做生意,謀前程,而如今,這徐州城,才是一個真正大的黑洞,吸引了多少人前來。

甚至商賈弄了商會,學子聚集於書院,專注於讀書學習與考試,而江湖豪傑,便是不肯入仕者也願意來此觀遊天下名士。

這一切,讓人耳目一新,十分新奇。

而創造出這一切,或者說聚集起這一切的人,隻是一個女子。

若無所吞山河的胸魄襟懷,又如何能做得到。

以小見大,概如此也!

司馬懿聽著陳宮與呂布在說北上的裝備,糧草的準備,以及軍中的開支,糧草的輸送,以及軍醫的準備,藥材與醫者的培養等諸務,呂布就算聽的有點不太懂,卻也算是認真,並不嫌煩。倒是意外……

是誰改變了誰呢,也許都有吧。

相互改變,人與城,城與人之間的,也有人與人之間的。

而她,將這一切引導進良性的循環。

何其了得。

經過城郭時,陳宮遙首一指,笑道:“此一地帶皆籌建為外城,隻是眼下,怕是無錢無人可以建成,因此一直擱置,隻等以後再建。而這一帶,有山有水,十分豐美,司馬氏族人甚多,擬居此處,可否?!”

呂布一看便興味笑道:“哦?!布觀此皆有散落民居,卻空置著,原來是為仲達家人所準備?!”

“是,主公與仲達去一觀,若何?!”陳宮笑道:“此處,皆是匠部所建,簡陋了些,屋卻結實,隻恐遠不及司馬氏祖地所居府邸,然而徐州也算齊魯餘地,人傑地靈,隻願仲達與司馬氏長老等都滿意方好……”

司馬懿聽了,道:“豈敢嫌此不好?勞陳相親自監督工造,又親自遠地堪造,懿感激不儘!陳相言重矣,懿受此重恩,還要謝過主公與徐州府,等父親與族人來,自有屋居,不必幕天緯地,已是幸極矣,豈敢嫌棄?!”

呂布這個人,其實就是事太多,你若是不提醒他,他就想不起來去做,去安撫人心,但是你提醒了他,他就會做的極好,並不差。

他縱然不是八麵玲瓏,麵麵俱到的人,但是算得上一個想到就做的人,因此他立馬歎道:“司馬氏家大枝茂,根係極深,曆史久遠,我呂氏也遠不及,聽聞司馬氏不光族人多,底蘊更是深厚,布唯恐委屈了仲達與司馬族人,此地雖略不足,還請仲達萬勿嫌棄,將來,布若有功業,必更有豐厚這地贈與,絕不委屈仲達屈就於布也。布雖無謀,有所不足,還請軍師教我,不吝賜教。”

“主公言重了,懿定儘力儘心報答主公一二也。”司馬懿道。

司馬懿是真的服了這陳宮,不愧是最了解呂布的人,呂布想不到的安撫方式,他一提醒,呂布就反應過來了。

其實就是陳宮叫呂布趁機安撫他的意思。

做相做到這份上,真的是沒得說的。呂布有這麼多人為他兜底,處處想著他,為他著想,想他之所想,憂他所慮之不到之處。也是真福氣了。

呂布與二人去那裡轉了一圈,發現這裡造的還可以,雖沒有底蘊,但是也算宜居,便心中略覺安慰了一些。

回城途中,見有大片開著白花的田地,有農人在地間勞作,司馬懿便道:“這是何農作物?怎從未見過?!”

呂布聞言下了馬去看。

陳宮笑道:“主公且猜,這是何物?!”

呂布左看右看,指著這花道:“這不是,這不是……府中溫室中所種的白雲花嗎?!”

司馬懿去看這開著白花的骨朵,確實很像白雲,美極矣。

呂布抓耳撓腮,道:“怎麼種在此處?!”

“這叫棉花,去年就種下不少了,隻是都留了種,今年便更種的多了些,此時還不到收成之時,”陳宮笑道:“農人在此看護捉蟲,以護佑它生長,此物不宜雨水,宜陽光,若是收成便需要脫籽而得棉花,仲達可知此花,有何用處?!”

呂布看向陳宮,道:“這不是觀賞之物嗎?!難道嫻兒當初種時,並不是為了觀賞?!”

“是,此物可是好物,”陳宮笑道。

司馬懿仔細觀看了一下棉花,道:“莫非是用來保暖之物?!”

陳宮笑道:“正是,此物適宜廣泛種植,比綢緞更易得,更便宜,而又比麻葛織就之布更細更軟,更暖和,用來做被子及衣服,可大蔽人過冬寒也!”

司馬懿心中也有點震撼,用手捏了捏棉骨朵處軟軟的棉狀物,道:“世間萬物,好生神奇,竟還有作物可以長成此樣,以往隻作新奇之觀賞物,竟是暴殄天物了。”

他作揖道:“女公子真是叫人敬佩。”

呂布道:“此物也要推廣?!”

“是,此物還未收成,已有不少商賈見到良機,都在盯著它們了,”陳宮笑道:“此物妙就妙在,棉與籽可分離,籽可作種,卻不影響棉即刻的運用,”陳宮道:“現在此物產量少,因此,怕是要炒到天價去,以後推廣開,才會真正的民用,穿到普通庶民身上。”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