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0章 漢中張魯之理想(1 / 2)

三國呂布之女 real覓爾 6935 字 9個月前

“女公子好會下棋,”龐統轉過身,鄭重一揖,道:“統心服口服,此任,統又有何不敢接?!女公子隻要肯信任,統定效力,死而後已!”

呂嫻也是一揖,笑道:“拜托先生!”

兩人都相視一笑,頓時哈哈大笑起來。

“來,坐,”一時親近了,竟是促膝,靠的很近的喝茶,呂嫻笑道:“馬超那人,其實外厲內荏,你不用怕他。這小子有點邪性,若不是你,旁人隻怕也製不住他。當然了,若沒他,也沒人能製住你!”

龐統哭笑不得,此時聽了也不生氣了,笑道:“統雖自視甚高,然而,在用人之麵上,統遠不及女公子看的高遠,女公子用人,當真是深謀遠慮啊。隻是西北細謀女公子不說,然而還請說之一二大略,也好叫統少走些彎路。”

呂嫻笑道:“士比將高遠的地方,在於超越,超越戰爭思維。戰將們,如我父,如馬超,馬騰他們所在意的,所欣喜和悲傷的,可能是一城一池的得失,而謀士的職能,就在於能夠超越戰爭思維去思考問題,看到全局,謀劃長遠,方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龐統聽明白了,這是要他不要耍小聰明,立小功。然後向她,以及天下顯擺他龐統多麼牛。

“若論打戰,至強者,何人能越得過項羽啊,”呂嫻道:“然而楚漢之爭,又是誰贏了?!戰爭思維,重要,一城一失,不是不重要,當然也重要,然而,全局謀算,更重要!西北,將是徐州最重要的外援,不止是馬家,我要的是這一帶,可以禦西北外族,同時,援徐州之征。而若徐州有難,可靈活發兵,而來援之,這才是邊疆大臣最重要職能。馬家戰事雖強,也足以禦外敵,然而,於內製衡,卻不夠看了……”

龐統點點頭,道:“劉備有諸葛,必入巴蜀,這是必然之勢也,將來若主公與女公子拿下北方,西北可以與徐州南下,共包蜀益。”

這是與諸葛杠上了是不是?!

呂嫻笑道:“士元既知孔明必圖蜀益,不知對西北可有什麼高見?!”

龐統笑了一下,道:“西北之處,諸侯各相侵犯,勢雖小,然而,若從中取利,並不難。此處是馬騰,這裡是韓遂,而這兩個強勢,遲早要圖了宋建與楊秋之地。所以就是這兩個人之間爭西涼,而馬騰不想投靠袁紹與曹操,必會與徐州結盟,然而韓遂,隻恐有心會投靠曹操,他必會儘力犯馬騰之後,一是為自己利益,二也是牽製馬騰襄助徐州參與北方戰爭。現在的問題來了,若是馬騰力有不逮,向徐州求援,徐州可有力去援?若不援,一則馬騰會敗,二是會失馬氏之心,女公子會如何選!?”

龐統還是有水平的,他隻要不憤青,不化為噴子,其實能力還是很強的。

呂嫻道:“吾有士元,可敵千軍,所以士元才要去助馬騰啊,馬超與你不對付,你大可不必理會他,事關馬騰在西涼的利益,馬騰不會開玩笑,更不會意氣用事。”

說了半天,這話頭又繞回來了是吧?!這事反正是繞不過去了。不過,這也算是誇自己,還這麼直白,龐統心裡還是很受用的,就是有點不好意思。畢竟,這一人可敵千軍的話誇出來,便是他再自視甚高,也十分不好意思!

龐統笑道:“但願馬騰比那個馬超要理智的多。”

何止是理智,馬騰其實精著呢,他就是命不太好,生了一個坑爹的兒子。

“馬騰父子若有危難,隻有士元可救,我徐州上下,還是缺人,加上要參與這戰事,半點空隙也分出不得,所以此事,還是應在士元身上,若有事,必要解救馬氏父子,他們馬氏,是我徐州在西北最重要的布謀,”呂嫻道:“他們若是被人圖了,韓遂可更不是個好貨。再想圖他就難了,以後西北隻能硬打,多則耗費三五年,死傷無數,還要防備禦北外族,沒有十年,西北都平定不了,更太平不了!”

龐統聽了,肅然起敬。

雖然他是個杠精,然而對於呂嫻用人,他是真心服的,馬騰父子不用說,隻說用袁耀一事,這要換一個人,誰能做得到?!

便是曹操,也必定殺儘袁術之子,然後再扶持一個淮南的士族或是臣子直接轄製淮南既可,用袁耀的風險太大。

然而,袁耀的用處也在於此,他身上的目光是任何淮南的士臣都比不了的。她用對了,雖有風險,但同樣的,也能得到最大的利益。

從此以後,呂氏不義之名儘去,真正的洗白上岸了。誰不說呂氏仁義!?

仁義之師,才是真正的千軍萬馬,它的威望在於,不戰而屈人之兵,呂布至強,以後若勢已至,剩下的,無需征伐太過,便已經令各城池紛紛歸心歸附。安心而不會再叛也!

征城易,征人心難。硬打天下,也不算難,可是守天下,若無仁義,誰會真心歸附?!

而袁耀的意義,對於天下來說,是顯然的!

同樣的,馬騰父子的意義也極為深遠,雖與馬超有些交情,呂嫻也沒逼他們投降臣服,寧願可為盟友。也爭取為盟友。她在此事上有十足的耐心。她在用馬騰父子去真正的定下西北。

如此,隻怕不費吹灰之力,徐州根本用不著親征西北,因為沒有這個必要了!

自漢以來,一直都是諸侯製,這到目前是無法更改的製度,而呂嫻並沒有完全與之逆向而行,這才是她最可貴之處。

在徐州日久,龐統是看出來,她是有些先秦的思想的,不得不說,那些的確先進,然而,終究是秦推倒了天下,卻沒有能真正維持住天下。漢不同,沒有逆勢而行,很快定下天下。

她順勢而為的能力,令人歎為觀止。

也就是說,她不是不想做,而是知道,不是時機的時候,不要逆著來。可是龐統卻覺得,她在其中取得了一個微妙的平衡。

她用文臣與諸侯共治的平衡,剛剛她說的是什麼?!封疆大吏!也就是說,待以後……不將是諸侯製天下,而是文武要分開了。以往是州牧就有武裝權,以後恐怕是……

龐統何止是聰明,其實他知道她的意思,而她的這些,早不陌生,早在先秦的秦國就已經是這樣的,然而,硬推行,終究是不能守住,到底是遺憾啊。秦之偉業,亙古難有。可惜。

所以,她的剛柔並濟,雙管齊下,讓龐統很欣賞。

龐統笑道:“女公子不要忘了一個人,張魯。”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