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 司馬八子才俊多(1 / 2)

三國呂布之女 real覓爾 7731 字 9個月前

,最快更新三國呂布之女最新章節!

“借勢與倚勢一樣要緊,你既無有能保住荊州之身,便要知道,如何在混亂局麵中,尋得對自己有利的開局,琦兒,”司馬徽道:“不要逃避,你能學到多少,將來荊州便能避免多少戰火,百姓便能得到多少庇護。”

劉琦鄭重的拜了下去,道:“琦知老師之心,必不負恩師之意!”

司馬徽將他扶了起來,道:“汝父也是極值得敬重之人,縱無爭心,然而究竟是守住了荊州獨善其身,這一點,已經很厲害了。”

劉琦道:“我與父親相比,還是差了很多很多。”

“他終究年事已高,他會看清楚的,荊州的將來還是在你身上,在呂氏身上。”司馬徽道:“不管他承不承認。”

群狼環伺之中,他會看不清嗎?!當然不能再左右荊州之勢的時候,看清人心的時候,無奈的時候,他便會最終的明白,荊州的出路,絕不是劉備或是蔡氏以及劉琮。

這個弟子是特殊的,劉琦悟性不差。隻是在荊州時,蔡氏嚴防死守,從來沒有人會這樣教他,隻會教些世家子弟學到的熏養性情的東西,那些,固然極好,能培養出君子,卻不會培養出一州之牧啊。

而司馬徽所教他的,是政治嗅覺的靈敏度,而不是什麼詩賦武藝。

所以他教劉琦的,都是特殊的,與彆的子弟有明顯的區彆。

在混亂局勢中,分析中利弊,做出精準判斷,才是他要學的東西。

劉琦道:“我有些擔心袁耀。他的身份如此敏感,此去淮南任將軍,必有陷害。”

“無妨。女公子肯用他,這徐州上下的哪一個謀臣又是吃素的?!鬼域伎倆不至於識不破。袁耀隻要己心不動,必無咎。”司馬徽道。

劉琦這才安心稍許。

陳宮到了呂嫻帳中,將此事與呂嫻說了。呂嫻放下筆,起了身,道:“曹操與劉備皆為雄主,暗地裡有聯絡,半點都不奇怪。此事劉表便知,也不太可能會與劉備翻臉了。劉表因劉備才防守住了孫策,於公於私,都隻能隱忍。隻是這件事,加上劉琦的事,可能會刺激到劉表,若是劉表中風或是出事,公台還是要及時做好準備,以兵護送劉琦入荊州。這個時機不太好……”

這個時機的確不太好,一旦劉表現在出了事,徐州必要出雄兵去壓住那邊的局勢,不光是蔡氏的,還有劉備以及孫策,這二人肯定要發兵的,到時候荊州就是火葬場,徐州雖有劉琦,然而一場大戰,怕是避免不掉。

能不能壓住局勢,是未知數。

而徐州空虛之時,諸葛與孫策會不會分兵趁虛而入,都是未知之數。

陳宮道:“宮與文和必儘力為之!倘若壓不住,便用荊州引孫策與劉備混戰。”

“混水摸魚!?”呂嫻道:“可惜了荊州,必有大殃,隻希望現在劉表不會出事吧,他若現在出事,荊州的百姓會有一場浩劫……”

劉備倒還好,若是孫策攻入,心中父仇,必要屠城的。他不知道有多恨劉表!

“女公子仁德,然而隻能如此,”陳宮道:“孫策必不服劉備,劉備又豈能讓孫策得之荊州,虎狼相爭,必兩敗俱傷。到此之時,宮隻能保劉琦全身而退,其餘諸事,看天意也。”

呂嫻點點頭,臉色有些肅然,出兵之際,徐州必然空虛的,她不可能用儘餘力全保荊州,而後方不顧!

到時候做出取舍……

這世間之事,總有犧牲的,隻是若是這種狀況發生,可憐劉琦了。

“寫信與蒯良吧,”呂嫻道:“劉表治下蔡氏是不說,然而蒯良見此情況,必有後招。劉表若果然出事,蒯良必能帶著忠心之臣之將,來追隨劉琦,劉琦也能有自保之力,不至於在這混亂中喪命。隻要青山還在,便是荊州真的生靈塗炭,也還有再奪回之時。”

陳宮道:“我寫信與元龍,元直,一應事,此二人應付,見機行事,必不錯失。”

呂嫻點了點頭。

“女公子彆太憂患天下矣,”陳宮道:“傾巢之下,無有完卵,為諸侯爭雄者,見百姓能保則保,不能保,也隻能舍。隻有築基大業,才能庇佑天下所有士臣百姓,現在,實力不足,也無法。”

呂嫻點了點頭。

沒有實力,想要大庇天下百姓,這是妄想。

陳宮心裡佩服她的,覺得她這個人,時時刻刻,是無我境界,而是與天地齊平的格局,她總是心懷天下,憂患百姓生機。

“剛從虎威軍營來,見得趙雲,果然一表人材,恭喜女公子喜得上將矣,”陳宮笑道。

“不止有子龍,還有不少穿雲手,他們的實力讓人心驚,俱都是義士,現已編入弓弩營,足有八百人,將來上了戰場,與曹性的弓弩營混編,便能相互提高技能,都是徐州的好兒郎,”呂嫻道:“另有幾百人,已編入騎兵營,武藝不在西涼兵之下,個個都是悍勇之兵,這些人加以培養,將來都是執守城池的好將領。”

陳宮喜不自禁,笑著賀喜。

“子龍品性高潔,是亂世之青蓮,”呂嫻笑道:“他為先鋒上將,我軍無憂,宣高穩重敦厚,可為後盾,有此二人,王師成也,公台可看到他武藝高絕,身手不凡?!”

“與馬超並列,戰主公,不落下風,著實令人佩服,”陳宮見她如此形容趙雲,便道:“不知此子可有婚配?!”

“這倒不曾尋問,”呂嫻愣了一下,這才聽出有些古怪來,道:“公台似乎對他十分有興趣。”

“如此之人,若女公子心慕之,主公招為佳婿,更為喜事,”陳宮道。

呂嫻聽了都笑,道:“我與子龍,約為兄弟,心中有義,卻無男女之情,公台可真會想!”

陳宮便笑。

呂嫻看他笑的怪怪的,便道:“要不我問問他可有婚配再言及後事?!公台的女兒,如今也到了年紀了。”

陳宮笑道:“女公子知我之心也,家有小女,竟是不知如何覓得佳婿,這可真是愁煞人也,我夫人在家中,日日念叨,言她一個女子,在外跑的沒蹤沒影便算了,若是連親事也耽誤了,為父母者,豈不為罪人?!兒女皆是債啊。”

呂嫻聽了哈哈大笑,道:“父母之心,人之常情。此事莫急,我自先問子龍可有婚配再說。若無婚配,此事要成,還是要二人都心甘情願便好,此事,先你知我知,不要架起火橋來,到時若有一人不願,反倒增添仇怨,十分不美,傳出去也都不好聽。二人若情投意合,我自向父親建議,牽個姻緣線,祝成此佳緣。”

呂布那人,陳宮當然曉得的,他若現在知道的,肯定先嚷的人儘皆知了。所以陳宮心裡喜的不成,笑道:“是,宮便先排個梯隊,若是不成,也不怪怨,若是可行,如此品性之良兒,豈可落入旁人之田?!”

呂嫻聽的哈哈大笑。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