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三國呂布之女最新章節!
趙雲說的真心話,笑道:“主公武藝超絕,天下少有可與其匹敵者,便是雲,也遠遠不及,此是雲真心話,並非謙辭。”
趙雲笑道:“雲與孟起合力,方才能抵擋一二。”大歎呂布確實非浪得虛名。
“難得子龍如此謙虛不自負。”陳宮道:“我徐州得子龍,是徐州之幸。”
趙雲忙謙道:“非也,此是雲之幸也!”
陳宮更喜三分,笑道:“子龍可曾婚配?!”
趙雲一怔,搖了搖首,道:“未曾。”
“子龍如今還年輕,未曾婚配,倒也屬常事。”陳宮笑道:“若是得空,遣人去接父母族人來徐方好。”
趙雲道:“是,已寫信去與家人,不久便能遷來。”
“如此方好,”陳宮笑道:“聞聽子龍與劉使君有舊?!”
“是,”趙雲聽的一頭霧水,道:“昔年在公孫瓚部下時,曾與劉使君有幾麵之緣,十分投意。前不久,劉使君來了信欲讓雲去投奔,隻是不舍與女公子相遇之恩情,因此已回信拒絕。”
“劉使君麾下關羽,是一員驍將,更堪為義字表率,”陳宮不提劉備人如何,隻道:“張飛此人性情率真任性,也與女公子有過舊怨,子龍可願聽一聽這裡麵的趣事?!”
趙雲笑道:“願聽其詳。”
陳宮先說了張飛的事,趙雲都聽樂了,陳宮才笑道:“張飛此人性情率真,然而也透著狡詐與不服,他日若遇見,他若罵子龍,或是激子龍,子龍可不必放在心上,隻是關羽,義字麵上,才是真正的不好拒絕啊,不瞞子龍,關雲長對女公子,以及對曹性將軍,都有救命之恩。”
陳宮說了在戰場上的事,道:“若無關雲長前來營救,隻恐曹操已攻下徐州,徐州基業早不保,哪有今日之基業。隻是可惜了這份義情。”
趙雲也聽了道可惜,道:“關將軍的確義薄雲天!”
“他擔得起這四個字,”陳宮笑道:“可惜如今各為其主,將來遇見,難免有所交鋒。”
“既各為其主,便是有舊,也當公私分明,”趙雲道:“雲深知其理,不至誤事。”
“我自知子龍心性,必不因私誤公,隻是與子龍歎之一二,昔日的事,”陳宮道:“如今劉使君已與曹孟德暗中結盟,將來大戰之事,必不可免!子龍將來若接業,要守疆,還請不要因私廢公。”
趙雲道:“自當如此!若因私廢公,非大丈夫所為!將來戰場上若遇關將軍,張將軍,雲隻為徐州而戰。”
陳宮歎道:“子龍當真也為義將也!子龍,受宮一拜。跟在女公子身邊,還懇請護佑女公子安全!她是徐州的未來,更是天下的未來!此番征北,她是曹操眼中的肉中刺,眼中釘。郭嘉等人,必不必輕易饒過,而曹營猛將如雲,還請子龍,務必策應安全!”
趙雲抱拳道:“公台安心,雲願為女公子之盾牌,之鎧甲,絕不會叫女公子受到任何威脅!定鼎力保之!”
陳宮看他坦蕩如君子,心中更喜三分。一時相談甚歡,竟聊至天明。說了不少在公孫瓚帳下的事以及北方的形勢。
直至天明,陳宮才道彆,趙雲本欲起身相送,奈何呂布一直拉著他不叫走,還要再戰三百回合的樣子,一時哭笑不得。
二人哈哈大笑,陳宮叫他莫送,便自行出營回城去了。
回到城中,先去尋了賈詡,說完了正事,才笑道:“趙雲忠正肅明,是難得的忠臣良將。此子將來,如主公之高順,亦為女公子身邊最可信任倚重的上將。”
賈詡深深的看了他一眼,笑道:“難得有公台這般誇讚之人,不同尋常呐!”
陳宮心知什麼事都休想瞞住這個人,便笑道:“吾有意招子龍為婿,不知文和以為如何?!”
“竟如此中意?!”賈詡笑道:“也不失為一樁美事。”
“待戰事後,要二子都樂意方好,”陳宮笑道:“宮等得起。家國為重,趙雲想必也是如此作想。”
賈詡輕笑,趙雲是沒什麼,隻是陳宮的女兒,現在可不一般,若不是華佗厲害,壓得住,這幾個孩子怕是恨不得要上天。
將來之事,誰說得準?!
趙雲這樣的人,未必會喜歡這竄天猴兒似的人,也許隻喜歡大家閨秀呢。
陳宮笑道:“此事還是仲達提起,若非如此,宮都想不到這妙緣。”
賈詡笑道:“司馬氏族中青年子弟優秀者甚多,以及大家閨秀的嬌女兒也甚多。”
“文和以為,仲達此意為何?!”陳宮道。
賈詡道:“恐是借公台提醒女公子,呂氏要興旺,少不了聯姻,建立龐大的裙帶網。這些才是真正的築基之本。然而呂氏不足興旺,便需要主公與女公子身邊信任的人相互聯姻,築固基礎了。”
“可惜主公子嗣稀少,若不然,這番提議的確是個好事,”陳宮歎道:“說到這,還是司馬氏占便宜,將來都是姻親網,司馬氏的話語權不會少。”
賈詡笑道:“有利有弊,這一點仲達想必也清楚。所以他才提醒公台,不要讓旁人捷足先登。呂氏穩固,才不會猜忌司馬氏。”
說到底,正因為司馬氏根基厚,人多,所以司馬懿是真的擔心。
隻有呂氏穩固,他也就不必擔心他們這些謀臣將來要除掉用過的雙刃劍了。
這司馬懿當真是看得遠,思慮頗多。
但也不失為一樁好意。
陳宮歎道:“如此,倒是我防備過重了。”
“這才是仲達的智慧之處,”賈詡笑道。
陳宮立即了然,笑道:“不錯。”
將自己的弱點,優勢,坦然於他們麵前。這才是真正的智慧啊。
陳宮笑道:“看來我得尋曹豹曹大人了,此事,還得讓他與嚴夫人共同主理。”
“不錯,曹豹是最合適的人選,”賈詡笑道,“仲達以示於眼前,而為了表示信任,這個姻就得聯合,不管是誰家女子,與司馬氏青年牽個線,此事必須要成。當然,袁氏子弟,以及劉氏子弟,以後都依此而行。聯姻,結兩姓之好,是好事。”
的確是好事!
除了司馬氏,袁氏大族,以及將來荊州的劉氏宗族大姓,都是徐州麾下,並且將來會有更多。
呂氏,包括各受重信的將軍等輩,都需要與他們各自相互結姻親,這在古代,其實是一種捆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