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2章 張繡領兵作先鋒(1 / 2)

三國呂布之女 real覓爾 8406 字 9個月前

也就得儘量避開這二人合兵。否則便是趙雲也很吃力。雖有臧霸在,然而若有閃失,大軍怎麼辦?!其餘諸將送上去,也隻是送人頭。可不劃算。隻白白折損兵馬而已!

現在的情況可與曹操不同。

袁紹與曹操決戰是肯定的,也是必然趨勢。

而呂嫻去摻合一腳,袁紹有多怒,可想而知。

袁紹的怒火本來就因為前事積累到極致了,必定要瘋撲上來,到時候,她還是要用她的實力去征服的。

所以,儘量不遇這二將同時前來攻打就很有必要的。

須得與曹操互助互力。事後瓜分便是。當然,最好的辦法,是用計分開二人,殺之二將。

現在曹操也是如鯁在喉的,能早滅袁紹,他也能早安心。

而曹操也必定是陰險的,他會利用袁紹的怒火,將主要的火力全來攻呂嫻,而他則積蓄實力。

這曹阿瞞陰著呢。

呂嫻點首道:“事到前線,能儘量避開這二人合兵,便得避開,寧願慫一些,也不能誤了大事,一旦有敗,隻恐曹操撲上來,先將同盟的骨頭都給啃儘了,他再好收拾袁紹。所以,絕不可大意。”

高順便明白,為何前線這麼危險,女公子卻堅持一定自己去了,而不是主公前去。

到了前線,這三方的局勢千變萬化,稍有差池,隻恐是有去無回。不僅伐而無功,可能被人滅掉主力。

高順道:“女公子,此次去,定要小心。萬勿大意。”

呂嫻知道他擔憂自己,笑道:“無妨,高叔父千萬也莫逞強,用兵布陣可,切勿隻憑意氣上陣殺敵。反被人所取。虎威軍若失高叔父,陷陣營又有誰可領導?!所以定要分清主次,不可逞強。”

寧願慫一些,是嗎?!

高順也知道自己對將而戰是弱項,便道:“我明白,女公子安心。”

他心中一暖,道:“順定以大軍為重,不會陣前逞強。”

“陷陣營之所以名震天下,在於整營的實力,不在於將取,”呂嫻道:“叔父,一切小心。”

高順道:“是。女公子也一定要小心。”

分兵在即,除了憂心,還有很多的不舍。

高順與趙雲二人隨著呂嫻進了帳,開始議事。

呂嫻將蒙住的板拉開,上麵正是勾勒的地圖,恰又有斥侯來報信,呂嫻拆開了看,道:“果然是張繡。”

司馬懿進了帳,道:“不止有張繡,還有另一個人,女公子可聽聞過禰衡其人?!”

“與孔融交好的那個?!”呂嫻道。

司馬懿略有些訝異,她竟連這個人都知道。

不過也對,她能有什麼不知道的?!

“他在來的路上,快到了,”司馬懿將信遞給呂嫻,道:“剛到的信,此人在許都鬨了點動靜,曹操把他打發到前線來了。”

呂嫻看過,道:“不止有他,還有五萬大軍來到。”

“張繡領一萬兵做先鋒兵,要來與虎威軍彙合,”司馬懿說到這個,當即笑了一下,曹操心裡是打什麼算盤,他不用想都知道。這是用匹狼來守著虎的意思了唄,意思到了冀州好分贓。

張繡這個人是真的很難用,曹操自然頭疼。這個時候能打發他來,也是意想之中的事情。這個情況,不光呂嫻判斷到了,其實他也有點預料。

“還有五萬兵馬押後,是劉岱和王忠領軍,劉岱是充州刺史,”司馬懿道:“來是為了守著兗州,也是守著虎威軍,看著張繡之意。”

“雖有五萬,奈何這二人不中用,”呂嫻笑了一下,道:“看來曹操是真的無人可用了。”

精銳都在官渡呢。

“這二人,以仲達之才,以妙計便可取之,”呂嫻道。

司馬懿無奈的很,也沒否認。她這是變相的督促他要儘心的意思唄。司馬懿不應,但真到了時候,還不是得出力?!

“還有一個麻煩人就是禰衡,”司馬懿道:“其人極其狂妄,遠在龐統之上。”

呂嫻想到這個便樂了一下,道:“他惹毛了曹操,曹操不知道拿他怎麼辦,乾脆送到陣前來給我爹磨刀了?!”

“正是,欲借主公之刀殺之。”司馬懿道。

“他的算盤倒是打的快,”呂嫻道:“隻是這個人,與龐統相提並論,太抬舉他了。龐統雖然一言難儘,可是卻有真才實學,真正的濟世之能臣。他,除了噴人,作詩賦,其餘諸事可以與龐統相提並論嗎?!”

司馬懿倒是深為認同的。

他與呂嫻算是同一種人,都是實用主義者,經世濟用那一類。

司馬懿低聲道:“然而總有這一類人存在。你做什麼,他都能指點,你不做什麼,他更能指責摘罵,其人,隻恐主公那性情,必不能容。”

呂嫻笑了一下道:“那仲達就太小看我爹了。”

司馬懿:?

“我爹被罵的還少嗎?!也不是沒被人指著鼻子罵過,”呂嫻道:“但他有一個優點,是曹操都不如的。他萬事不入心,罵的當下,也許恨的要死,事過以後,也就忘了。曹操這一點是永遠也做不到的,天性使然。他縱然能夠因為大業而釋小怨,然而,對於深恨之人,他的手段,我爹比起他,可差得遠了,遠不及的心狠手辣。”

司馬懿默然。

“也更因此,我爹便有些反複無常的嫌疑,然而,他的本性就是如此。”呂嫻道:“這下子,可給我爹出了個難題了,這個孟德,也真有意思。”

趙雲聽了便道:“既是如此,趕走他便罷。”

雲妹到底是心善,生恐無故而殺人。

呂嫻笑道:“不至於因為他難纏就殺了他,隻是感慨這曹操奸的很。”

趙雲肅耳恭聽。

呂嫻道:“既是來使,不得不見,若沒正事,這種人不見也罷了,省了後麵的事。隻是見了,他若非得湊上來罵人,我爹,殺與不殺,都會損其威名。若不殺之,人辱而淩上,卻不加威,便是以後人人都可以如此待呂布。若殺之,又中了曹操下懷,為他鏟除了一人,倒連累的我爹,連這種人都不能容了。所以才說是難題。”

高順一向是嚴肅,他卻半點不擔心,有呂嫻在,那禰衡便也討不著好!當初是能罵到陳登都啞口無言的人,區區一個禰衡真的不在話下,怕是踢到鐵板了。

趙雲聽了,道:“這可如何是好?!可惜龐統不在。”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