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2章 天寒地凍交重任(1 / 2)

三國呂布之女 real覓爾 7057 字 9個月前

呂嫻點了點頭,看著荒蕪的北境內,秋末就已草黃,幾乎無有綠色,寒風一來,什麼葉子都掉光了。入目之處都是光禿禿的枝椏,有些樹縱然高,可是這秋風將落葉一刮下,顯得北方是那樣的冷。北方很少有常青綠植的品種,多數都是春發秋落,都是為了在狂風之中,減少體量,而不被風刮倒或是連根拔起。落下落葉,也是為了讓自己冬眠,積蓄熱量,到春天再重新發芽生新枝。

所以北方一入秋,真的沒什麼綠色是真的。好在這個時代的植被還算茂盛,並沒有很嚴重的水土流失,以及狂風卷著沙的那種情景出現。

北方的風,是真的呼嘯的狂龍,基本上一陣風吹過,那幾乎就是一夜之間,樹木拔根,要催毀多少人家的屋頂的那種,而古代的建築,百姓人家都是土坯,草頂。而這種屋子,隻要不是太破舊的,不怕雨,也不怕雪,最怕的其實是狂風。

半點不誇張,北方的風,光吹著都覺得鑽心的冷。

這北方隻一季可種植,這氣候也是極冷。

這霜一出現,隻怕雪也不遠了。

北方下雪極早,呂嫻尋思著幸虧這北方地廣人稀,若是現代那個人口總量,這個種植條件,養不活這麼多人。

這土竟然這麼早就上凍了,的確讓呂嫻感覺到意外。

她擰了一下眉頭,道:“在北方不僅要防寒,還要防風,我看隨時可能會有風帶刮過,行程路中,還是要小心啊。”

“女公子愛兵士如此,”禰衡似乎有點感慨。

呂嫻卻不以為異,禰衡覺得意外,以為她有大情懷,其實這隻是她的本能。

這古代作戰,與現代作戰方式真的有很大的區彆。

這個時代,其實還沒有征兵製,而募兵製,算是亂世之時的草創,大多數的當兵之人,都是兵戶,隻有少數,才會向平民征人。

兵戶必須要出人,才能保住自家的永業田,而上了戰場,是以首級領功的,若是得敵將首級,可升,若是得敵軍兵士的右耳或左耳,掛成一串,基本都可以領功。他們為了得到兵餉,功勞,爵位,以及田產等一切社會地位,而付出的是兵戶的戶藉,以及自己以後後代的生死,算是交給國家。但是他們與現代有一個不同的便是,若是騎兵,是要自己備馬,也就是說是自己花錢買馬,準備兵器之類的事的。

而朝廷對各個地方郡府也放的很寬,自己在征地內尋兵戶,給賞賜,然後他們自己準備兵器,衣袍,馬匹,鞭子等等,甚至包括戰旗。

所以這個時代的很多兵馬都完全沒有一個規範的,甚至是相同的裝束,有時候是連衣同色都做不到。

因為很多兵是需要養家的,他們的兵餉不想用到這方麵,都給了家人,便會省錢,有時候,為了省錢,是連鞋子都沒有,寧願赤著腳,這類的事情,在呂嫻來之前,呂氏兵馬也多是如此。

而這樣沒有保障的兵士,基本上了戰場,就跟器材一樣,是易耗品,所以兵死的多,敗了的也多。

人命如草芥一般,沒有人在意,甚至連很多兵士們自己都是不在意的。因為世道艱難,難到連吃飽飯都是奢侈,都是這樣。

先前各軍也會采買馬匹兵械之類的,但那些都是供應精兵的。但軍隊中不止是有精兵。更多的兵,隻是草頭兵,連兵器都不齊的那種。他們的條件,可以想象的糟糕。

都說文人學得文武藝,貨與帝王家,而他們有這個戶藉是特殊的,有時候,就是將命早交給國家了……

呂嫻將這一切都改進了,她創造了軍需處,除了供應糧草以外,還有鞋子,衣袍,戰甲,馬匹,器械……不說多麼精進,至少人的衣服是能夠統一的。

呂嫻終究是現代人,她自然用的是統一安排,用的是現代軍法和管理方法,效率很高,而兵士的精神也完全變得不同。當然,自後來募兵製出現以後,這一種方式都推廣了。

當然也不是沒有缺點的,就是如此軍需裡麵出了問題,供應一斷,或是出了時效問題,基本上就如現代公司斷了現金流一樣,能硬生生的熬死。

然而,在她的領導下,這種情況是暫時不可能出現的。沒有人敢欺她。

所以軍士們的精神氣貌,是完全的不一樣了。

禰衡看她似乎信步由韁,慢慢的走著,竟到了供需處來。

正值兩班交接之時,待交接好了,呂嫻才進了大帳蓬,道:“我看看軍棉衣和靴子。”

“是,”兵士忙隨機挑出一包來遞與呂嫻。

冬日的軍需包很大,因為冬天的東西就是厚。

禰衡也湊上來看。

呂嫻捏了捏軍棉衣的棉的厚度,還是擰了眉頭。

禰衡伸手一摸,卻驚訝的不行,他反而因為呂嫻這不滿意的表情,驚呆了,道:“如此軍需,在這九州上下,也算是頭一份了,女公子卻還不滿意?!”

他看出來了呂嫻這不滿意不是作假,而是真的很遺憾的樣子。

“太薄,”呂嫻擰緊了眉頭,道:“沒辦法,今年的棉還是不夠用,待到明年,棉花的供應才能真正的上來。”

呂嫻摸了一把棉衣,還有靴子,看了看裡麵的毛,道:“靴子還可以。”

並不是有那麼多的動物皮可以用來製靴子的,所以徐州用的是人工皮革,多是些樹的纖維,草的東西做成的那種,但是這個就隻能初級防水,沒有辦法像動物皮製成的那樣可以防雨水。

看了看,她低聲道:“能做成這樣,也算可以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