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7章 不守襄陽存實力(1 / 2)

三國呂布之女 real覓爾 7735 字 9個月前

也幸虧有撤退的路線,早有規劃,不然張飛還真跑不掉。

劉備還是很窮啊,不僅沒有大規模的弓箭營組建起來,騎兵也是沒有多少的,多數都是布兵。與荊州兵的標配也是沒法比。誰叫劉備還是沒有基地呢,雖是在襄陽,但襄陽還是荊州的,要交稅也不可能交到他手上,他總不能不顧仁義的硬搶。

張飛撤出以後,往另一道跑了,清點兵馬時,才發現折了二百餘,隻剩下二百餘人了。

張飛一時氣不過,鞭了幾個跑的慢的,大怒道:“不中用的匹夫,如此拖延,如何救得我哥哥?!”

“……”眾兵隻是小卒,敢怒不敢言,慫的縮著抱著頭。

你倒是有馬,我們還是穿著草鞋跑的,有的草鞋還跑掉了,在大冬天的,又凍又硬的地上,腳皮都脫一層,你他娘的也來試試?!

張飛擔心劉備擔心的不得了,“兄長也不知在何處!?”

他雖焦急,卻也知道,要引蔡瑁往第二個陷阱處去,若不然,將不夠,軍師一人也撐不住。此時此刻,縱然擔心劉備和關羽的安危,他也要擔著重任,護著大軍的!

待蔡瑁小心的帶人進了穀,哪裡還有張飛的人影。

“此賊跑了,”蔡瑁怒道:“如此詭計多端,令我生疑而不敢進乎?!”

蒯越道:“張飛事小,當要往襄陽進發!”

蔡瑁點首,臉陰沉沉的,然而還是很尊重蒯越的話的,當下過了穀往襄陽去了。直到到了一個三岔路口,蔡瑁犯了疑,令斥侯去探,發現一路有足跡,一路卻沒有。他問蒯越的意見,蒯越道:“這張飛雖莽撞,卻並不笨,還知布疑陣,隻恐這兩路去,都有詐伏。正所謂賊不落空,用在此處也合理。”

蔡瑁尋思了尋思,便冷笑一聲道:“吾不管他步了什麼疑陣,我皆兩路進發,直取襄陽!”

當下便分了一營往一路去了,自己則帶著大軍繼續進取襄陽。

蒯越讓分兵的一營一定要注意安全,以免落入陷阱。

蒯越一麵行軍一麵對蔡瑁道:“那諸葛孔明現下想要兩相齊全,隻恐不可能了。既要保劉備,又要保襄陽,難也!我若是他,必棄卒保帥。”

“棄襄陽,保劉備?!”蔡瑁道。

“然也。”蒯越道:“襄陽雖重,然,劉備未得景升的托付,襄陽已成雞肋。現下劉備又危重,諸葛孔明必棄輕保重,一定會保劉備。”

蔡瑁聽了若有所思,他對荊州兵的實力是有信心的,區區一個襄陽,讓荊州拿下來,也不過是早晚而已。那麼諸葛亮為何要抵抗呢,而不是直接交付,這交城撤退其實並不丟人,在這個時代,這一種,反而是識時務,明大局。

“他在拖延時間,轉移荊州兵的視線!”蔡瑁道。

蒯越點首,道:“他在為劉備爭取生機!”

拖住了蔡瑁,釣住了蔡瑁,就會有更多的生機與劉備,保住劉備。因為諸葛亮知道對蔡瑁來說,最重要的是什麼,同樣的,他更料中了蔡瑁的打算。

這一種感覺,讓蔡瑁心裡有點不爽。仿佛一切,全被諸葛孔明料中一般。心裡也頓生出一股強烈的危機感。

危機感來於何處?!來於隻要劉備今次不死,隻恐將來必為何所害。

未必是卷土重來,而親率大軍來奪荊州,而在於,謀士之殺人,殺人於無形,隻需要借把刀,推一把時勢,便能做到!

將來,這就是後患,令他睡不著的後患!

就像永遠懸在上方的刀,不是把刀給取下來,就是被刀給弄死。

“斬草不除根,後患無窮是也,”蔡瑁道:“失策了,若知如此,我必在姐夫府上直接砍成肉醬,哪裡能來這許多事來!”

蔡瑁隱隱有後悔之意。蒯越此時也有點遺憾。

蒯越深感這個諸葛孔明是個大麻煩,便道:“此人深知奇謀,又知輕重,他與劉備之間,隻恐君臣相知,劉備得此人,如得舟於水也。此人更視劉備為重,將來,必要輔助他成事。劉備不死,恐必有基業建成!天若要人死,劉備幾死矣,然,此次如此天羅地網,尚能逃脫,恐是上天要成就他。將來,恐要受其害。劉備本就十分深於機謀,再加上此人,後果不堪設想。”

蔡瑁的臉皮也十分抽搐。

“但願北方勝出這人是曹操,德珪若能投靠,荊州便可定也,曹操梟雄,也不懼那劉備挑唆用計,隻需德珪稍有臣服,何懼其它諸侯,”蒯越道。

這是說服他要投靠曹操了。

蔡瑁聽了,半晌沒有言語,道:“倘若勝出之人,不是曹操呢?!”

“若為袁紹,袁紹陣營中本就不和,德珪恐卷入其中,誤入而可能會被陷害而殺,袁紹營多少謀士良將死於欲加之罪,荊州之功,不可能加到德珪身上,因此袁紹大,卻不能容。”蒯越道:“若為呂布父女,德珪若能支持劉琦,尚有生機,若不能,隻恐……”

蔡瑁冷笑一聲道:“臣服於劉琦?!此稚子,我不能臣服。況且,我能臣服,他也未必肯容我!”

蒯越歎了一聲,蔡瑁若堅持不服劉琦,就是要與劉琦抗衡,呂嫻那個女子,隻恐也未必肯容啊,素聽聞雖是英雄,然而也是鐵血之人。不服劉琦,不知低頭,就是要堅持自己的勢力了,呂嫻怎麼肯容?!

蔡瑁道:“倘若自立呢?!”

蒯越搖首,道:“景升在,尚不能自立,景升若死,荊州必亂!”所以才需要依靠啊。劉景升在的時候,至少那個時候,他是與袁紹結盟很長時間,平衡著的。

如果這種現狀發生,屆時還有劉備,孫策等人虎視眈眈,蔡瑁的確夜不能安睡!

見蔡瑁不言,蒯越也是點到即止,不再多言了。一是提點,二也是,要他想一想後麵的事,萬一真的最怕最糟的事發生了,便是地頭蛇,恐怕也得低頭稱臣。

時移事易,時勢造英雄就是如此。有時候不甘,也是沒用的。

然而最難辦的事,也許理智上可以接受,可是情緒上接受不了,蔡瑁這個人的性格,恐怕會壞事!

若自立為荊州主,蔡瑁才能可以,隻是脾性不夠,再加上沒有天時,地利,人和,再加上又完全沒有任何外援,自立?!與做夢還差不多!

劉表所做的,其實已經非常了不起了,雖一直被謀士們詬病說他沒有進取之心,然而能在的時候,能保荊州免於戰火,也能自保,其實已經是極限了。而蔡瑁接過去,恐怕不可能了。

除非袁紹滅,而曹操與呂布勢均力敵的狀況下,蔡瑁投靠曹操與徐州對抗平衡,也許還有可能。然而劉景升安排了子柔與劉琦,再加上荊州本就離徐州很近,到時候的形勢是真的誰都說不好!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