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0章 禍水東引諸葛謀(2 / 2)

三國呂布之女 real覓爾 7585 字 9個月前

張魯對閻圃招了招手,要與他去後院商議。

楊鬆也起了身,他回首看了一眼張魯與閻圃。以往他雖不及閻圃受重用,但也深受張魯信任,可是現在……

他是嫉恨閻圃的。隻是現在,不得不縮起來,夾著尾巴做人了,得先再取得張魯的信任以後再說。

眾人都退了,閻圃跟著張魯去了後院書房,張魯道:“徒之奈何?!功曹定要教我!”

閻圃道:“與劉備建交,共打益州,我軍可以不出兵,但要出些錢糧,建立外交,出入使者,以期相助劉備,將劉備引去益州是也。其實諸葛亮的本意也是益州,他來信,有兩個目的。一是威脅,借劉璋威脅主公,要助他,二是逼著漢中不可擊他之後。我料他絕不是真的想要來攻打漢中,他若來攻漢中,那壽春的兵馬豈能坐視不理?!劉備可不會逼著主公此時去借外援,反倒與徐州建立使者來往,或是同盟。他不至於逼的狠了。反倒失算。”

將漢中推到徐州那,這可也是劉備所忌諱的。

張魯道:“這諸葛亮,當真是心思深沉,一步算百步計。”

“不過,你倒是提醒我了,倘若他真有攻我之意,我必借勢於徐州,漢中以往是沒有外援,可倘若有人非要搶,也不得不倚立外援了,當此之世,孤立之處,總是被人所惦記啊……”張魯道:“也好,就依你之計,與劉備回信,隻說願意借他糧草馬匹,助他去得到益州,他在前,我漢中便為後援,必伸手助仁人是也!”

閻圃知道張魯心裡憋屈,應了以後,道:“主公,荊州危也,劉表若死,荊州必亂,也保不住。此便是為眼前之鑒,還望主公多考慮漢中之將來,若想倚立九州,多少人惦記?!隻恐不長久。還是需要借勢。”

張魯沒吭聲,良久道:“我知。”

想一想又很生氣,道:“這劉備倒會趁火打劫。我漢中便是降呂布,降曹操,降袁紹,也絕不會降這劉備。”

張魯是真的厭惡劉備。他與世人有完全不同的看法。張魯有是有教眾的,他也真正的濟民在行善,做事。可是這劉備也沒啥實際的濟民之舉,可卻名聲比他還好聽,還要大。處心積慮積攢的名聲,這個人若不是誌在天下,他都不信!

一是個人情緒上,對劉備不歡喜,二呢,則是在發展方向上,他也不看好。

益州多難?!難進難出,投靠了他,嗬,漢中成了門戶,以後就是打戰的核心地帶,不是靶子是什麼?!立了功,是劉備的,沒立功還得受罰,又與劉備不親熱,賞也賞不了什麼,而百姓也隻會空消耗,要吃儘戰爭的苦頭。多不劃算?!思來想去,立了功都不可能進入劉備的核心圈子,又受不了大封。還可能被猜忌,不被信任。

況且張魯也是絕對不看好劉備的發展的。

他真正看好的是北方。

以往九州亂啊,他也樂得清淨,如今看這態勢是不得不加入戰火了,就得考慮以後了。

閻圃是他心腹,豈不知他心意,道:“九州皆亂,欲保全自身,隔岸觀火也不可能做得到的。”

張魯雖也是一方雄主,但他還真的很佛係的一人,如今莫名其妙的被扯入其中,他隻覺得很麻煩,很討厭。

再加上前番剛送走了瘟神馬超,帶了多少錢糧走,現在又有劉備這個來討飯的,他心情能好得起來嗎?!

但是錢糧是小事,能不起戰,就是最好的利了。

張魯其實是非常會審時度勢的一個人,就是佛係能明哲保身的時候,他也沒啥爭心要問鼎天下的雄心壯誌。當然,這是在有梟雄的情況下他沒這心思,如果沒有出色的,他也就當仁不讓了。

可是眼看著這四周都要起火了,他也能識時務者為俊傑。

當然了,這劉備首先就不在他的考慮範圍之內。這封信,他很不喜歡。

未必沒有逼迫他投奔劉備之意啊。

嗬,他可不是陶謙那個被仁義表皮所蒙了的人。沒傻到請人進來,還要讓位於賢,成就什麼佳話。

可惜,陶謙一番誠心,也沒能保住徐州,反倒便宜了呂布那廝!

這個不怎麼講仁義的呂姓人,反倒得到了這麼好的發展,這可真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了!

主臣二人商議定了,閻圃便給劉備回信,一麵要安排送錢糧,來往使者之意。

而楊鬆聽說了這事,自是悶悶不樂!

他也是有幕賓的,見主憂,自是要解悶獻計的。見了,便道:“楊大人若無計出,隻恐漸漸失主公之心也。”

楊鬆正中痛處,自上次後,其實他已經被張魯疏遠,他心裡的危機感,是真的特彆的大。可是偏偏無處下手,無可奈何。

那人道:“如今劉備在外,倘若有變,可通劉使君。劉使君向來最喜結交天下義士,不是那等隻看計謀之人。若是大人能效以計,必能得看重。若漢中不留,何不投奔前去?!必受重用!”

楊鬆聽了,掃了他一眼,不語。也不知是猜忌這個人多話,還是真動了心。

而此時的蔡瑁也終於攻上了襄陽城,此時天也明了!

蔡瑁進城,第一件事便是派出人去搜尋劉備家眷及他身邊人的家眷,以及臣列等人。

然後卻是一人未曾尋得。

“都跑了?!”蔡瑁遍尋之不得,一時恨的咬牙切齒,大怒道:“即刻發兵追!瑁親自隨其後,豈能容那劉備軍如此輕易離去!”

即沒有尋到劉備,又沒有尋到劉備的家眷和部下等人,蔡瑁焉能不怒!?簡直是氣煞著紅了眼。

他折損不少,才攻上了襄陽城,而劉備卻輕巧的就這樣撤了大軍?!

蔡瑁自是越想越氣,便分兵駐守襄陽,攬餘下事宜,一麵親率大軍,奮起直追。

蒯越提醒他道:“德珪還需小心,隻恐還有埋伏,那諸葛亮詭計多端,要小心他耍詐!”

蔡瑁也有些心有餘悸。這種中埋伏的驚恐還在,而不能與劉備軍極力廝殺一番,真是又不過癮,又不解恨。

蔡瑁道:“異度且在襄陽城中等我軍回,我追殺一陣後,再回轉。隻是可惜了……若追之不得,隻恐傷不得他的主力矣!”後患無窮。,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