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9章 遣發兵徐庶謀進(2 / 2)

三國呂布之女 real覓爾 7903 字 9個月前

“徐州人多數如此,私交不影響公義。看不慣先生,有此學術爭執是事實,可是心中尊敬先生的才德,也是事實。些許小事,並不影響大事。”呂青道。

吉平一怔,哈哈大笑,道:“倒是我誤了,有人公私不分,但也有人公私分的很清。”

他一時八卦起來,道:“徐州也有很多人不和的嗎?!”

“有啊,多的是呢,但是才能上無可指摘,因此,也隻是嘴上罵兩句,但不會背地裡捅刀子,這一種就犯忌了。”呂青道。

“看來你們徐州上下,很敬畏那位女公子,”吉平歎道:“都說上梁不正下梁歪,若上有威儀,公私分明,底下人也都會公私分明,以公私不分為恥!”

呂青點了點頭,眼睛很亮,道:“長姐對這一點,拎的可清了。”

吉平也知道他是逃奴出身,能有此際遇,而賜名姓為呂氏之人,用人的確不拘一格的很,這一點,確實是讓人敬佩。因此心裡也生了些好奇心。

“你這位姐姐,也很重視技巧匠術,醫者農事?!”吉平道,“我倒好奇,她是怎麼留華佗的。”

呂青道:“怎麼留住華佗,我並不知,隻是卻知道,長姐很重視士農工商以及醫術的發展。徐州推出了人才科舉製,其中就有一科為醫,考上的人可進醫學院學習,將來進醫館治人。長姐在這方麵,很厲害,她指導了一條條的循環製度,長此以往,各行各業,都會重新蒸蒸日上的。”

“如今天下亂,百業廢,令人歎息……倘她真能如此,為不世之功。”吉平道:“漢室中人,興黃老之道,她好像並非如此。”

呂青沒有回答,反正不是黃老之道,也不會是儒家之道就是了。

也許她內心所遵循的道,隻是興之道。

進了城,送吉平回了館驛住下,吉平卻呆不住,心裡有了要去的地方,哪裡還能呆在壽春?!因此便忙不迭的要袁耀派人送他去彭城。

袁耀本想招待幾日,不料他是片刻等不得,便隻好派了五十人,送他去彭城。所幸這徐州與淮南境內都甚為安全,五十人足夠了。

吉平便迫不及待的一路往彭城去了。

袁耀送走吉平,這才尋徐庶說話,道:“元直,孫策可會叩關?!”

“必會!”徐庶道:“然無須憂慮,陳登足智多謀,必能守。”

袁耀道:“高氏二娘總歸年紀甚小。”

“她雖年幼,意誌恐非一般人可比。”徐庶笑道:“將軍對女子之舊識該更進了,不然下次見到這小丫頭,恐無意之中會得罪她。女子本事且不論,隻說這記仇的個性,你我可吃不消!”

袁耀一時也聽笑了,道:“她年少,還未定性。心性卻無比堅韌。心中也有計劃。我本想送她回徐州,她卻執意去廣陵,隻是怕她年幼冒進,恐有閃失。”

“倘冒進,便不是為上將之才,”徐庶道:“若是,定不輸呂青。陳登會護著她的。”

袁耀點了點頭,有陳登在,也必無閃失。

“孫策勇,隻一人勇,而陳登身邊無大將才,卻為守勢,力勢平衡既可,廣陵無需憂慮。”徐庶道:“算時日,該令郭娘子與呂青分兵去包劉備是也。”

袁耀道:“他會來淮南境內嗎?!”

徐庶道:“若來,阻之。若不來,追之!就算伐無功,到底能消滅實力。”

袁耀心道,荊州這般謀劃,都能叫劉備逃出來,這人也算是天助了。

徐庶招來郭娘子和呂青,發了軍令下去,郭娘子領後軍,策應呂青前鋒。呂青則要出淮南境,往襄陽的必經之路去,不管遇著誰,能損耗就損耗實力,當然要以保存自己實力為主,若不能敵,便走,若敵疲時,便攻。便宜行事。

呂青極為穩重,領命應下了。

徐庶對郭娘子道:“馬超已接近淮南交界,若遇之,可合兵,共狩獵劉備大軍,隻是諸葛亮多謀,不可輕敵!”

郭娘子就更加穩重了,道:“定不辱命!”

二人領了軍令,領兵去了。

徐庶看著這地圖,道:“庶雖欲從軍去前線,隻是恐後方有閃失。諸葛亮一向多詐計,他可能會另辟奚徑而以進為退。”

袁耀道:“他會攻淮南?!”

徐庶道:“狼顧於外,若不消滅,一怕後患,二怕若不能消滅,又恐逼急,會越牆而進,我境反受其害。”

袁耀道:“此時元直恐,想必這漢中,也如是!惜不能與之合力,若能,必能剿滅劉備。”

“難呐,”徐庶歎道:“在荊州時,才是真正黃金之時,錯過,便很難了,隻能儘量削其羽翼。關張二將甚勇,主公不在,難有人可與之敵也!”

“紀靈與馬超皆不能敵?!”袁耀道:“加上呂青和郭娘子呢?!”

徐庶沉吟道:“雖可能殺關張二將,可我方若付出這諸多將力,以後何人守淮南。”

袁耀道:“不錯,是耀錯慮矣。如此看來,這荊州與劉備二者,要等以後,主公與女公子回,再一一定之了。”

徐庶點頭,若能守住淮南,便已是功了。若是急進,把呂青,馬超,郭娘子,還有紀靈等人都給折了,隻為一個劉備,可不劃算!

徐州正是用人之際,徐庶寧願保守一點,也不能急進,到最後無人時,反而連淮南也守不住。

進與守,有時候,真的考量極多。

錯過了荊州的黃金時期,也隻能認命了。徐庶再不甘,也隻能儘力消滅劉備的實力,唯此而已。但死磕,不惜代價,實在是沒這個必要。至少現在不能!

進退得宜,方能長久。

袁耀很聽徐庶的意見,他也在慢慢的上手這邊的事務,他雖不是多麼進取的人,但對淮南之內,很儘心的內治。

這一帶,漸漸的民安,百姓也算安居樂業。

袁耀的個性非常適合守成,所以他需要徐庶,不然對外事,有時候也會遲疑下不了決斷。但他內治是一個好手,會安排人修理河道,防明春水漲,還會有水患,對於農業方麵,也很用心,他極適於防守。壽春與淮南的兵道防守,他十分精道,也慢慢的適應了這個身份。:,,,,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