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章 魏延鬱軍中飲酒(2 / 2)

三國呂布之女 real覓爾 7443 字 9個月前

而諸葛亮卻是保守派,謹慎派,一心等待時機,要穩贏,並且要保住劉備那種性情。

聞言,已是不悅,當下就否決了,道:“文長雖勇,然馬超更倍勇於你,若是力戰不能勝,我軍當如何收尾?!他若卷軍來襲,文長有失,關張二將又未歸,何人可擋馬超,況,龐統之才能,又豈是汝能知者?!其人絕不可小視。”

魏延心有不甘,又不好反駁,心裡卻是哧笑一聲,就那個五短身材,縮的連脖子都沒有的龐軍師?!看上去,可是猥瑣的很,都說相由心生,他瞧不太上龐統。

諸葛亮細觀魏延的表情,見他還是會露出些不忿之色,心中頓生不喜。

不過他當然不會表現出來,去了巴蜀,此人擅統兵,還要賴仰此人之力勇,才能開拓。也罷了,再用用看吧,倘若真不馴,再說不遲!

“明日他來叫戰,必為力戰,一切仰賴文長。”諸葛亮叮囑道:“馬超勇而長力,若文力力竭,不可逞強,立即回營。他意欲殺汝,而破我軍矣。汝不死,我軍不出,龐統此等兵力,不敢妄動。現下還需平衡。待主公與關張二將回,一切才有挽回。”

魏延認了,道:“是!”

他出了帳。

諸葛亮看著他的背影,魏延不是衝動的個性,雖極於立功,但若穩不住,便也不是大將之才。

孫乾進來了,諸葛亮道:“二位夫人如何?!”

“雖有些受驚,但一切尚可,”孫乾道:“行軍如此驚險,又擔心主公安危。難免如此。”

諸葛亮點首,道:“若糧草來,便能緩和幾日。隻待主公與關張二將歸。我雖布下了兵陣在此,卻隻能防守,隻能等敵軍入陣才能成殺局,卻不能主動出擊。此時越出擊,反而兵損不利。當今之勢隻能守。”

“蔡瑁大軍將至,軍師可已做好準備。”孫乾道。

“已備下矣,惜無大將可用,光憑魏延一人,很難抵擋蔡瑁大兵與馬超的共戰。”諸葛亮道:“吾已將消息透與蔡瑁。隻言馬超是為荊州而來,他必怒。”

“如此,二軍必不合力攻我,反增生機。”孫乾道。

諸葛亮道:“此逃亡之道也,非主動出擊之時,當以保存實力為要,隻要退敵,主公回,那時防守而逃之夭夭也,便是要與龐統分高下,也不當是此時。”

孫乾點頭。

“龐士元一向多才,他必能料出我之心向,”諸葛亮道:“還需要在路上安排伏兵接應。若龐統阻我軍,也有接應。”

孫乾見如此,憂慮重重道:“主公也不知到何處矣,現下也無消息,好叫人憂心。”

“我觀星象,三兄弟皆無恙。關張二將保之,必能護回,三人有桃園之義,隻要關張二將無事,主公必無事。靜待即可,不必太過憂慮。我等隻守住實力,才為緊要,待三人皆回,何愁不能退敵而逃之去也!”諸葛亮道:“吾必將所有追兵一律留在當陽,不能再追我軍……”

孫乾點了點頭。他告退出來。看到魏延在帳中喝酒,有幾個戰將在他下首,孫乾頓生不喜。這個時候喝酒,若誤了事,怎麼成?!

劉備重視的人,孫乾等人自也縱容不少。若是此時張飛在飲酒,便是鬨出大事來,哪怕失了城池,劉備也必不怪罪。他們這些人還得說聲張飛是真性情。還要勸一勸劉備啥的。主要還是看主公心意行事,迎和上意。

然而,除了關張二將極為特殊以外,對其它人也就沒那麼寬容了。

孫乾忍了忍,到底是沒上前去說什麼,剛走過,卻聽見魏延道:“軍師怯戰矣……”

孫乾心中頓生惱怒,停下了腳步想聽他再說什麼?!

“陣前對敵,延是不及關將軍,張將軍,然,若論引兵作戰,防守攻擊,關張二將不如我。”魏延的語氣之中略有落寞,喃喃道:“惜無主相識,悲哉歎哉……”

當日徐州曾有言,有呂布在,光芒永熾,襯的其它戰將黯淡無光。

而劉營何不如此?!除了關張二將得人賞識重用,倚重外,其它人,還不是黯淡無光,連名姓也沒有。不聞名於天下,魏延特彆難受。

今日還聽到軍師說現在軍中無人可用,才以防守為主。哪裡是無人可用?!隻是不願意用他而已吧?!

一麵想到今日那龐統,長的萬分猥瑣,卻得馬超重用,用為軍師,事事聽從,他也其貌不揚,一想到這對比,這心裡就不得勁,難免就要借酒澆愁。

劉備雖仁德於天下,然而,隻對關張二將以及軍師,以及長遠跟隨他的人另眼相看,他是後來投奔的,就不怎麼得青眼。

而且劉備喜歡的是相貌好的,其實就是以貌取人,非說相由心生,古人迷信這個,所以長相一般的,也就特彆吃虧。

普世價值觀裡,都是以為人美,心必美而忠的。

而相貌一般的,心就是奸的嗎?!

魏延十分不得誌,鬱悶不樂。

再加上薦議於軍師,軍師不聽,魏延就更鬱悶了。好不容易關張二將不在,有建功之機,不料,卻是如此。

他看著夜空,這心裡的滋味,真是有口難言。

孫乾心中已是大怒,又回了諸葛亮帳中,道:“魏延背有反骨,必**心,將來恐反害吾主也!”

諸葛亮對軍中的動靜,事無巨細的全知道,聽了也隻是笑,並不顯於外,道:“用人之際,不可妄談言殺!亂軍心是大忌。”魏延若此時叛去,誰能受得起這個自垮的代價?!

孫乾也知道這時候肯定不能自毀城牆的,可是這個隱患,他心裡就對魏延十分不滿。

“主公待之不薄,隻因軍師未從其言,便如此作鬱悶不樂狀,”孫乾道:“將來……此人之心,還望軍師知之!”

“吾已知也!”諸葛亮道:“若主公在,公祐以為主公會如何說?!”:,,,,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