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5章 雄蛟龍嶄露頭角(1 / 2)

三國呂布之女 real覓爾 7707 字 9個月前

關羽大驚,急忙阻止,道:“兄長不可!”

也幸虧關羽手快,右手如鐵臂般穩穩的拉住了劉備的手腕,否則劍已刎頸。就算及時拉住,關羽眼中還是一陣陣的後怕,不禁也落淚道:“兄長,萬萬不可!”

古人都是講情所至,淚自來,從不避諱眼淚。不像後世那樣反而以落淚為恥那麼嚴苛的程度。秦漢時期還是有先秦之風的,講究的是天人合一。人與萬物一樣,皆有情,皆有時。他們也從不避諱眼淚,甚至有時候以眼淚來試探一個人是否有心的試煉石。

一個人再強,能頂天立地的大丈夫,若心中無情,便不堪為人,與那大山大石,花草石頭沒有任何區彆。

一個沒有心的人,在那個時候,便是再有能耐,也是出不了頭的。因為世情就已經容不了他。必不容於世!

越是世家,越是在意此種,真是英雄,更越是在意此。

不僅是在葬禮上要哭,在一定的場合也得適時落淚。以帝王家舉例,比如帝王突然情緒來了,可能隻是多愁善感了些,結果他哭了,你身為大臣卻笑了,帝王一看這言行,疏遠貶謫還是小的,帝王一怒,可能直接就拖下去斬了。

更可能是有災了,帝王感傷,大臣無動於衷的話,又作死,一回家就關上門飲酒大笑作樂,與找死也一樣。這就叫觸黴頭。不殺你殺誰?!就這一點小錯處,就已經足夠的理由殺你。因為這是不敬。就是心中無敬畏。不配叫人。人都不算了,還能為人臣嗎?

最恰當的例子便是康熙在外圍場,忽聞了小兒子病重的噩耗,結果所有兒子都傷心哭了,隻有太子沒哭,然後就是訓斥,責罰……說他是個無情無心的混仗。

在古代,無論為君還是為臣,或是為儲君,不會哭,是大忌。

便是萬人之上,就如紂王,到了那個地位,天下大災了,所有人都哭了,就你不傷心,後果就是不止是身死,還滅朝了。他的社稷直接沒了這種。這真是坑祖宗坑子孫。

再稍微沒那麼嚴重的,就是不合時宜的笑,也會被大臣們詛咒,不堪為君,定不得好死!

結果,因為太作,真的不得好死的也很多。當然這一種就是自己死了,沒那能耐把自家社稷也作沒了。頂多是換個皇帝來坐。然後他死了,大臣們也就哭一哭,其實心裡一般都說果然,啊,幸虧死得早。

哭,大到是一種禮,小到是一種內心情感的疏發,是很能打動人的。

此時的呂青見了也略微有些動容。

心道,男兒有淚不輕彈,隻因未到傷心處啊。到此絕境,才更見真情!

也難怪,桃園三義的兄弟情如此之好!劉使君能得關張,關張也以真心事兄,這三人之間,從白衣到如今,不離不棄,也的確感人肺腑了。

可惜,再真情如此,終究是各有立場。

所以呂青雖也感傷,卻終究沒有鬆開弓箭。

“二弟!”劉備被止了住,哭泣道:“備多年狼狽行走,卻為世不容,如今之勢,與其累的二弟與諸將士不得活,還不如……”

“兄長謬矣,天必不負苦心人,”關羽聽了也傷心,道:“天有時,必有兄長之時。羽便是死,也必助兄長脫困!”

呂青見了,並不為所動!

感動於他們兄弟情的同時,心裡卻也有點怕這樣的人,不折不撓,君子自強不息啊!

不過這話音裡吧,還是有點怪怪的,聽起來好像是天若負了劉備,就是負了天地良心似的。不過是爭雄於世,說的好像他就是正道的化身一樣。

可能各人追尋的道不同吧。跟著劉備的人中,可能也有不少樂意這樣自我感動的人,感動天地與忠義啥的。

至少眼前這關羽是真的完全被劉備忽悠的在一個頻道上了。情雖感人,卻終究需要做事來實踐。

呂青經過徐州用人之製,升遷之製,賞罰分明的那種秩序以後,這一種以情義來篤定事情的事,他已經完全不感冒了。

劉備能忽悠瘸很多人,但完全是忽悠不了他的。

所以呂青並不動容。

不得不說,在徐州久了的,公與私會分的比較分明。感動就是感動,這是感性的,更是理性上,他還是覺得徐州這樣的秩序更好。

“雲長!”劉備泣道:“今日隻恐半生之誌,皆折於此矣!”

“兄長,必不折於此,吾必保兄長。”關羽道。

劉備卻自責的很,眼睜睜的看著關羽中箭,眼睜睜的看著軍陣可能會被撕裂,半生圖謀,皆毀在此,劉備心裡怎麼不自責?!也難免怨恨!

“呂青!”劉備道:“備今日死則死矣,如若不死,必與徐州誓不兩立!徐州呂氏欺人太甚!”

呂青一凜,手臂蠢蠢欲動,約有放箭之意。

關羽十分緊張,眼眸一眼不錯的盯著呂青的弓箭,隨時準備著要撲上來,像隻猛虎。

劉備道:“備不甘心死於無義之人手!呂布,呂嫻,呂青,一丘之貉,滑稽之徒,豈能終吾與絕路?!”

呂青狠狠的擰了眉頭,道:“劉使君欲待何為?!”

劉備驅馬上前一步,關羽忙要止之,劉備卻安撫了他,直直往前。

呂青的弓繃到極致,緊緊的盯著劉備。

劉備道:“以我一人之命,送呂布父女傷仁之名,隻恐呂布父女擔當不起!呂布無義之名廣布天下,若再添傷仁之名,如何立於世?!多行不義必自斃!備昔也曾為其盟友,如今呂將軍若射殺吾,備死則死矣,隻恐天下人說呂布不仁不義,又輕易叛盟,如此之人,何能取信於天下?!不能取信於天下者,如何坐擁北方?!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如今正是呂布取信天下之時,呂青將軍真以為,備死,汝一人賠便足以了?!”

劉備此時頗有幾份雄主的樣子,也許這才是他真正的英雄氣概。

不是那個在袁紹和曹操麵前伏低作小,拚命隱藏誌向的劉使君,也不是那個在呂布麵前敬以英雄的劉義州,而是這個真正的展現出雛形龍爪的人,目光銳利如鷹,心中泣泣如血,而聲聲質問,則敲打在呂青的心上!

呂青原本繃緊的箭更緊了,可是,卻也不能隨意發箭了!

此種之時,劉備是那孤注一擲,豪賭的荊軻,而明明占據優勢的呂青,卻顯得極為被動了。

但凡英雄,皆不以一時困境為困。而以勢取勝!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