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好在哪裡?!好在有來自海上的貿易,重整貿易秩序是徐州一直在做的事,也是在發動商賈都在做的事情,所以才會能支撐著這麼大的開支。雖然還是捉襟見肘,可是給再與時間,徐州必然富庶,並且不亞於江東。
所以春秋之時,魯國那麼小,都很富,還一直有能力欺負彆的小國。齊國更不用說了,富的時候連楚國都沒法與他比。
隻因此處,雨水豐沛,若風調雨順,百姓安居,稅收怎麼會少?!
而來自海洋的季風,也足以令糧食有兩季,三季那一種。
這樣子的地利,叫西涼比也比不上啊。
所以馬超簡直紮心了。西涼那鳥地,種地都難,隻能放牧,農業其實很少。
再加上人荒地荒,又戰亂,百姓在那很容易出事,要麼被搶,要麼財產被偷,人還可能被殺。所以西涼兵強是真的強,但若說能發展很大的基業,是不可能的。若是天下太平,其實西涼守將也能富的流油,隻要過往西域的商人交點過路費,也不可能窮!可是現在,彆說商隊了,人都少。商隊生命安全沒保障,也不會拚死跑這條線。
隻能依附於人嗎?!
“我知道孟起以為我有私心,我是有私心不假。可是若隻以西涼的前程作想,也請孟起知我真心,”龐統道:“若無王諸侯,西涼於十八路諸侯之中,也可安然,無危急也。若諸強並出,必要相互侵伐,西涼,必須要有盟友,必須要有出路……”
“巴蜀若出王,必也富庶而發展,然也有限,再富之處,莫過於江東,然富庶不等於兵強,孫策至今仍不能率大軍過江,何也?!奈何北有諸強是也,再是袁紹與曹操,此二子,必滅一也,孟起也絕不肯附,隻剩下徐州了……”龐統道:“兵強,富庶,久之,必壯大於諸侯。呂布此人不過是彭越之流,說呂布可比項羽都是高讚了他。若無女公子,光憑呂布,哪有徐州今日,徐州也早滅矣。然,既有女公子,徐州之前程,孟起當思之!而最難能可貴之處在於孟起與女公子年紀相當,皆為英雄相惜,少年情誼,非常人可比……若孟起,思而歸之。以孟起之才能,將來,功何在於韓信之下?!呂嫻非呂後,也非其父,不講舊誼之人。而漢室曆來都有封諸侯的傳統。馬氏,將來若有大功,最不濟也是王侯之封!憑著這份少年情誼,也許馬氏還可獲得呂姓封。更進一步,真正的成為肱股心腹。”
你說這麼多,咋不叫我娶她呢?!
馬超心中腹誹,嘴上卻不提。他低著頭,心裡是有這個心思的。但是這個事吧,現在不太一樣了。
眼瞅著呂嫻是一定會有王業之人,這樣的人,說嫁,那是不可能的。
他若是要想娶她,也是不可能的。
如果真的要聯姻,也是馬超依附於呂氏呂嫻,而謀得聯姻的利益於馬氏。
這個就太掉價了!
馬超打死也丟不起這個臉。一個人可以貨才能以得重用,但若是變了性質的出售男兒身那種,那豈不是犧牲了他,等於是送給了呂嫻獲取利益?!
他馬氏的麵子不要啊,他馬超的臉麵何存啊?!裙帶關係,靠妻族而起興,他……
他又不是幸臣!
一想就悻悻的,以前吧,還會想一想,覺得要是把她娶了,那好嘛,把呂氏也給吞了,現在他是沒這個心思了。因為他吞不了。
龐統說的明白著呢,徐州之強,現在隻是起步之時,而西涼之強,再發展,也就這鳥樣了!注定是要低於人下的。
既然吞不了,那聯姻隻能伏低作小,那還不如做兄弟呢。
萬沒有好處沒得著,結果臉麵丟儘了的。
所以馬超現在絕不會再提什麼聯姻的事了。
他也不傻。娶個看中的女人為妻,這當然是好事。但這要是折損到男人的尊嚴,那就算了!再有好感也不行。
男人要是沒了尊嚴,還能叫男人嗎?!
沒了這個心思以後,馬氏與徐州的關係,以及他將來與呂嫻之間的關係就很微妙了。
沒有捆綁,就一定會有嫌隙發生,將來必有叛逆的心思生出。
而龐統是在勸說他以後看勢行事,要向呂嫻低頭。低頭什麼意思?!
是臣服。
這個臣服,不是男人向女人的臣服,而是臣對君,對主的臣服。這與是男是女就沒關係。君臣是天地之秩序,他倒不在意向一個女主君低頭的,臣對君低頭是必須的。
但是這要是丈夫對妻子低頭,妻主夫臣,那事就大了!反正這個就絕對不行了。他可以低下作為臣子的頭,但絕不能低下丈夫的頭。他是在西涼那種環境下長大,講真的,還不如中原看得開呢。
所以,作為一個臭屁男,他已經熄了那個心思了。
這個小夥伴,馬超是不可能將她當成是女人看的。
目前馬超就在臣服與盟友之間遊移,以及叛逆與襲擊之間也來回徊徘,因為這是天性。西涼人挺看中短期利益的。
而龐統就是將長久的利益擺給他看。
“徐州所在,九州之東也,若遇強主,必霸,若無主,則是易攻難守之地。齊之強,是前也,今有雄主出,何患無強?!”龐統道:“而西涼與徐州結盟,一東一西,橫貫東西,強梁於諸侯,天下莫能爭也。再有利之勢也不過此。”
馬超不答。繼續策馬而行。
龐統也不再多說了。其實馬超彆看著年輕,主見大著呢,也不是沒有腦子的人。他隻要說透了,他會想明白的!
以前是沒人敢這樣說與他聽,這要是沒有呂嫻與他之間的友誼在,任何人說,馬超也不可能聽的。
所以改變,其實還是因為馬超內心早有審視自省。
其實秦以並天下,與自身的強與富脫不開關係,中原諸國連年征戰不休,慢慢奢侈忘誌,秦國卻不同,雖然地處偏僻,但占地利之強,一直圖強變法,以至於出關而能並天下。若是齊國呢,它強大之時是秦遠遠不能比的。
但齊國怎麼說呢,也正因為富強習慣了,人就生惰性,也越奢侈貪蔽成風,以至於後來不堪一擊。
徐州之地,天下人都不看好,其實,龐統以為,這要看什麼人要發展它。
呂嫻對徐州之地的內治和發展的路是十分清晰的。尤其是貿易和農業,以及鹽礦,都是鼓勵商賈去經營的,一方麵打擊夷人的搶掠,但另一方麵也歡迎夷人來貿易。
夷人也不傻,中原向來很強,他們搶也搶不到啥,頂多是趁沒反應過來時,搶點就跑,打是肯定打不過的。